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有人说《烈火英雄》描述火灾太夸张?只能说你对真实事件一无所知

2023-11-02 00:06 作者:岑岑 围观:

大家好,我是学历史的。

7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烈火英雄》的首映式。我被中国一位伟大消防员的故事深深打动,情不自禁地当了一回自来水。

电影《烈火英雄》中,安迪饰演的烈火指挥官有这样一句台词:“化学爆炸的量相当于20颗原子弹。一旦爆炸,就会变成死海”。

紧接着,许多消防队员在现场忙着灭火。在滔天的大火中,火焰随着石油的蔓延不断逸出,不时发生爆炸,极其危险。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不禁要问:这是一部被编造出来制造危机感的电影吗?什么样的火能有20颗原子弹的威力?

本着求真的精神,我专门做了调查。事实证明,影片并没有夸大事实,消防员的勇气和艰辛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救火英雄》的剧本改编自一篇名为《最深的水是眼泪》的报道。《最深的水是眼泪》之所以是报告文学,而不是小说,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是中国一场特大火灾的纪录片,没有任何夸张的水分。

今天,我将与电影《烈火英雄》合作,带你回到这场被称为“人类火史奇迹”的大火。至于安迪的话是否言过其实,相信最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一艘30万吨级油轮正在中国某著名沿海城市的深水油港卸油。谁也没想到,一次日常操作差点酿成巨大悲剧。

由于卸油过程中操作失误,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原油大面积泄漏。

爆炸产生的火焰随着原油向四面八方蔓延,没过多久就形成了燎原之势。火势甚至蔓延到海面,近百平方米的海域出现明火。

据当时参与灭火的消防队员回忆,“当时方圆方圆几公里都是浓烟,一片火海。”距离爆炸管道最近的是103号储油罐,储存10万吨原油。大火燃烧了一个多小时后,103号油罐顶部坍塌,落下后漏油,周围一片火海。"

危急时刻,交通运输部派出2000多名消防官兵和28艘专业清污船连夜赶赴火灾现场开展灭火行动,可见火灾的严重性。

当时港口内一个1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正在熊熊燃烧,消防人员根本无法靠近,只能用水枪对储罐进行持续冷却。

在被点燃的储油罐周围,还有20多个同吨位的储油罐,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米。

更严重的是:

在这里密密麻麻的油罐中,有几十个液体化学品储罐。这里的设计储存量为12万立方米,储存包括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轻石脑油在内的化学品,属于“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危险品”,下面还有几个几千吨的小罐。一旦火势蔓延引发连锁爆炸,威力可能超过20颗原子弹,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给救援一线伙伴提供不间断的供水,尽管当晚海上风力达8-9级,但和韩两名消防队员不顾个人安危,用安全绳将渔船缆绳固定后,才进入海中清洗浮船泵。

不料,由于风大浪急,两名战士在工作中被巨浪吞没,最终张亮同志因公殉职。

大火一直烧到17日上午9点多,终于被扑灭,险情解除,持续了15个小时。最终,事故造成操作工一死一伤,消防员一死一伤,经济损失2.233亿元。但在这么大的火灾中,这样的结局已经是难能可贵,所以这次灭火行动也被载入史册。

在扑救过程中,消防队用尽了全市所有的消防泡沫,最终紧急从附近几个省市调运了400吨泡沫,再次证明了火势之大,情况之紧急。

回头看看火灾的全过程,再回头看看《救火英雄》里的场景,是不是更能理解当时的紧迫感?

除了消防员灭火的场景,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侯勇饰演的船长与油港负责人发生争执,痛斥他屡次谎报现场。

负责人脱口而出:我说实话,你们谁敢进去灭火。最后,侯勇说:你不太了解消防员!

短短几行字,消防员的困境和勇敢都一清二楚。他们不仅要面对火灾中的危险,还要面对相关负责人的推诿和隐瞒。明明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灭火,却被一些人质疑。这种场景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消防员都害怕或者不愿意为别人做:大家都在逃离火灾现场,只有自己知道山中有虎。

难道他们不知道烈火无情,不怕失去生命吗?当然不是,只是和自己的生命相比,自己肩负的责任让他们犹豫。

就像和韩一样,他们不得不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去海上工作。这就是消防员的魅力。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英雄。

那么你还觉得《烈火英雄》是在虚张声势营造英雄形象吗?当然不是。相反,电影也降低了事件的危险性。因为这些事情没有发生,所以人在不伤害自己的时候,往往不会觉得可怕。

所以,你认为“20颗原子弹”言过其实,但你真的不明白,我们的消防员为你背负了多么严重的灾难,消灭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浩劫。

如此英勇神奇的火灾故事,如此勇敢低调的平民英雄,8月1日别忘了去电影院拜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