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烈火英雄》:如何用纪实风格的美学,表现出消防员的家国情怀?

2023-11-02 00:07 作者:岑岑 围观: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娱签儿

编辑 |娱签儿

《烈火英雄》以2010年大连“7.16油爆火灾”为蓝本,真实展现了面对火灾困境时消防队员的英勇无畏和舍小家为大家的种种无私行为。

在效果呈现方面, 导演全片贯穿了“纪实风格美学”,致力于将灾难片的视听效果和审美魅力发挥到极致。

接下来,就让小鱼带大家看一下:在电影《烈火英雄》中,导演如何用纪实风格的美学,表现出消防员的家国情怀。

故事情节

《烈火英雄》是一部于2019年上映的中国灾难题材电影,由陈国辉执导,刘德华、姜武等人主演,影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

讲述了中国大连市发生的特大油田厂区爆炸事故,以及消防队员在面对火灾和危险时所展现出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10年的大连市,当地一家石化公司的油田厂区突然发生爆炸,导致火势蔓延,形成了一场巨大的火灾。

火灾威胁到了周边的居民和环境,情况异常严峻,在这场突发事件中,一支消防队伍迅速奔赴事发地。

他们面临着高温、剧烈爆炸和生命危险等极端环境,但他们毫不退缩,全力投入到扑灭火灾的抢救工作中。

影片聚焦于消防队员的个人故事和内心情感,通过刘德华饰演的消防队长以及姜武饰演的消防中队员等角色。

展现了他们在火场中的紧张、惊险和感人瞬间,消防队员们在火海中冒险营救被困人员,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他们的职业操守和人道精神。

在危急关头,他们用生命守护着每一份希望,用坚定的意志抗击着无情的火势。

影片不仅展示了火灾扑灭过程中的紧张刺激,也深刻刻画了消防队员们的家庭和生活,他们的家人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但也理解并支持着消防员们坚守岗位,整部影片以现实事件为背景,通过情感共鸣和真实感受,呈现了消防队员在火灾面前所展现出的英勇与牺牲,赞颂了这些平凡人的伟大精神。

《烈火英雄》在呈现灾难题材的同时,强调了团结、担当和家庭情感的重要性,成为一部将英雄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的作品。

在影片中,消防队员们不仅面对着熊熊烈火和爆炸威胁,还必须迎合时间紧迫的压力,以最快的速度扑灭火灾,挽救生命和财产。

他们需要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冷静应对,紧密协作,充分发挥个人专业能力和团队协同作战的精神。

这一过程中,观众得以深刻感受到这些消防队员们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整个故事通过生动的场景、紧凑的情节和感人至深的角色塑造,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紧张激烈、情感真挚的视觉盛宴。

《烈火英雄》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虽然在叙事上进行了一定的创作,但它仍然保持了对消防员们英勇事迹的真实致敬。

同时呈现出了中国消防员在面对极端灾难时的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反响,被认为是一部将英雄事迹和人性情感融合得相当成功的作品。

通过塑造真实而感人的角色,影片在观众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唤起了社会对于消防员和其他救援人员辛勤工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烈火英雄》不仅仅是一部灾难电影,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光辉、荣誉和奉献精神的作品,它通过鲜活的故事和深刻的情感。

告诉观众们,无论在任何困境下,人类的善良、坚韧和勇敢都会在黑暗中闪耀,成为引导前进的明灯。

在这部影片中,灾难场景的设置对于家国情怀的呈现非常重要,它是怎样塑造的呢?

