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销量破400万套,争议剧情让《最后的生还者2》上演“真香”戏码?

2023-11-04 14:05 作者:岑岑 围观:

在电影行业,有一种电影叫“艺术电影”。因为电影对导演来说是非常个人化的,而且这类电影一般都比较隐晦,所以大部分抱着娱乐心态进电影院的观众都不会选择,但是专业人士可以解读。简单来说,这些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媒体给予高度评价,但叫好不叫座。

毫无疑问,刚刚上映的《最后的幸存者2》似乎也是这种情况,口碑严重分两级。很多国外测评媒体对其赞不绝口,满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知名大众测评网站Metacritic media的平均分高达95。

然而游戏上线后,玩家的成绩却是一大惊喜,只有3.9分。自上线之日起,关于游戏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然而近日,顽皮狗官方宣布《最后的幸存者2》全球销量突破400万份,成为史上销量最快的第一方PS4独占游戏。虽然这款游戏受到了媒体的喝彩和玩家的争议,但它非常受欢迎。

媒体好评如潮,玩家之间争议也很大。但玩家们还是善意地为这款游戏买单,可谓是一出“真香”的热闹大戏。

口碑两级分化的背后,似乎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于《最后的幸存者2》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在很多玩家心中,这部作品的剧情是支离破碎的,很难达到预期的指标。我心里有一把尺子。正是因为前作足够优秀,玩家在对第二部的期待中寄予厚望。

争议带来的不仅仅是玩家之间的口水战,更是事件的快速发酵。“最后的幸存者”“TLOU2”等词汇比比皆是,这无疑让更多不知道《最后的幸存者》系列或者不知道顽皮狗的玩家认识到了这款面向普通观众的游戏。前作口碑很高,续集却反目成仇。这种戏剧性的发展不禁让很多玩家想知道《最后的幸存者2》这款产品是否好玩。

对于了解过前作的玩家来说,自然会更不愿意做“云玩家”。前作的震撼和感动留在内心深处。虽然有争议,但还是要自己去发现。

可以说,前作的口碑和顽皮狗多年来积累的人气,让它顶住了争议带来的压力。但是对于一些小厂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如果游戏上线后问题频发,游戏体验不好,可能是大量玩家离世,草草收场。

比如前段时间在Steam上惊艳亮相的生存游戏《最后的绿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玩法吸引了大批玩家。然而,仅仅上线三天,游戏就遇到了大量无法登录的问题。对于一款多人在线生存游戏来说,服务器问题无疑是致命的,游戏的评分直接下降到“褒贬不一”。面对这种情况,游戏开发商表示很无奈,只能暂时停服一段时间来解决。游戏人气也一落千丈,最后慢慢淡出玩家视野。

小厂很难抵御这样的冲击,但对大厂来说不可小觑。EA出品的《赞美诗》就是最好的例子。上线后服务器多次崩溃,bug太多,直接导致口碑大幅度下滑。艺电在最终恢复之前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至于《最后的幸存者2》,这些争议和问题似乎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它依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400万的销量,这主要得益于游戏独特的呈现形式。

《最后的绿洲》《圣歌》这些游戏的问题主要是技术上的,无论是服务器问题还是很多bug,都直接阻碍了玩家玩游戏。而《最后的幸存者2》在技术和玩法上伤的并不算重,但问题主要出在剧情上。解读剧情是一件主观的事情。毕竟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能说最后的幸存者2在剧情上可能不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虽然大家都很难调整,但是游戏太偏向剧情导致玩家口碑迅速下滑。

3A大作一定要在玩法上追求创新吗?

