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今年10月份4名中管干部被查处“断崖式降级”成常态

2023-11-02 05:28 作者:岑岑 围观:

退休不是“安全岛”。

本报记者黄流、黄海波和刘玉玉。

据统计,今年10月,4名中管干部被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副书记、董事会主任刘,四川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同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财务干部中,4人受到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据记者统计,10月份,上述两类被查干部共13人,每月被查人数为今年前10个月之最。

此外,10月份有近80名省管干部被调查。

反腐不放长假,反腐不挑季节。沉浸在国庆庆典喜悦中的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步伐没有变,力度没有减。

“断崖式降级”已成常态

10月4日,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给予刘同志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国家监察委员会给予其行政撤职处分,降为一级调研员。

6天后,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彭宇行开除党籍处分;被国家监察委员会免去政务,降为四级调研员。

10月22日,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庆奎同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其退休待遇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部部门副职确定

刘由正部级降为一级调研员,由副部级降为四级调研员,等于行政级别降了四五级。从央企一把手位置上退下来的李庆奎,被降为总部部门副职,也是“断崖式降职”。

在上述三名官员的处分决定中,都有“收缴其违法违规所得”的内容。当初怎么“吃进去”,现在怎么“吐出来”。

在李庆奎“断崖式降级”两天后,与他在华电集团共事、已退休6年的“老搭档”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虽然有诸多猜测,但两案之间的联系目前并无确切消息,电力系统反腐任重道远是不争的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悬崖勒马”的现象屡见不鲜。每增加一个新的案件,都会引起舆论的热议,足以说明公众对这种治官方式的关注。

所谓民间的“断崖式降级”,即“严重违纪重罚、重大岗位调整”,属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之三。

当然,“断崖式降级”也有其适用范围,即根据被审查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违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认错悔过的态度、配合组织审查退赔违纪所得等。,他将受到党纪的严惩,并进行重大的工作调整。

如对刘的处分决定如下:“鉴于刘同志能主动投案,如实交代违纪违法问题,并有较好的认错和悔罪态度,根据‘前车之鉴,保命’的原则,可以从轻处罚。”

在对李庆奎、彭宇行的处分决定中,也有如实交代“组织上之前未掌握的问题”,主动“上缴违法违纪所得”的内容。

退休不是“安全岛”

除了退休后均落马的、云外,10月份还有多人涉案,“退休后被调查”。

内蒙古乌兰察布CPPCC原副主席霍建设退休6年后被查;陕西省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李退休两年后被查;甘肃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原局长张吴江退休一年后被查...

退休前忙着实现公权,曾经是这些“落马”的真实心态。

“等我退休了,你再报答我!”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人防办主任白光华贪赃枉法,东躲西藏。他在任时就打起了“放长线钓大鱼”的“小算盘”。

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工程承包等方面帮助他人,不收一分钱,却在退休后要求对方“感谢”。

结果,当局太聪明了,躲过了高悬的反腐利剑。

CPPCC原副主席陈建设在退休15年后投案自首,彻底“给自己一个交代”。

原来,陈建设觉得他的腐败问题暴露了。“当时,我想到了两个办法。第一种是逃往国外,但媒体报道多名‘百名洪通’人员被追回,说明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二是主动投案。与其组织上门,不如主动向组织说明,争取从轻处理。”

反腐没有“休止符”,退休也不是“避风港”。退休官员被查处的案件增多,既释放了监督执纪问责无死角的信号,也点亮了退休等于“平安着陆”的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

“雅贿”有“遮羞布”

10月2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原副主席赵长青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引发了人们对艺术领域腐败问题的热议。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也成为一些人求名、博取功名的工具。被查处的“官办书法家”中,有一些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头衔。人落马,作品跟着“跌价”,变得炙手可热,无人问津。

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收藏名家字画和珍奇古玩,成为受贿的新变种。这种不断扩大的“雅贿”需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甚至成为一些官员敛财的新手段。

腐败不仅披上了“艺术”的外衣,还披上了“专业”的马甲,成为受贿的“遮羞布”。

10月19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原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道勇被“双开”。他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以茶为亲谋私利”,介绍、安排多名私营企业老板,从其亲属处购买普洱茶共计800余万元,使其亲属获利200余万元。

显然,“普洱茶”并不是唯一的敛财工具。那些几万几十万斤的“极品茶”,除了少数私企大佬,谁喝得起?

