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是怎样一个人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2023-11-04 14:10 作者:岑岑 围观: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这是《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问题。我国翻译家朱生豪将其翻译为“to be or not to”,这是一个疑问。

以哈姆雷特为借口,莎士比亚开始询问世界。“以阴郁的心情忍受命运”和“挺身反抗世界的无限痛苦”哪个更高尚?前者是生存,后者很可能面临毁灭。这是终极问题。

哈姆雷特

在某些人眼里,哈姆雷特的本性是软弱的,他的忧郁远大于他的复仇。在杀死仇人之前,他先逼死了最爱的欧菲莉亚,又在恍惚中误让母亲喝下毒酒。这样的报复不仅让很多人对王子的软弱感到惋惜。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首鼠两端优柔寡断,几乎所有这些词都可以形容王子。

为什么这位王子如此犹豫不决?下面就试着从哈姆雷特思维给出答案。

文学启蒙的本质是思考文艺复兴,它不仅复兴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而且随着“人”和“世界”的发现而逐渐浮现,即“思考”的复兴。

中世纪的人们被教皇的原罪理论所束缚。自从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被赶出伊甸园,他们都有了这种原罪,然后他们要用一生来偿还祖先的罪恶。人们被罪恶所困扰,加上教会垄断的文化教育,很多人一辈子只能做贫穷的基督徒,不断被教会的各种借口压榨钱财。

就这样,一千年过去了。突然,一群蒙古人从东方来了。一场洗劫之后,一场瘟疫传遍了整个欧洲。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人们突然意识到“教皇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命。”之后,故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莎士比亚

人们摆脱了沉闷的中世纪油画,为了来世放弃了教堂画的漂亮蛋糕。一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从意大利开始席卷欧洲。人们认识了敢于把教皇送进地狱的但丁,躲在乡下搞《十日谈》的薄伽丘,受这些新思想影响的莎士比亚,后来接过了文艺复兴的大旗。

在他的戏剧中,莎士比亚总是写那些喜欢花一些时间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发呆的人。他们生气的时候是在孤独的幻想中。

像李尔王一样糊里糊涂,他也会在元夜上喊出自己的情绪;邪恶,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会毫不留情地指责那些自以为正义的人,在他们失败的时候迫害犹太人。也有像《亨利五世》中的福斯塔夫那样搞笑的人,战前会站在营地上反复思考那些终将归于尘土的人。从思考现实问题到永恒的宇宙和不变的自然法则,这就是文艺复兴给他们的。

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明白了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个永恒命题的背景。不难理解哈姆雷特发出了那句经典的叹息“唉,可怜的约里克。我很了解他。”(唉,可怜的尤利克!我很了解他)。

这不是一个王子应该向小丑表达的叹息。我们也可以说,思维的恢复本质上是呼唤人的“发现”。

孤独的原罪在《美丽新世界》中,作家相信人类最终会被自己所爱的东西毁灭。其中一章写道:“与众不同,则孤独。”。

我认为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复仇前就读于德国威登堡大学。出身皇室,高贵的王子在当时欧洲新文化的中心德国上大学,一度是宗教改革的主阵地。哈姆雷特可以说是接受了当时一整套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输出。

换句话说,属于那种背叛了自己阶级的人。在他回到自己眼中混乱的丹麦之前,矛盾就已经种下了因果。这是他的与众不同,也是他的不兼容,所以注定他是孤独的。

再联系作者莎士比亚。他死于1616年,英国最后一个辉煌的封建统治的前夕。哈姆雷特的苦难和经历毕竟是莎士比亚自我情绪的反映。人文主义者在呼吁一个新的社会,一个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人文主义建立的新世界。在那个新世界里,有宗教,有基督教灵魂的需求,有善行和罪恶,但没有至高无上的教皇和无处不在的教会,有像福丁布拉斯那样充满人性美好品质的国王,但他们不想要一个类似过去的专制社会。

莎士比亚思想的纠结直接影响了哈姆雷特的大力复仇。哈姆雷特不知道,他和他的情人欧菲莉亚的哥哥莱尔提斯一样,带着剑闯进皇宫,血流三尺。哈姆雷特不是这样的。他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是一个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王子。他会先设计剧情观察假王的表情,确认后还是会犹豫,选择不动手,直到故事在无人生还的宴会上结束。

想得太多的人往往表现得很软弱,哈姆雷特孤独的原罪就是思考。哈姆雷特想要所有事情的答案,而不仅仅是他父亲死亡的真相。宇宙之星空,生活中的一切,他一直苦苦追问,上下求索。他会看到弄臣的尸骨而思考生命的永恒意义,思考生命对他心爱的女孩的反抗的意义。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脆弱,你的名字叫女人!”