灾难场景的设置

毫无疑问,"灾难"是灾难电影的核心,可以说无论电影采用何种叙述方式、拍摄手法,对于灾难景观的呈现都是不可或缺的。

有学者认为,"灾难片是专门描绘巨大暴力和伤亡的影片,它不关注故事情节的编排,而是将重点放在营造各种奇观场景上"。

这种观点不仅是评价一部电影是否是灾难片的内在标准,也充分迎合了观众在观赏灾难题材电影时对奇观视觉的期望。

然而,在国产灾难电影中,能够在灾难场景的呈现上达到高水平的作品相对较少,这一局面一方面归因于我国电影特效制作的滞后。

另一方面与我国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民族文化有关,以好莱坞灾难电影的标准来看,要严格衡量一部中国电影是否达到标准是相当困难的。

即使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其火灾场面的呈现也仅仅是短短的三分钟多。

与此相对比,电影《烈火英雄》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火灾场景一直是难以把握的题材之一。

不仅要思考如何创造逼真的火灾场景,还需要考虑不同场景火灾呈现的多样性,这部电影通过1:1比例搭建超过50个油罐,真实还原了灾难发生地。

将实景拍摄、数字特效和虚拟合成有机结合,以真实的火灾场景直击观众内心,正如马赛尔·马尔丹所说:

"电影画面的第一步是再现现实,第二步是触动我们的情感,第三步是产生一种思想和道德意义"。

《烈火英雄》以滨海市一起石油码头发生管道爆炸为背景,火势蔓延至化学罐区,威胁800万人的生命。

影片以真实的火灾场景作为基础,再现了爆破、流淌火等细节,通过实景拍摄、数字特效和虚拟合成的方式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直面火灾的威胁。

同时,影片创新性地运用了拍摄方式,将观众引入火灾现场,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丰富了拍摄手法。

这部影片不仅在视觉呈现上还原了火灾的真实情况,还通过家人的情感联系,引导观众从紧张的现实世界转入影片创造的梦幻世界。

这也是灾难片的常见模式,观众在影院中体验到紧张刺激后,会感到庆幸自己没有经历类似的危险,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总之,《烈火英雄》通过巧妙的灾难场景设置和逼真的呈现,将观众带入了火灾现场的紧张氛围中。

创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对消防员们的英勇事迹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为了达成这个效果,灾难场景的重现显得尤为重要,这无疑是将观众带入场景的钥匙。

灾难场景的重现

在电影《烈火英雄》中,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是火灾发生后,一位消防员被困在高层建筑的窗户上,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

画面中,浓烟滚滚,火焰熊熊,整座建筑物已经被大火包围,消防员身穿防护服,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衣物,他的面容透着疲惫和焦灼。

窗户外的温度极高,他已经无法呼吸,同时,他意识到没有其他逃生的方式,只能寄希望于队友们的救援。

在这个紧急的情况下,消防员隐约能听到外面队友们的呼喊声,他们坚定地鼓励他不要放弃,告诉他坚持住,他们会尽全力救他。

消防员挣扎着将自己的身体从窗户里探出,接触到了外界的热浪和火焰,他的手臂已经被烧伤,但他咬紧牙关,继续保持着对生的渴望。

这时,队友们紧急部署起救援行动,他们利用救生绳索和装备,冒着滚烫的烟雾,悬挂在楼宇外墙,朝着他缓缓靠近。

最终,消防员被队友们顺利救出,安全脱离了火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英勇行为使得这个画面充满了令人激动和感动的力量。

这场镜头生动地展现了灾难时刻下消防员们所面临的危险和压力,并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坚韧,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灾难重现的紧张氛围和生死悬殊的关键时刻。

在电影《烈火英雄》中,还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镜头是一名消防员在火场中拯救一位孩子的场景。

在这个镜头中,火场燃烧得非常剧烈,整个建筑物已经被浓烟和火焰笼罩,可是在一扇窗户上,有一名小男孩惊恐地站在窗口,他被困在了无法逃生的境地。

消防员也意识到了这一情况,他立刻展开了救援行动,身穿防护服的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窗户,努力与孩子建立联系。

他亲切而坚定地与孩子交流,用安抚和鼓励的语言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消防员会保护他的安全。

