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晚安妈妈原名,晚安妈妈晚安妈妈

2023-12-11 04:43 作者:岑岑 围观:

“晚安,妈妈。”杰西像往常一样和妈妈道了晚安,然后像往常一样回到自己的房间。然而,一声沉闷的枪响随之而来,宣告她真的做出了人生唯一的选择。

美国作家玛莎·诺曼的独幕剧《晚安,妈妈》于1979年首次在百老汇上演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于198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它不仅成为百老汇经典剧目,而且在世界各地广泛演出,并多次在中国各剧院演出。然而,这部作品并不像标题表面上那样温暖、亲切,而是以“自杀”为主题,残酷到了极点,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绝望。

北京人艺将这部作品搬上了小剧场的舞台,由唐烨和巩执导,和孙艺林主演。通过女性视角的呈现,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在首映之际,突然传来消息,著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去世。也让人感到震撼和惋惜,对复杂的个体精神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充满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作家加缪曾有一句名言:“自杀是人类唯一的、真正的哲学问题。”晚安,妈妈,虽然只有母女对话,但这部剧不仅仅是关于同一屋檐下亲人间的疏离感,更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投射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自我认同,生命尊严,生命意义...随着母女对话的深入,观众也被带入一系列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让人面对任何时代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爱与恐惧。

剧中的母亲并不暴虐无理,甚至还耐心照顾着生来就患有癫痫的女儿,尽力做到体贴入微。可以说她是一个传统的强势母亲。在他们的女儿决定自杀的那个晚上,他们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交谈中透露了他们过去生活中的许多秘密和伤痕。按照很多人的预期,故事应该以互相和解接受而告终,但《晚安,妈妈》的剧本却像剧中女儿不可改变的选择一样,坚持到了残酷的告别时刻。那一枪,击碎了台上母亲的心,也震撼了台下的许多灵魂。

然而作为一部开篇就向观众抛出生命终结问题的作品,虽然《晚安,妈妈》的背景色深沉厚重,但《北京人艺》的二度创作并没有经过厚重的排练。就连母女之间的对话,也常常带有一种滑稽的幽默感,夹杂着一点点无奈,无奈中又多了一点点理解,让表演不总是沉迷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

北京人艺一直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编舞,让整个舞台充满了生命。水龙头可以流水,锅里煮着巧克力,冰箱开着,里面装满了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就连舞台上摆放的全家福照片都很用心——濮存昕受邀客串“爸爸”。正是这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深深感受到剧中人物情感的真实。

最难得的是北京人艺两位优秀青年演员真诚细腻的表演。如果一个演员内心不够强大,很难演好角色。在多部人艺剧中饰演“大青衣”的张培,挑战饰演一位母亲。她和饰演女儿的青年演员孙艺霖的对手戏,充满了张力和爆发力的舞台,让人在表演过程中心平气和,感受人物的灵魂世界。

莫泊桑说:我们几乎是无意识地爱着我们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就像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在离别的最后一刻,我们才能看到这种感情是多么根深蒂固。所以,晚安,妈妈不是一个绝望的故事,而是一个觉醒的故事。这个在“自杀”的语境下探讨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尊严的故事,如果能唤起更多人内心的觉醒,不是结局,而是开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润方菲

流程编辑:U031

版权声明:文字版权归鲍静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