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盘古神话传说,盘古神话来源

2023-10-30 19:49 作者:岑岑 围观:

01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则我们家喻户晓的与创世相关的神话故事了。但是几乎绝大部分人都误认为,盘古就是上古神话中最早出现的创世神,然而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盘古这位大神出现的时间其实来得非常的晚。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神话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真相呢?咱们今天的文章就来掰扯掰扯她的故事。

开天辟地的盘古

02

传说在天地未开之前,世界只是一片混乱浑沌如同一枚巨大的鸡蛋,不知道过了多久的时间,一个巨灵开始在这片浑沌中悄悄地孕育。又不知孕育了多少万年,巨灵终于长成了一个伟大的神灵,他的名字叫做盘古。盘古诞生一万八千年之后,浑沌中的清气和浊气开始分开,清气上升成为了天,浊气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就存在于这天和地之间,他似乎具有天生的神力,每天都能变幻九次,是比天和地更神异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与地都在不停地生长,每天都能变高变厚一丈。而身在其中的盘古也随着空间的变大,随之不停地生长,每天长高一丈。就这么如此这般地生长,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也变得极厚,那位巨灵盘古也生长地极大。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东汉末·徐整著《三五历纪》

这个故事就是最早的描述盘古开天辟地的第一个阶段,它被记录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常卿徐整所编著的《三五历纪》中。而这本《三五历纪》,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记录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古籍。

三五历纪

刚刚说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第一阶段,那么第二阶段又发生了什么神话故事呢?

徐整所编著的另一本《五运历年纪》中记录到,已经生长地极大的巨灵盘古,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天地形成之后不久就死去了。盘古死后,他的气变成了莫测的风云,他的声音变成了滚滚的雷声,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四肢和身体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三山五岳。他的筋脉变成了大地的骨架,肌肉变成土壤,头发化成了夜空中的星辰,皮肤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矿石,精髓化成了珍珠和美玉,汗水变成了雨水。而世界上的生命,则是他身上的“诸虫”,被风感化而变成的。

巨灵盘古奉献了自己身体的一切,变化成世间上的万物。自此,他也终于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终于形成了。而上述这两段神话内容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最初模样。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东汉末·徐整著《五运历年纪》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个讲述世界形成的创世神话,一直到了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才出现文字记录呢,足足比另一部记录上古神话著名的古籍《山海经》至少晚了几百年,更是比大禹治水神话晚了至少1300多年。更为可疑的是,在西汉至先秦乃至更早的古籍中,都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这位创世神盘古的哪怕一处的记录。

屈原《天问》

即使是战国时期的博学家屈原先生,在天问中也发问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说明那个时候的楚国人屈原,也是没有听说过这位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的。那么这位神秘的盘古大神,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盘古来自印度?

03

有人说,盘古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产生的。

印度古书《摩奴法典》中说,混沌之神首先用意念创造了水,随后他将自己的精魂放进了水中,不久之后精魂变成为一个金蛋,从蛋中孵化出了梵[fàn]天。梵天以破开的两半蛋壳造成天和地,然后又创造了诸神和万物。

印度的这种“金蛋说”和盘古神话中的“浑沌如鸡子”一样,都被称为宇宙卵生神话。而这种卵生神话也不是印度神话所独有的,在很多其他古老文明的神话中也屡见不鲜。

厄洛斯

在希腊神话中,宇宙最初由混沌之神主宰,他的儿子黑暗之神后来将他取而代之,并与他的母亲夜之女神结合后,生下一个巨大的蛋。蛋中孵化生出了爱神厄洛斯,他把蛋壳剖开而成为天和地。厄洛斯将生命之箭射向其中的大地,地上这才有了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

芬兰的史诗《卡勒瓦拉》中说:大气之女降落在海面上,海鸟在她盘曲的膝盖上造窝孵蛋,后来蛋从窝中掉落在水中摔成了两半,蛋壳上半片成为了天,下半片成为了地,蛋黄成为太阳,蛋白成为月亮,蛋里的斑点成为了漫天的星辰。

除此之外像埃及、巴比仑、日本、大洋洲等等地方,都有大同小异的“宇宙卵生”神话。

普鲁沙(Purusa)

在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梨俱吠陀》中说到,原人普鲁沙(Purusa)是一位千手千足千眼的巨人,是代表着现在以及未来的一切。当众神把普鲁沙作为牺牲品杀死,并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他的身体化作了马、牛、山羊等世间的所有牲畜。

除此之外普鲁沙的心脏变成了月亮,眼睛变成太阳,口中生出因陀罗和阿古两位神,鼻息生出风神。普鲁沙的肚脐变成空界,头变成天,两脚变成地,耳朵变成方位。

这似乎也与徐整的《五运历年纪》中所记录的盘古神话内容如出一辙,但是同样的,这种被称为巨人“垂死身化”神话,也在除了印度之外的各个古老文化的神话中屡屡出现。

伊朗的圣典《班达赫什》(Bundahsn)中说到,当元始巨人盖约玛尔特被疾病击倒的时候,他的头变成了铅,血变成了锡,脑变成了银,脚变成了铁,骨骼变成了铜,脂肪变成了水晶,灵魂的气息变成了黄金。

另一个更加相似的神话故事,是大家熟悉的北欧神话中的巨人伊米尔。伊米尔是北欧神话中生命的始祖和巨人的祖先,他最初也是诞生在一片混沌的金伦加鸿沟。

后来奥丁(Odin)和他的两个兄弟将伊米尔杀死后,用巨人的身体创造了世界。他们用伊米尔的肉造出了大地,用血造出了海洋、湖泊,用骨骼造出了岩石,用牙齿、鄂骨和碎骨造出了大小石头。

