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深度分析《入殓师》:生死之间,讲述了日本“武士精神”的消亡史

2023-11-04 06:58 作者:岑岑 围观:

人这一辈子,其实无非就两件大事,一生,一死。

除此之外,似乎再大的事儿也没多大。

《论语》有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他老人家还说过一句:未知生,焉知死。

读到这些话,如何去理解,那就见仁见智了。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大可不必追求一律的相同。

看待生死,在乎也好,不在乎也罢,反正谁也逃离不了这个轮回。

起起伏伏,忽明忽暗,生死之间,是我们一辈子的光阴。

死亡,它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每个人的“生”,由不得自己。

但“死”,似乎可以由我们来自己决定,可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死”也由不得自己,尤其是“死后”。

因为“死”向来都是活着的人去做的事情。

人离去之后的身后事,在世界各地都备受重视,讲究繁多。

否则,也不会有《入殓师》这样一部讲述“生死”的电影了。

生死之间,皆是肃穆

我们隔壁的岛国邻居日本,是一个独特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死亡文化。

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甚至对于死亡有着仪式般的崇拜...

日本武士道所推崇的是:“败者辱,死以谢世”。

武士们手握着武士刀高高举起,对向自己的胸膛深深刺入。

这样的形象便是日本人自古以来的精神图腾。

就是在这样“狂热”的文化氛围中,日本却拍出了这样一部极其“冷静”的电影。

《入殓师》打破了文化的禁忌,将死与生重新给驳接在一起,以死言生。

入殓师便是为死人进行最后服务的人,我们汉语中叫“入殓”,但日语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叫做“纳棺”。

纳棺时,每一轮的换衣,每一次的擦拭都带有一丝不苟的庄严。

一整套程序的完美执行就像是在举行一场最后的仪式,艺术的美化,灵魂的升华,也饱含着对死者的敬意。

能够让那些和挚爱的亲人分离的人,见到他们人生最后的美丽一面。

在我看来,这绝对是神圣且庄重的。

可一向颇为迷信的日本人,认为死人会带来晦气。

所以“入殓师”这个职业在日本,其实也并没有受到多大尊重,甚至可以说是社会边缘人。

在《入殓师》的英文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

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人这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棺材)是由他人决定的。

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死者”的洒脱上路。

生死之间,皆是肃穆。

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构架非常俗套,可同时,电影里那份绵长的情感表达又实在叫人无法抗拒。

一边观看,一边想起曾经送别重要亲人的场景,眼泪终究抑制不住...

这样的电影题材,平实而独到,但却深深地打动人。

直指人心的东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极致的感受或极度的恐惧。

而《入殓师》就是在这样一个“能够带来极度恐惧”的话题上,能给观者带来“极度温暖”的感觉,确实不易。

生与死,尽在悲喜之间

天生便性格懦弱,总是怯生生,不善言辞的小林君,在走进死者家中时,也会被人指责为“赚死人钱的。”

有些职业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那些沾染了“绝望气息”的职业。

当他温柔的握住死者的双手,轻轻地抚摸过他们的脸颊,额头,为他们擦拭身体,

这时,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们,才知道他们已经把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了最值得信任的人。

在如今这个世上,“粗暴”是大多数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我们被别人“粗暴”的对待,然后选择更加“粗暴”的对待别人。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无解的循环,我们见的多了,内心早已麻木,变得浑然无觉。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连活人都不能被温柔对待的世界里,小林君做到了对死者的尊重。

小林君像孩子一样软弱,在这个社会没有竞争能力,却能做到善良的,温柔的平等对待每一个死者,在“留存人间的最后时刻”给予了他们最够的体面。

冷酷世界里,内心里还有如此炽热情感的人,是难寻一见的珍宝。

时隔多年再看这部电影,我才慢慢发觉,与其说是对死亡的尊敬,不如说是对生命的敬畏,这种敬畏滋养着他面对死亡的勇气。

一次次把逝者送往另一个世界的过程中,小林君也逐渐地摆脱了父亲离开时留下的梦魇。

最后,他也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去,甩开阴霾,为他的父亲和过去的自己“入殓”。

《入殓师》是日本传统家庭电影中的杰出代表和成功创新,它既带着小津安二郎式的现实哀伤,也具有着超乎现实般的想象。

因为日本文化的独特性,电影中的“入殓师”,更像是轮回中的“摆渡人”。

电影中,各种镜头中经常穿插着成群的飞鸟,水底的游鱼,都在淡淡地道出各式各样的人物坚强活下来的理由。

包括主角妻子怀孕的情节,也是在用一种“生命力”同死亡抗争,最后小林君手中的石头的传递,更像是一种传递“生命力”的美好意愿。

我们看着“很轻”的电影,却好像和“小林君”一样在过着“很重”的人生。

死亡本身的另一层含义

《入殓师》似乎并没有深度去探讨生死观野心。

电影中有句台词:“死亡只是通往另一段旅程的起点”。

实际上,影片探讨的“生命消逝”,慢慢消失的不仅是“个体的肉身”,也象征着日本群体文化的流逝。

如何以电影中的“审美态度”来探究出日本的“独特生死观念”,或许才是隐藏在观影之下的另一个选题。

在电影中,小林君经常去一家非常传统的澡堂,烧着柴火。

这样的澡堂在日本都快绝迹了...