消防员获得孩子的信任后,他寻找在火场中能够支撑住自己和孩子通过窗户的唯一支点。

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冷静的头脑,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以极其艰难的姿势将孩子背在身上。

随着火势的扩大和高温的侵袭,消防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火焰与烟雾让他的视线变得模糊,热浪和剧烈火光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然而,他毅然决然地坚持下去,用尽全力将孩子从危险中救出。

最终,消防员和孩子成功地通过窗户逃脱出来,成功地躲过了灾难的威胁。

这个镜头充满了紧张、刺激和感动的元素,同时也展现了消防员们在灾难中如何无私奉献,迅速行动并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的精神。

这样的镜头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力量,以及在灾难中挣扎求生的紧迫感。

通过灾难场景的再现,这部影片成功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这英雄群像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

英雄群像的创造和展示

在灾难电影中,除了呈现令人震撼的灾难场景,刻画英雄人物的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征,与惊险片通常强调主人公个体的威胁不同。

灾难片的危险往往会波及到多个人,甚至是整个社会。

灾难的对象可以是个体、家庭、国家,甚至是全人类,当灾难威胁到大范围的人们时,观众常常会对电影中呈现的拯救英雄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些英雄可以是类似好莱坞超级英雄的形象,也可以是身边普通人,如电影《烈火英雄》中所呈现的。

这部电影并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英雄群体的形象为主要表达,影片中的英雄形象多种多样,既包括在火场前线的消防员。

如东山中队的江立伟、特勤中队的马卫国、郑志,以及枫林中队的徐小斌和防火督察员王璐,也包括在火场后方奋力协助的产妇李芳、不离不弃的李淼淼的父母。

以及坚守在医院的医生们,这些人物涵盖了不同职业和背景,既有消防员和医生,也有普通市民。

电影以交叉剪辑的方式展示了这些英雄形象,在灾难发生后,人们在逃生的过程中不仅自救,还相互帮助。

江立伟的妻子李芳帮助陌生产妇前往医院,老年夫妇帮助李淼淼送往医院,最终母子重聚,这种集体的互助和善良体现了平凡人中的英雄主义。

影片也刻画了消防员的成长和转变,江立伟一开始在火场面前产生恐惧,但后来克服了自己的障碍,成为敢死队员。

他在火场上不仅勇敢面对炙烤,还毫不犹豫地把生存机会让给队友,体现出个人的救赎,徐小斌和王璐则以消防员与医生的双重身份呈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展现了另一层英雄形象。

这些英雄形象不仅展现了他们的个人勇敢,也表达了团队协作和社会共情,影片传递出一种存在主义的价值观。

强调每个人都在不断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塑造了英雄的形象,也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通过呈现这些英雄形象,电影向观众展示了灾难背景下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会思考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与行动。

整体而言,《烈火英雄》通过创造多维度的英雄群像,让观众在感受灾难的严峻同时,也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力量。

从类型电影的角度解读《烈火英雄》,不难发现它独具特色,影片通过巧妙的灾难场景设置和英雄群像的塑造,成功地营造出家国情怀。

这也是我国灾难电影与西方灾难片的主要差异之一,尽管影片在人物形象刻画和家国情感传达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文本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举例来说,一些学者对影片中过多使用恢宏壮丽的音乐提出批评,认为虽然这部影片当之无愧是主旋律的颂歌。

但也有过度铺陈之嫌,未给观众喘息之机,另外,影片的结尾如果能够更多展示灾后重建工作以及对民众心理的抚慰,或许会使影片叙事更加完整和紧凑。

然而,《烈火英雄》通过影像的壮观场景和多样化的群像塑造,极大增强了观赏性,电影中所营造的家国情怀也能够深入观众的情感。

引发共鸣,作为一部以消防为题材的灾难电影,不论是火灾场景的呈现还是英雄形象的刻画,都展示了我国灾难片的独特魅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影艺术的发展,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下一部国产灾难片将为观众带来新的震撼和体验。

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