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从蒙元时期政治变化,分析打天下和坐江山的辩证关系和矛盾发展

2023-11-13 00:33 作者:岑岑 围观:

成吉思汗建立了适合游牧民族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统一了大漠南北,创建了统一的民族蒙古,征服了金国和西夏,占领了大片土地,赔款讲和。1219年,西征开始于西辽和华腊。

1225年,西征归来分封小儿英雄,建立三大汗国,分封四万户、九万五千户和几百户,创制蒙古语颁布法典“达札萨”,将一百万蒙古人分封给皇室贵族,从而建立起与军政一体的体制和机制相适应的政治结构和运行机制。

成吉思汗雕像

其实是西征归来奖励功德,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和组织架构,建立了万人卫队,形成了怕学营。作为中央军。统一12万蒙古兵,每1000个家庭就要把孩子送到营里。他们一方面会带兵打仗立功,每千户人家选一个孩子当卫士。也是质子形成的集中模式。从而建立了适应军事行动的政治制度。

成吉思汗进攻西夏时,享年70岁。他仍然进行了长达40年的西征,最终完成了对南宋的征服和消灭,建立了横跨欧亚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

成吉思汗及其军队雕像

分封制必然导致分裂和独立诸侯争霸的局面。首先,四汗国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封制和世袭制的继承和延续,最终分裂了统一的蒙古帝国,形成了独立的王国汗国。各汗国相互争斗,汗国内的分封势力相互争斗,造成了封建霸权、军事混乱、政治动荡的局面。

是一种马上征服世界,马上统治世界的模式。成吉思汗只能是军事战斗员,主管西征和东征战争,处于征服国家的阶段。他的接班人,第三个儿子,窝阔台,是征服者,是被征服者,是坚守者。他任命了一位伟大的学者卢野·楚才,借鉴汉代的政治结构,建立了六省、枢密院和御史台等基本政治结构。

元代贵族群体雕像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政权,并试图预设太子,重用儒臣刘。但受到保守落后的蒙古人的反对和质疑,忽必烈被迫抛弃汉人官员,继续沿用成吉思汗建立的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

元朝的第一个问题是民族摩擦。是游牧统治者和农业统治者的矛盾。不平等的民族歧视和剥削被用来挤压和建立民族等级制度和种族等级制度。蒙古族是上层贵族的统治者,汉族是下层的被征服者和被统治者。

蒙古可汗金帐

蒙古人以财富为中心,目的是获取财富。战争期间,他们用军事手段掠夺和抢劫财富。在和平时期,它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敲诈、压迫、剥削和反抗。没有天下为公的观念,没有人民比君主更有价值的观念,也没有覆水难收的说法。

第二是文明的冲突。就是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的关系。元朝建国后,中央民族是农耕文明,先进的封建统治制度,儒家是正统。蒙古人是游牧文明,落后于农耕文明,有的处于原始启蒙阶段的奴隶社会和半封建社会。

蒙古可汗接见外国使节

把落后的文明封闭起来,以保护和鄙视先进的文明,这与儒家的仁义礼义观念相违背,具有狼性的精神和思想。蒙古人在辽金夏没有实行宗汉分治的统治制度。没有有效吸收先进文明和优秀的政治制度和运行管理模式,造成了文明的冲突。成吉思汗之后,缺乏有才能、有前途的改革者,在蒙古保守、封闭势力的控制下,政治庸碌低下,政局动荡,社会动荡,最终因各种矛盾导致帝制灭亡。

图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