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刀剐胸斧砍手,整根簪子插脑袋:《列女传》咋变成了惊悚故事集?

2023-12-02 16:29 作者:岑岑 围观:

中国历史上有一部争议很大甚至臭名昭著的书,叫《女侠传》。顾名思义,“女中豪杰”指的是一个坚持贞洁,气质刚强的女人。这本书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用来宣传启蒙的工具。然而不幸的是,经过几代人的积累,这本书的中心价值观已经变得非常奇怪,仿佛告诉广大女性这样一个道理:怎样才能保持贞操?只有死路一条。

所谓《女侠传》的画风是怎样的?我们不妨先来看其中一个“榜样”:明朝有一个叫张的少妇,丈夫早逝,她急得上吊自杀。幸运的是,她的家人密切关注着她,并及时获救。张恢复了体力,觉得家人根本就是在骗自己,于是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斧头,右手一挥,就砍向了左臂。三番两次自残后,张女士的家人开始严加看管。过了几个月,她渐渐放松下来,直到冬天。不料,她趁家人不注意,冲出家门跑到河边打碎冰壳,最后跳河自杀。

像这样的故事在这本书中比比皆是;这种情节现在出现在恐怖小说里,恐怕会被一批读者明确喷到。这本《女中豪杰传》实际上是一部列女传。多年来,《阿列女传》的作者刘向为此饱受诟病。其实误会很大。

这一切的“万恶之源”始于汉朝皇帝刘骜。这个兄弟很不合格,别说国家是怎么治理的,连感情都搞混了。按理说,什么样的女生坐在龙椅上不会玩屁股?结果,我们的刘骜就是不跟女生玩。据史书记载,有一个叫张芳的男宠,“与她同床共枕,宠爱她”,两位先生毫不犹豫地示爱。而且刘骜经常只和张放微服私访,后者还能加封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校官,这让满清文武官员非常不满。

直到三十多岁,汉成帝才在一次巡游中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他去杨阿妃的府邸参观,主人特意把府邸里的美女都召集起来讨好皇帝。其中一个叫赵的女孩,有着出众的颜值和傲人的气质,歌声清亮优美,立刻引起了的注意。不幸的是,这个女孩赵的官方记录是有限的,甚至她的真实姓名也没有确凿的记录。因其独创的“舞步”,跳起来十分敏捷,像燕子一样翩翩起舞,故名“赵”。

没错,赵闫飞就是传说中的超级美女,和唐玄宗的杨贵妃并称“胖瘦”;当昭帝成为皇帝后,他的“取向”突然变得正常起来,他不再整天粘着了。群臣们看在眼里都很欣慰,但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汉成帝把这个新情人宠坏到了荒淫无度的地步,甚至为此把整个宫廷搞得一团糟,让皇室颜面尽失。

赵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和比自己漂亮的妹妹赵合德,把皇帝迷得团团转,皇帝茶饭不思,天天琢磨着怎么从姐妹们那里得到双喜临门。前16年6月,赵乘机除掉徐皇后,自己取而代之,并请求皇帝立其父为侯。汉成帝为了讨好两个年轻的恋人,花了很多钱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公寓,奢华程度令人咋舌。总之,皇帝对赵氏姐妹百依百顺。

看到大汉帝国的首脑被一对卑贱的女人迷住了,大臣们自然受不了。然而,无论大家怎么劝,兴高采烈的汉成帝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刘向精心挑选了古今110位大德女性,把她们的事迹编成了一本书,为女性立传。刘向希望用这本书打败汉成帝。事实上,成帝不仅读过《列女传》,而且多次称赞他的作品。但他丝毫没有收敛,以至于最终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

刘向开了个好头,人们也觉得不错,于是延续了编女史的做法。客观地说,刘向《列女传》并没有任何“女中豪杰”的含义,其中收录的大部分案件也是“孟母三迁”式的案件;就像这本书的初衷一样,人们更注重赞美女性的高尚品格,以此鼓励广大女性同胞与这些案例接轨。不料此事走偏了,而导致《列女传》由“柱”到“猛”转变的关键人物之一,就是著名才女蔡文姬。

在《列女传》中记载蔡文姬事迹的是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叶凡。叶凡非常欣赏蔡文姬的才华,同时对这位才女的不幸遭遇表示遗憾和同情。然而,到了隋唐时期,学术界评价蔡文姬的风向突然发生了变化。唐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刘知几首先质疑叶凡的观点。在他看来,蔡文姬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这极大地违背了女性道德。同时,刘知几还举了一个“正面案例”:东汉女词人徐庶也遭遇丈夫早逝。然而,她没有再婚,而是让强迫她再婚的家人毁容。相比之下,前者有什么资格被Lienv收录?

东汉以后,“以贞节为衡量女子功过的首要标准”的趋势越来越突出,《晋书》呈现爆发式增长,大量有关女子自残、殉情的故事被载入正史。隋唐时期,在刘知几等一大批守护人物的努力下,贞节几乎成了评判女性操守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这些朝代的女性传记开始讲述一些血腥的、合乎逻辑的、荒诞的故事。对此,我们不妨多举几个例子。

晋书里提到过一个叫张天赐的人。这个哥哥非常爱他的两个妃子。有一段时间,张天赐病重,生命垂危。他不甘心地问嫔妃:“我这么爱你,你要怎么报答我?”两位嫔妃竟然毫不犹豫地自杀了,打算继续在冥界侍奉主子。没想到,张天赐的病突然好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把两个妃子埋了。

《新唐书》里有个例子:一个叫李妙法的年轻女子,在安史之乱中不幸与父母失散。几年后,她突然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打算回家吊唁。没想到,因为李妙法在没有通知父母的情况下结婚,还带了一个儿子,老百姓对此非常不满,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李妙法毫不犹豫地从胸口切下一块肉,以示回家尽孝的决心。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下葬。李妙法当场用刀捅了自己的胸口,决心再看父亲一眼。打开棺材后,她蹲在棺材上,用舌头舔着落在父亲身上的土粒。

总之,到了后来,《妇女传》中的故事变得越来越令人恐惧,令人不忍直视。明清时期,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礼仪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受到极大的压迫,自残或自杀似乎成了女性证明自己贞洁的唯一方式。资料显示,明朝记载的“殉道者”多达27000人,是先秦以来历代殉道者的40多倍。《明女传》中有260位女性,这些女性几乎非死即伤。《清史稿》收录了559名女性,其中半数以上自杀,各种自残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明朝历史上有个叫倪的女人,丈夫死得早,靠一个人养活婆婆。每当有人来求婚,她都会烧一壶热水泼在脸上。她还会用渣渣洗脸,有时候眼睛会爆出来,皮肤会皮开肉绽。婆婆去世后,倪绝食而死。还有一个姓李的寡妇,以美貌闻名。父亲不忍心看她年纪轻轻就守寡,所以再三催促她改嫁。不料李当着父亲的面,把一个簪子插在她耳朵里,把整个簪子连根插入,然后猛地拔出来,鲜血喷得到处都是,人当场摔死。

毫无疑问,汉代以后的列女传已经完全违背了原作者刘向的初衷,《列女传》完全变成了一部英雄女子的传记。原因不难理解:正如我们刚才所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不同于儒教)逐渐占据了封建社会的主导地位。封建统治者实现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愚民”,其中压制人的欲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统治阶级把《列女传》变成了政治工具。可怜的是被压迫的古代女性,以及饱受“好心办坏事”误解的刘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