追了最短的两个月。

10月24日,潜逃仅两个月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安徽省蚌埠市民政局原局长凌建东主动回国投案自首,积极退还赃款赃物。

这一次,追逃工作打了一个漂亮的“短平快”。向外界释放党中央“逃则必追,追到底”的强烈信号。逃跑是没有出路的,主动投案自首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10月10日,潜逃17年的上海逃犯王文慧主动投案自首。8天后,潜逃20年、涉案金额巨大的犯罪嫌疑人吴心平在广西北海市落网。逃犯的落网再次证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主动投案值得肯定,但不代表“扔了”就能逃脱制裁。

“我已经还了100万,问题已经说清楚了。我能去吗?”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投案自首的金阳县教体局原局长阿约·吕布,本以为退了贿就可以回去当局长了。

面对“幼稚”的阿约吕布,调查人员决定采取留置措施,因为他们交代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成为追逃追赃的鲜明特色。前不久,中央纪委办公厅、国家监委办公厅印发《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反腐败、追逃追赃等涉外案件规定(试行)》,明确了办理追逃追赃案件涉外工作的原则、方式、方法和程序,为纪检监察机关以法治方式开展追逃追赃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供销社成为“重灾区”

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供销社,最近被反腐刷新。

除了上述被调查的刘,安徽省供销社理事会原党委书记、原主任钱斌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安徽省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原副主任唐庆明、崔继华,也在钱斌遇害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难逃“出轨”嫌疑。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会同公安机关走访万里,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内蒙古供销社系统干部王康灵实施逮捕。

王康龄的丈夫刘金水,内蒙古供销社理事会原党委书记、原主任,已被开除党籍,并取消了他的退休福利。同时,公司原党组成员、董事会原副主任唐利民被免职。

无论是供销社还是村委会,主业都是农业和为民服务,是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要管好扶贫和农业的账。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抓住“老问题”,深挖“新动向”,开展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今年以来,湖北省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低保、购买商品房享受“危房改造”补贴、仍发放护理费补贴等...

10月24日,民政部公布,今年第三季度,全国清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92.8万户185万人。

数据造假不仅是一种责任的缺失,更是一种利益的缺失。

针对扭曲的政绩观,国家统计局近日就《统计法(修正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涉及对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2018年初,曾号称“万亿俱乐部”的天津滨海新区披露统计数据失真,全年GDP“注水”高达数千亿元。

10月28日,天津市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这位从事统计工作30年的官员被调查了。和「挤水」有关吗?

下大力气“深挖根治”

除前述西双版纳州委原副书记、政法委原书记外,10月,湖南省发改委原党组成员欧阳旭被立案侦查,被指“在担任湘西自治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期间,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非法为他人办理暂予监外执行”。

10月28日,杨浦区委原常委、区委政法委原书记颜路因“勾结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为其打探案情,为其通风报信,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被开除党籍、开除政务。

一方面很多政法委书记被查,一方面很多公安被免职。

10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黑龙江省公安厅原巡视员严子忠被开除党籍。参与侦破了云南大学马加爵被害案等几起大案要案。从刑侦专家到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严子忠的落马让人唏嘘。

10月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了6起涉黑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其中,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原总队长阮、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原副书记朱伟敬、江苏省沛县原副县长曹为民等政法干部,均为涉黑组织充当“保护伞”。

此外,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勇,上海市杨浦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任永飞,吉林省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作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吕卫东,四川省资阳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罗志远等被立案调查。

据统计,10月份,江西、黑龙江两省纪委监委立案中,政法系统分别占36%和47%。安徽省查处的县处级以下干部案件,政法系统占46%。

有专家分析,政法干部频频落马,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深挖根治”的关键阶段有关。

多地整治“黑告”

日前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云南省人大法工委原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何正兴,被指“政治品行恶劣,诬告陷害他人,污染政治生态”。

打匿名电话“举报黑案”的,可能会暂停干部任用程序;如果编造虚假信息发布到网上,谣言可能满天飞...为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多纪委监委出台措施,严打不良政治风气,为主动冒进的干部正名。

日前,广西出台《诬告陷害处理规定》,将对“假借他人名义诬告陷害,多次重复诬告,严重扰乱他人工作生活”等9种情形从重或从重处理。

山东青岛也通报并澄清了6起不实报道。今年5月,有群众举报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王峰接受公款宴请,通过虚列费用设立“小金库”。经查,汪峰的业务饭局谈话符合有关规定,未发现“小金库”问题。

“不能让愿意积极工作、主动作为的干部流汗流泪。要及时公开澄清,支持他们。”湖北建始县一位纪委监委干部,在澄清了某村党支部书记的名字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

大兴安岭地区呼中林业局干部石编造林业局森林调查设计队队长贪污1000亩补植款的虚假事实,诬陷呼中区纪委监委对案件查处不力,包庇森林调查设计队队长,指使他人恶意举报,在当地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

日前,呼中区纪委对石恶意举报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根据有关规定,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