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追剧开倍速算播放量吗,倍速看电视剧算点击量不

2023-11-01 18:35 作者:岑岑 围观:

一对俊男美女在深情地说着话,你在纠缠着对方...不好意思,屏幕这边的观众耐不住性子,直接选择了“倍速2.0”,相机切换加速。演员像木偶,台词像机器人,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即使是像《长安最长的一天》这样精致的剧集,也没有阻止一些观众倍速按指,更别说其他拖拖拉拉六七十集的剧了。

现在大部分视频平台不仅配备了“倍速播放”的功能,还提供了从慢速0.5到正常速度、倍速,甚至“只看TA”的多样化播放选择。

拿着平板电脑,倍速播放,一晚上就完成了十集二十集。第二天,我声称“看”和交换故事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标准。

新京报调查显示,在214名18岁至40岁的受访者中,近七成(67.38%)的人平时看视频会倍速。国产剧和综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视频内容类别;视频节目内容泛滥,私人时间减少,是其倍速播放的两大主要原因;他们大多对倍速播放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个功能可以让用户选择更多元,更自由。

国产剧和综艺是倍速播出的常客。

在网络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代,观众在什么时间能看什么节目是电视台说了算的。如果观众不喜欢,只能选择换台或者关机。随着视频平台的兴起,用户在这方面的决定权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决定以什么速度播放内容。目前,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几大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播放选择:除了正常的极速播放,还有0.5倍和0.75倍慢、1.25倍快、1.5倍快和2倍快,以及为粉丝定制的“只看TA”。

调查显示,在18岁至40岁的观众中,近七成(67.38%)会在观看视频节目时使用倍速播放功能。其中,快速播放(1.25倍、1.5倍、2倍)和正常速度播放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项,其次是“只是看TA”,慢速播放(0.5倍、0.75倍)使用频率最低。在“我更喜欢倍速观看的内容”中,国产剧票数第一,综艺次之,韩剧、日剧、美剧票数依次递减。

“就看TA”是视频平台为粉丝定制的功能。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节目中某个明星的场景进行观看,从而跳过不感兴趣的部分。这个功能堪称高效省时的偶像化武器,深受粉丝和观众的青睐。

谷玮是几个视频网站的VIP会员,各种播放功能都用过,但确实快速播放和正常速度播放用的比较多。“这些功能都用过,好奇。喜欢看一些国外的原创电影和剧,听力不太好。美剧,英剧,美国电影不能划等号,我得带字幕看。当然还得正常速度玩。如果慢的话,声音会很奇怪。但我看国产剧和综艺的话,一般开1.25倍或者1.5倍的速度,完全不影响对剧情的理解。”谷玮说,他还使用了慢速播放功能。“很久以前,我在83版《射雕英雄传》里看到一个微信官方账号写周星驰是跑龙套的,所以那一集我当时就慢慢播放了,就是为了看周星驰演跑龙套的。毕竟平台不可能为了这么一点跑龙套的场面出一部‘就看周星驰’的。”

自称“饭圈女孩”的告诉记者,她和朋友们在夏天看完《亲爱的,爱》后,选择了“只看天”。韩笑还使用了0.5倍的慢速播放。“偶像练习生的时候,那么多人一起上台表演,最喜欢的爱豆不在前排C位,节目剪辑节奏还是很快,我只好放慢速度找他的镜头。”

八九十个集体,年轻人真的没时间看。

1含量注水

“用一句话证明你有多闲?不用倍速看剧了!”虽然这在网上是个笑话,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现在的剧内容泛滥,剧情拖沓。现在电视剧从40集开始,70集也很常见,90集不是梦,30集只能算小。痴迷于周迅的李冯,在周迅主演的电影《如意宫》开拍时充满了期待。结果他发现相机“慢”得受不了。乍一看总集数是87集,他不喜欢用倍速。追了两集就弃剧了。

事实上,集数从来都不是制作高质量剧集的必要条件。经典的86版《西游记》只有25集,87版《红楼梦》有36集,豆瓣评分9.0的2017年爆款剧集《白夜追凶》也只有32集。

一位电视剧制作公司的从业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很多“大剧”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集来完成故事,但参与制作的各方都愿意尽可能多加几集来盈利。在创作阶段,让编剧加入一些无关场景,减缓叙事节奏;在播出中加入前一集,缩短单集实际时长,增加总集数。因为大部分电视剧都是按集定价和销售的,演员也是按集计算片酬,集数的增加可以让剧方和演员都受益;对于电视台来说,集数的增加意味着空 spots的数量更大,也增加了收入。各方受益,受损的只是观众的利益。

