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俺庄里排演的《红灯记》,俺庄里排演的《红灯记》是什么

2023-11-06 06:04 作者:岑岑 围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样板戏大行其道,安庄和全国一样,鼓起勇气排练了一出京剧《红灯记》。

里面的演职人员都是本村本地人,理论上都是亲戚朋友关系。虽然他们唱得不专业,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京派演得不正统,但却能有条不紊地演完整部戏,深受男女观众的喜爱。

秋收后,地里的活少了,演员们开始紧张排练。彩排之初,他们只在晚上和白天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只有临近过年的那几天,他们才能没日没夜的加班。当他们排练时,他们总是关上门。一般不允许非演员观看。我们这些孩子对他们的排练很感兴趣,一直想去观光,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经常要把脸贴在门上,隔着门看一会儿,过过眼瘾。

等到过年的日子,在全村人的期待中,他们排练了一个冬天,才正式登台演出。

演出的时候,还挺隆重的。不仅这个村的人,周围几个村的人也会来。整个露天剧场挤满了人,非常热闹。

一般在舞台左右两边挂一盏蒸汽灯,让夜晚看起来像白天。当时村里没有电灯,晚上只能用来代替照明。很亮,是一般人眼里的宝贝。

一阵锣鼓声响起,绯红色的幕布拉开,京剧《红灯记》的完整演出开始了。说实话,当时人们看这部剧的感受,不亚于现在当代人看任何一部大片。他们会盯着舞台,认真地看完整部剧,享受艺术享受,就像看一场正规的剧团演出。

我当时还小,不知道如何欣赏咏叹调,只是看故事。

我最喜欢看的是最后一幕。那一幕,全是精彩激烈的战斗,把鸠山一伙打得落花流水。它很精彩,令人愉快,我永远不会厌倦看它。

我最怕看的就是给汉奸王一记响亮的耳光。为什么?因为是我哥打了王,而且他被扇了耳光。在我孩子的眼里,不是汉奸,是我弟弟,他很担心。

最可笑的是,我的结巴叔叔变成了坏人,表演的时候不怎么结巴,却总是倒霉。他的台词好像就一句话,就是鸠山由纪夫要审问李昱和的时候,对着天空空: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拿-李昱和”!经常惹得全场大笑。

剧外还有一个情节,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后来给蒸汽灯加油。当戏剧开始时,蒸汽灯常常逐渐变暗。这时会有一个人及时跑过来,站在高凳上给蒸汽灯快速加油。然后,蒸汽灯又会像以往一样明亮。

应该说安庄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很成功,尽管演的都是壮族人。他们不仅随时在自己的村子里演出,还经常被邀请到国外的村子里演出,一时间非常漂亮。即使是现在,这种全民参与演戏的模式也是难能可贵的,不仅活跃了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调动了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农民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