“谁料到过去的繁荣会成为现在的土壤?”

“石头里的无限宇宙之王。”

中国古人曾经给这种思维下过定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天真地以为只要多读书,就能解决思维的困境。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越读越糊涂。这是生活的常态。思想家要么陷入弥诺斯的迷宫,要么沉入帕西奥斯的海洋。真相对他们来说就像伊卡洛斯的太阳。它们曾无数次靠近,却无数次沉入海底,翅膀被太阳融化。

我们对这种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书呆子”,不屑一顾,认为他们是“一个反叛的学者,需要三年时间。”我们认为这些人是游手好闲的。我们不理解追问生命意义的作用,正如《美丽新世界》所展示的,我们习惯了娱乐产品的刺激,我们的思维能力被娱乐摧毁。

我们这些“娱乐至死”的人,在读《哈姆雷特》的时候,应该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无限宇宙和“生与死”的终极问题有一点体会,才不会陷进娱乐乳头。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和生产巨人的时代,我们现在仍然需要一些哈姆雷特。

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他们是infinity 空的主人,他们精神的来源是直接导致古希腊罗马戏剧精神的无助感。他们的精神可以是被命运戏弄的俄狄浦斯王,被束缚在天地间的普罗米修斯,也可以是第一次在墙上看到父亲鬼魂的可怜的王子。

思考并不总是为了得到答案。有时候,思考本身就是答案。

《哈姆雷特》后面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莎士比亚。西方的每个家庭,除了圣经,莎士比亚的戏剧都是不可或缺的,至今仍在各大剧院疯狂上演。莎士比亚太杰出了,超越了时代的优秀。穆欣说莎士比亚仅次于上帝。莎士比亚习惯用上帝的思想看待人类,他的悲剧具有普世价值。

有人说莎士比亚总是喜欢把事情搞得很大。

写的时候嫉妒变成了奥赛罗,然后纯洁的苔丝狄蒙娜就死了;初恋写出来就变成了殉情,然后两个恋人见不到面就和好了(弱弱,你要是早点和好就不会殉情了?);最离谱的是法律和公平。一个小生意纠纷,一个是挖人心,一个是剥夺财产。这其实是一部剧,讲的是你——威尼斯商人。

这些在《哈姆雷特》中都没有。因为哈姆雷特是建立在“复仇”这个大框架上的。

最近很火的韩剧《梨泰院班》也讲复仇。虽然还没结束,但我猜结局一定是复仇成功,家庭整洁。这就是东方人认为的世俗幸福。如果说《哈姆雷特》是中国人写的,那么作为一个悲剧精神很晚的民族,它最喜欢的结局就是哈姆雷特登基,努力使其成为李世民的翻版。

到现在,中国人都喜欢开心活泼。在一阵笑声中,他们开心的忘记了自己的烦恼。即使是与莎士比亚同年去世的汤显祖,也摆脱不了《红楼梦》中才女佳人的故事。在这方面,也许只有曹雪芹的《红楼梦》能和《哈姆雷特》相媲美。其实仔细想想,哈姆雷特和贾宝玉真的有点像。多情又讨厌,悲观又喜欢享受世间的快乐,还要讨好女生。最相似的是,最后的才子佳人真的没有像和崔小姐那样的媒人撮合,月下成亲。

读莎士比亚的其他名著,既讲了人情,也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对犹太人的仇恨,比如家庭伦理悲剧。但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无论题目多么现实,它总能在情节的自然发展中,道出一些自然而不可言说的触动。《李尔王》在元夜里没有哭,但他在打动人心上失败了。

在戏剧中,莎士比亚不是作为法官和仲裁者而存在的。穆欣说他仅次于上帝。莎士比亚只是创造了人物,然后用戏剧的方式记录了现实中那些人物的事情。莎士比亚可能从来没有希望他的故事能传唱一百年,也没有费心去告诫那些天天往剧院跑的人。他只是想记录下来——他通过无数的思考和疑问给出的答案。

正如哈姆雷特对他的好朋友荷瑞修说的最后一句话:

“剩下的就是沉默。”(只有沉默。)

除了他呕心沥血的故事,他早已保持沉默。

莎士比亚的书早就是图书馆了,我们的评论只是对他的掌声。

文/枕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