当然,如果从游戏性的角度来看,并没有玩家说的那么不堪。相比一代,上一部《幸存者2》的玩法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但是体验全面升级。更加智能的电脑AI可以给玩家带来更加刺激的战斗体验,潜行玩法在游戏中也得到了加强,成为保证游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可以发现,最后的幸存者2在玩法上似乎并没有太多创新的内容,只是对剧情进行了再造,从宏观角度来看颇有点“换肤游戏”的味道。

在欧美游戏中,末世生存游戏一直是一个热衷的题材,也诞生了很多知名的产品,比如RUST、七日杀等。相比之下,所有这些游戏在玩法上都做了大量的创新。

比如游戏《七杀》在设定上就和《最后的幸存者》类似。战争的爆发不仅造成了地球上的重大人员伤亡,还出现了一种未知的病毒,感染病毒的人会变成僵尸。美国亚利桑那州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未被污染的地方,玩家将扮演一个幸存者,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不过这款游戏并没有在剧情上做太多文章。游戏强调自由开放的探索,拥有动态的故事生成系统,也就是说在这种背景下,玩家会自己写故事。

《七杀》在玩法上非常出彩,紧密结合了开放世界的元素。玩家需要在这个世界中探索和寻找材料和食物,并建立自己的领地以防止僵尸的攻击。游戏中还有类似“血月”的创新设定。每七天就会有一次血月,这一天会出现大量的僵尸,所以玩家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探索,还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地图位置合理建立领地,防止血月的冲击。血月设定的加入,让玩家的游戏体验每七天都不一样。

相比于顽皮狗,《七杀》的开发商——趣皮条客娱乐公司,并没有那么知名。为了完成这款游戏的开发,他们甚至发起了再融资,希望筹集20万美元来保证开发。但《七日杀》凭借其独特的设定和玩法,从一众末世生存游戏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比较而言,《最后的幸存者2》在玩法上的创新确实不足,但这款游戏真的不创新吗?

从结果来看,并不是。

如果说玩法的创新是玩家可以直观感受到的A面,那么《最后的幸存者2》的创新则在于可以仔细理解的B面:剧情。无论是一开始杀死一代男主的场景,还是女主艾莉的成长,这都是二代在一代产品基础上的全面创新。暂且不论二代的剧情是好是坏,玩家能对剧情有强烈的讨论,也说明了顽皮狗已经让剧情深入人心,玩家会理解和感受到剧情的内容。

《最后的幸存者》系列的成功似乎给了一个新的思路。当游戏市场饱和时,讲好故事也能吸引大量玩家,把剧情打磨到极致也能成功。

抓住核心元素,把剧情做到极致。

回顾《最后的幸存者2》,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游戏发售前夕,顽皮狗如此守口如瓶。我恳请参与测试的玩家不要糟蹋故事,哪怕被媒体投诉,因为故事几乎都是为了这款游戏。当然,这样的假预告手段略显多余,但会导致玩家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在实际游戏中感觉突兀。

不可否认,《最后的幸存者2》在如何呈现剧情上做到了极致。近年来,一个好的剧本在游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剧情导向的游戏也受到了大量玩家的青睐。比如《迪图:变人》中扣人心弦的剧情,吸引无数粉丝。在顽皮狗近几年的新作中,剧情也成为重点。比如神秘之海4,相信玩家记忆最深的就是除了“挂在墙上”之外的曲折剧情。

《神秘之海》系列的电影化也应该证明了顽皮狗在讲故事方面的实力。对于最后的幸存者2来说,游戏的感觉接近于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但和电影相比,它也是一款游戏,可以有多元化的体验,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剧情,还可以和游戏互动,亲自战斗。人们肯定更愿意做实践者,而不是倾听者。

然而,在如何讲好故事的层面上,电影化叙事越来越成为游戏学习的对象。在《最后的幸存者2》中,玩家不仅可以通过对话了解剧情走向以及每个角色的性格和情绪,还可以将每个角色的皱眉和皱眉尽收眼底,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已经细致到电影的程度。场景上,场景分明,游戏中频繁使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两者的良性结合,造就了独特的游戏体验。

在游戏越来越电影化之后,或许如何平衡编剧和玩家的审美趣味也将成为游戏厂商思考的新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