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片面:《恶人传》,恶人传的真实事件原型

2023-11-08 05:12 作者:岑岑 围观:

一直有粉丝私信找我聊韩国电影很久了。恰巧最近看了一部前段时间特别火的韩国犯罪电影《恶人传奇》。男主角马东锡是我从《釜山行》开始就特别喜欢的演员。今天就来说说这部电影吧。

我来给你简单梳理一下电影剧情:

讲的是韩国一个城市,黑帮横行,甚至买通警察局长。

而且有这么一个小警察,他是个嫉恶如仇,什么都不怕的人。一个是担心自己的老板在派出所,一个是随便打帮派成员。

就在歹徒怒不可遏,要收拾小警察的时候,歹徒正在夜间开车,突然无缘无故被捅了多刀。

小警察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想到这个歹徒可能是这个城市随机杀人案的唯一证人,马上跑过来和他谈合作。

为了挽回面子,找回一点公道,黑帮老大答应了警察。至此,该团伙与警方联手抓捕凶手。看似一鸣惊人,其实未必那么美好。特别是以下几个问题,让我一直在思考。

第一:比如这部片子的反派是谁?看电影的时候,第一反应一定是随机杀手是电影里的反派,或者至少歹徒马东锡是反派。

但是和他们两个相比,我想先谈谈这个刚出道的小警察:

第一个:领导接受黑帮贿赂是什么反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拿帮派成员出气。

第二个:杀了人为什么不回去自首?

第三:为了维护他心中的正义,把凶手抓回来,我不惜开车撞死歹徒。我觉得这种行为有更多邪恶的成分。这种行为更像是彻头彻尾的小人。

甚至最后他因为破案得到奖励,而歹徒因为作证进了监狱。这两种不同的结果让人觉得他其实很自私。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他和老板是一类人!

对于剧中的一个小女孩来说,她说的话比歹徒说的话更直接。

在学校门口等公交车的时候,歹徒看到小女孩没有伞,就把自己的伞给了小女孩。一旁的警察说你是个冒充圣人的混混,小姑娘替她回了一句话:“我觉得你更像个混混!”

除了作者宣传马东锡的意图之外,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混淆“善”和“恶”的位置呢?

这可能涉及一个永久的哲学命题,即“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第二:好人可能是坏人,坏人也可能是好人!前天讲了一部老电影《天下无贼》,里面也讲了这样一个类似的故事。当了多年扒手的王力在遇到傻根后,决定改过自新,保护自己的清白。

最终刘德华饰演的角色被逼死。你认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在电影《邪异传》中,可能比《天下无贼》中的善恶更深刻。他直接说,一个警察也可能是杀人犯、歹徒、救助者。

但是警察为什么要杀人呢?

他的出发点是找到凶手,他的出发点是抓到罪犯,所以就这个出发点而言,他其实是一个好人。

帮派为什么要救人?

本片给出的解释是,歹徒偶然遇到的小女孩被随意杀害后,他心中的善良和良知被唤起,所以他愿意做一个好人。

这也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即“坏人”可能是“好人”,“好人”也可能是“坏人”。

豆瓣上也有网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其实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小人。有的人为了生存而作恶,有的人为了正义而作恶!

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

第三:唯一的恶棍是精神病患者?虽然公认的反派是这个变态杀人犯,但正是这个大恶导致了两个小恶,警察和黑帮的联手。

但是深入挖掘,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

虽然影片中的介绍很少,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这个变态杀人犯之所以变成这样,完全是因为他童年的不幸。

是出身家庭的恶激发了他人性中的恶,是环境中的恶激发了他内心的恶。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能认为他是唯一的反派吗?

正如凶手最后所说:

没有人活着是有人生观的!

我们看到的坏人可能在做一些善良的事,我们看到的好人可能在偷鸡摸狗。不要总是第一眼就判断人。也许掀开面纱,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

对于人来说,不要那么轻易的对人生下结论,让时间来证明,让行动来证明。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