其实不仅仅是西方的古老神话,就是在比三国更早的西汉时期也曾经出现过几乎一样的记录。

《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

说明这种将人的身体器官物化为大自然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说法,在盘古神话出现之前的中国就已经存在了。

至于为什么各个独立的古老文化之间有如此高相似度的神话情节,是有人在当时进行过传播,还是来自各个文化潜意识的共同记忆,这就是另一个更加有趣的话题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三国时期佛教已在中国流行200年,但是仅仅凭借两者之间“宇宙卵生”神话和“垂死身化”神话的雷同,就认定盘古是来自于印度,显然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盘古不是西方神话的舶来品,那么这位不见于西汉先秦以前任何文字记录,在东汉末年横空出世的创世大神,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大脸怪认为如果想要找到答案,就需要先回答这两个问题:一个是盘古其神的来历,他是早已存在,还是徐整个人创造出来的?二是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故事的成因,是徐整自己的异想天开,还是华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积淀?

巨灵盘古神

04

盘古的来历,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是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神犬“盘瓠”神话相关联。就连大文豪茅盾先生也认为盘古是“本发生于南方,经过了中部文人采用修改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神话”。

盘瓠

盘瓠神话大脸怪曾经发布一个相关的文章,有兴趣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移步到主页观看。虽然盘瓠和盘古发音相近,但是盘瓠的故事和盘古神话不管从情节上还是人物特点上,几乎没有一丁点儿的关联。

南朝的任昉[fǎng]所编写的《述异记》中记载的盘古神话,除了包括盘古垂死化身的内容之外,还提到了在秦汉民间流传的盘古身体化为五岳的说法。如果《述异记》的记载属实的话,说明在秦汉时期,虽然没有盘古的文字记录,但是那个时候盘古就已经出现在民间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中了。

《述异记》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述异记》

大禹治水图

《遁甲开山图》,是传说中天神授予大禹的治水天书,据说大禹正是依靠这本天书的协助指引,才完成了治水的千古大业。《太平御览》卷一曾经引用已经佚失的《遁甲开山图》说道:

“有巨灵者,遍得元神之道,故与元气一时生混沌。”

书中提到的这位与元气一起诞生在浑沌中的巨灵,和孕育在浑沌中的巨灵盘古似乎不谋而合。而这位上古天书中的巨灵,则极有可能就是后来横空出世的盘古的最初原型神。

汉武帝当年在华山看到风景名胜“仙人掌”时,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当即设立了“巨灵祠”加以祭祀,这也就是现在华山上的“武帝祠”。这说明巨灵神话,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对华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土生土长的盘古神

05

如果我们看一下《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中盘古神话的原文就不难发现,这则神话故事中充斥了大量关于阴阳以及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内容,体现了明显的道家特点。

盘古神话所反映的这种道家阴阳学说,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易经》。

《易经》是一部蕴涵着朴素而深刻自然法则的上古奇书,汉代以后的很多记录过神话的古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她的影响,比如说西汉末的《易纬》和西汉时期大量记载上古神话故事的《淮南子》。

《周易乾凿度》是《易纬》中的一篇,在书中就把宇宙生成论的先后顺序定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浑沦→天地→万物。对比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发展顺序不难发现,神话正是从浑沌开始讲述,之后诞生天地,天地之间生出了盘古神,盘古神垂死化身形成万物,完全符合《乾凿度》中从浑沦→天地→万物的顺序设定。

淮南子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太始生虚廓[kuò],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yin。清阳者薄靡[mǐ]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淮南子中提到的,“清阳者为天,重浊者为地”,也和盘古神话中天地形成时“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几乎完全一致。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淮南子中也早就出现过类似盘古垂死化身的文字记录,结合以上这些内容不难发现,盘古神话的整个故事结构和细节都可以在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和线索,所以盘古神话是一则不折不扣,土生土长的本土神话。

至于盘古神话为什么一直到汉末才迟迟出现,大脸怪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上古时候是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最早的一批神话故事就好比是我们人类儿童时期的童话故事。但是最早期的先人们对世界和自然的认知的极其有限的,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所以最早期的上古神话绝大多数都是和怎么活下去相关联的,当时的人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去思索到底世界是怎么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文明已经得到发展文化也逐渐丰盈,人类渐渐来到了青少年时代。这个时候先人们就会开始思索,他们来自哪里,以及宇宙是怎么产生的。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套用宇宙发展规律的先后次序,来规定神话故事应该出现的时间。如果设身处地去体味不同时期先人们所思考的问题的话,盘古神话一直到汉末才横空出世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文章说到了这里,估计有的朋友就要问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不是用了一把“开天斧”吗?大家不要着急,斧子一直要到明朝才能快递到盘古的手上。

明末的周游在小说《开辟衍绎》中说:盘古

“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辟,或以凿开”

这才让创世神盘古用上了斧子,不过周游先生有一点欠缺考虑,大神盘古创世的时候连天地万物都还没形成呢,这把斧子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那时的宇宙只是一团浑沌的清浊之气,盘古用斧劈砍的又是什么呢?

虽然盘古神话出现较晚,而且已经开始呈现出道家仙话的一些特点,属于上古原始神话过渡到道家仙话晚期阶段的代表性神话故事。但是无论如何,这则硕果仅存的华夏创世神话,细节丰富、气势磅礴、充满了原始的奉献精神、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绝对算得上是神话史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永远去传播和歌颂。

喜欢上古神话故事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谢谢您的观看,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