后来,澡堂老板的母亲死了,众人为她举办了一场动人的哀悼仪式,这也预示着这间澡堂避无可避地走向了衰败,象征着日本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亡。

传统观念和文化的退让,这似乎是躲不过的宿命。

日本传统文化中另一个象征:父权社会的矛盾,则充分地表现在小林君的父亲身上,父亲抛弃儿子,儿子心里还有“弑父情结”。

甚至在小林君得知父亲的死讯后,都不愿去见他最后一面。

几经挣扎,终于在心中放下了怨恨,最后送别了父亲。

人是一个个死的,也是一代代死的。

小林送走父亲的同时,妻子也怀了孕,他自己也即将成为一名父亲。

在电影的最后,父亲给他留的小石子,被他紧紧地攥在手中。

不仅是血脉上的延续,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那么日本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呢?

向死而生的日本

我们不可否认,日本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表达“死亡之美”的民族。

自古以来,日本人对于“死亡”,都着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与“决然”。

日本江户年代,就有位名叫“田代阵基”的流浪武士用7年的时间写了一本叫 《叶隐闻书》的书。

书中涉及到了大量关于切腹,复仇等独特的死亡理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死亡之美”的狂热崇拜。

而这种独特的生死观恰恰就是所谓“武士道”的精髓所在。

通常来讲,人类天生的本能便是习惯性的逃避死亡。

而武士道则是告诉你:要直面死亡。

武士道思考的是怎样去“死”,怎样“死”的有价值。

并且一生都致力于去实现死亡的那一瞬间所散发出的“美学价值”。

在美学的角度上看待死亡,那些残忍血腥的死亡场面所带给人们的那种恐惧感都会被最大限度地冲淡,并且升华成为一种“极致之美”。

尽管听起来有些变态,但这也的确是他们文化中最为独特的核心精神。

其实日本人这种对死亡审美的态度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

曾经中国人对于死亡充满了极度的恐惧,认为死亡是绝望的,是世间最大的苦难。

就是在这样的恐惧之下,衍生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一部分人一辈子都安分守己,寄望于能够在尘世中“积德”,以免自己死后去阴曹地府受苦。

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整日骄奢淫逸,极力的填补自己无穷无尽的欲望,甚至会动用一切的手段,只为能延长自己的“阳寿”,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那些晚年寻求“仙丹”的古代帝王。

这两种人往往都有着明显的阶层区分,可他们对于死亡的终极恐惧则是一样的。

而和中国的传统观念不同的是,对于死亡,“武士道”的精神最初是为了能够帮助凡人克服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惧之心。

可谁也不知道它竟然慢慢走向了极端。

武士道的精神其实也来源自日本民族血脉中根深蒂固的“物哀”。

物哀是一种审美,而非死亡本身。

也正是在这样的审美之上,武士道才孕育出“一瞬间的美丽值得他们用性命去换”这样的精神。

很多读过日本文学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触:

读完之后,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凄婉忧伤之感。

就好似站在古老的京都庭院里,不远处伫立着一位和服少女,她因心事而怅然万分。

可心中纵是有万丈的波涛汹涌,浮于表面之上的,也永远只会是眉间的微蹙。

似有似无,但你却知晓他真实存在。

日本文学中谈及“死亡”,就如同插花。

修剪的从来不是枝叶本身,而是无心插柳,不知不觉地修剪出“意境”。

如果非要将抽象的“物哀之美”具象为真实的感触,我想一定是这样:

死亡对于死者来说,是毫无所谓的虚无。

可对于生者而言,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在于纠缠于“死”上的爱和恨,思念,回忆,恐惧,寂静,悲哀。

永恒的残缺

其实日本人对于美的追求从来不是完美,而是一种残缺之美。

众所周知,日本人爱樱花爱到了极致。

樱花每年都是在盛开的最灿烂的时候随风凋谢的,而在这花上,似乎也寄托了日本人传统观念里的思想:

不忍心看到美好的事物亦或是美丽的容颜,随着时间消逝或老去,于是就让生命永远的定格在这最美丽的瞬间。

既然看不到消逝的过程,那么美,便就在观赏者的心中成为了永恒。

追求的是残缺,亦是永恒。

而且就在现实中的日本社会也永远不乏这样的例子:

当年在事业最辉煌时突然隐退的山口百惠...在人生最高峰时,选择自杀的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

秋叶之净,事物衰微。

这种美学意义上的“终结”,被他们用了一个很文雅的词来形容:落花之美。

日本人以物哀心,咏叹樱花,来感悟花的真意。

而民族精神,也以花为喻体,在无常的美感里,常有一颗物哀之心。

日本文化皆因“物哀之美”和“武士精神”而立。

花是樱花,人是武土。樱花与武士,命运多么酷似。

可在如此汹涌的时代浪潮下,花能美几日?人又能武几时?

我们不得而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