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12岁男孩玩密室逃脱吓到住院,小女孩密室逃脱

2023-10-30 19:43 作者:岑岑 围观:

近年来,密室逃脱的真人游戏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然而,在惊险、刺激、恐怖的游戏过程中,玩家惊慌受伤引发纠纷的案例时有发生。密室逃脱过程中的意外伤害谁来负责?经营者提前签订“免责条款”可以免除责任吗?运营商应该如何完善相关责任和义务?

11岁女孩密室逃脱玩耍摔成9级残疾。

法院判决经营者承担70%责任。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11岁女童在玩密室逃脱游戏时受到惊吓受伤的案件,构成九级伤残。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公司赔偿被害人各项费用共计20余万元。

朝阳法院望京法庭助理法官王鹤庆说,女孩在网上买了一张恐怖主题的密室逃脱体验券。在穿越边境的过程中,女孩被工作人员扮演的恐怖怪物吓到,踩在空台阶上受伤,构成九级伤残。

△医院诊断/图源朝阳法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女孩父母起诉密室逃脱的经营者,索赔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失费共计40余万元。

法院经过公开审理,综合考虑密室逃脱游戏的特点和双方的过错程度,确定被告公司承担事故的70%,女孩承担30%。一审判决被告公司赔偿女孩各项费用共计20余万元。目前,该案判决已经生效,并已履行完毕。

王鹤庆告诉记者,法院认为,被告公司虽在门票和网站上注明12周岁以上方可参加,但在未核实年龄的情况下,允许11周岁的女童进入会场,且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已尽到安全告知和保障义务。

王鹤庆:被告公司未对消费者尽到从恐怖主题密室逃脱的恐怖程度以及里面的楼梯、墙角等设施的提示和告知义务。

原告11岁的女孩是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她虽然不能完全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应当参加与其年龄和身心状况相符的娱乐活动。

王鹤庆:在这种情况下,她知道自己逃出了恐怖主题的密室,但还是去参加了,她也有过错。但是经营者需要尽更多的注意义务或者安全提示义务来保护未成年人,所以本案中经营者承担主要责任。

运营商应完善相关提示。

充分告知游戏危险。

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在异地密室逃脱伤害引发的诉讼判决中,原告和被告的责任比例也有所不同。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认定经营者酌情承担40%的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共计7566.19元。

值得注意的是,原告在游戏开始前签署了被告(经营者)提供的书面免责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游戏中发生意外,任何非意外方不承担任何人身意外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法院认为这样的条款是无效的。姑苏法院负责审理的法官介绍,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排除对方主要权利、减轻其义务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官:协议内容说游戏产生的任何风险和损害都要由原告自己承担,排除了原告的权利,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条款无效。

苏州市姑苏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王峰认为,密室逃脱游戏的经营者应完善相关提示,明确、充分、具体地告知消费者游戏规则和游戏中的具体危险,使告知真正达到效果。

王峰:你不能随便扔一张纸给消费者,他们不看就签协议。一次看不完,就做个小视频让消费者完整看完,然后签协议。

出人意料的剧情设计也是密室逃脱游戏的特色之一。提前告知这些关卡也可能成为“剧透”,影响游戏效果。汪峰建议运营商可以根据主题和冒险程度进行分类分级,方便玩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选择。

记者白杰戈孙颖苏州台李德鹏范浩江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