作为主管部门,广电总局已经注意到了目前国产剧“注水”的严重情况。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7月3日调研时强调,“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片酬高等问题,深挖瓶颈,始终保持高压”。9月初,业内传出广电总局正在研究对策并征求意见,拟规定集数上限,上限为40集。某头部影视剧制作公司人士向记者证实,确实收到了相关评论。

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李佳说,1.5倍速看国产剧对她来说是标配,有时候2倍速。“因为真的很慢!你要用三集才能完成一集。整体节奏缓慢,对话速度也很慢。有多慢?反正我以1.5倍的速度开车后,感觉演员的说话变得正常了,剧情也变得流畅了。不是说不能慢,慢才有意义。为了拖久一点,观众也不傻。”李佳坦言,有几部国产剧是不能倍速播放的,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老剧,很多剧情值得重复。

2节省时间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个人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很多年轻人只能抽出一些时间来倍速看视频。此外,倍速还为那些没有时间但需要近距离接触网络热点话题的职场人士提供了便利。

吴东亮是一名会计师。他觉得工作太满,想看的内容太多但空闲时间太少。看剧”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区别对待。比如感兴趣的美剧、英剧,当然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观看。但是我也喜欢网络小说。对小说IP改编的国产剧感兴趣,怕踩雷。我先以两倍的速度看两集试试,上下班地铁上看看就知道是什么水平了。”

艾薇从事商务,经常飞往不同的城市出差。她经常在机场等的时候看剧,当然是以两倍的速度。对她来说,看剧是维持职场关系的一种方式。“要在同事和同龄人中维持良好的职场社交关系,一定不能不合群。寻找共同话题变得至关重要。热门电视剧就是这种可以成为共同话题的谈资。我需要快速了解这部剧的大致内容,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和大家随便聊聊。”她透露自己在倍速刷剧的时候也想过很多次。遇到精彩的地方,她回头找时间以正常速度看,却始终没有实施。“回头就忘了。其实也没什么值得再看的。”

用户和生产者的尊重是相互的。

“如何看待倍速看节目/剧功能”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7.45%)的人认为该功能“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挺好的”;38.3%认为“无所谓对错,存在就是合理”;4.26%的受访者认为倍速播放是对内容创作者的不尊重。

事实上,“对内容创作者的不尊重”和“让年轻人失去耐心”是近年来网上批评“倍速播放”的主要论据。但在习惯使用倍速播放功能的年轻人看来,这样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李佳说,倍速看剧,本质上和拉进度条快进没什么区别。这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选择,不会影响他人,也不尊重创作者。“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创作者足够尊重观众,就应该拍出让观众不愿意倍速播放的高水平作品。”她也不认为玩倍速会让年轻人失去耐心。“坦白说,如果有些剧没有倍速播放的选项,我真的会很不耐烦。”

曾经在视频网站工作过的吴迪说:“技术本身没有对错。如果你觉得观众缺乏耐心,我觉得应该反思是不是内容创作有问题,而不是把问题归咎于技术。”据吴迪介绍,起初倍速播放并不是为看剧量身定制的功能,早期更多的是用来学习影音课件。尤其是在复习已经学过的视频课件上的知识点时,倍速播放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015年起,国内视频平台全面推行付费模式的会员制,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在借鉴了Youtube等国外视频网站的经验后,各个平台都推出了倍速播放的功能。在二次元文化集中的哔哩哔哩,有很多UP主使用倍速功能制作“鬼畜”效果视频。“玩双速更好吃”一度成为爆圈的流行语。

此后,视频平台进一步推出“只看TA”播放功能,满足粉丝需求。用户可以在“只看TA”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员,而且只能看那个演员演的故事。此外,还可以选择两个演员共同主演的内容。比如今年夏天的《《陈情令》》可以选择“只看被遗忘的羡慕(艾博和肖恩肖)”的剧情线,《亲爱的,亲爱的》可以选择“只看李习安和安迪”。目前视频平台使用的“只看TA”播放功能技术含量相当高,采用人脸识别、表情识别、场景识别等AI技术,通过对画面的智能分析,快速定位视频中某个明星的片段,满足只看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用户需求。吴迪说,互联网时代观众的自由度和主动性比十年前提高了很多倍。其实是观众主动拥抱了倍速播出,而不是倍速播出给观众带来了坏消息。

采写/新京报记者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