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钢锯岭电影好看吗

2022-03-01 02:51 作者:南方周末 围观:

为什么口碑片《血战钢锯岭》令我失望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新华社/图)

16年过去了,从《珍珠港》到《血战钢锯岭》,两部美国电影对爱情的不同处理,似乎顺应了时代从“大气概”到“小确幸”的心理变化。

盼望多日的《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上映,第一天中午就去万达影城买票,晚场的余座很少,只好买了第二排,仰脸看了两个多小时,走出场还是有些失望。

叙事的麻烦用“神迹”解决

重视这部美国影片,首先来自影片背景冲绳岛战役。打了96天,美军45万人对日军19万人。美军登岛的第十集团军18万人中阵亡12500人,负伤39000人,精神崩溃22000人,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也死于日军炮火。日军守岛的32集团军阵亡66000人,负伤17000人,20000人被烧死或困死在山洞里,集团军司令牛岛满破腹自杀,另有岛上居民死亡14万人。战争之残酷,直接导致美国放弃进攻日本本岛的计划,断然决定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最终迫使日本投降。什么叫战争?冲绳岛战役是最残酷的诠释。

如何再现71年前的这场大战,是一个沉重的难题。这是一次从热血沸腾打到僵冷麻木的地狱之旅,没有任何喜剧因素。

从原始价值角度看,战场是男性价值的最高体现,和平时期,男性的力量都是打折的,斗士的气概难以释放,勇者湮没在霓虹灯下。所以战争片的传统,焦点都是男人的爆发,是男性军团之间的对决,如《巴顿将军》《兵临城下》。

《血战钢锯岭》反其道而行之,把一个因宗教信仰而不拿枪、不杀人的医务兵戴斯蒙德置于战场中心,讲述他如何以一己之力,从血肉横飞的杀戮中救出75名伤兵。

这样的反套路十分新鲜,但给叙事带来的麻烦相当多,最大的问题是:戴斯蒙德是如何形成自己“反体制”的信念,“体制”又是如何接纳他这种异类?

在这两个关键点上,《血战钢锯岭》其实很苍白,幼小时对《圣经》“第六戒”的痴迷、家暴留下的精神分析式的“童年创伤”、父亲在军事法庭上给他孤注一掷的援手、军队高官对他的网开一面……特别不可思议的是,他每逢最难的坎儿,总有绝处逢生的转机,这是不是在显示某种“神迹”?然而正是这些避难就轻的处理,使影片失去了阐释的力度,勉强在半磨半难中推进到了钢锯岭下。

十分理解导演梅尔·吉布森的这般处理,当代观众已经不再需求有精神深度的英雄。生存太焦虑,大家不能承受理想人物的巨大压力,都喜欢有点儿“无厘头”的角色,只有如此,观众才不累,才有世界在握、万事皆有可能的存在感。

手法更玲珑,但没了《勇敢的心》的锐度

影片主人公并非虚构人物,他的原型正是美军冲绳之战中的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他因为信仰基督复临安息日教而拒绝用枪杀人,这里面有深切的宗教背景和心理幽秘,若是沿着深度走,影片将是一部“良心反叛者”与战争逻辑之间的堂吉诃德式对抗,演绎为神似《现代启示录》的批判性反战大片。但这不是当下人的精神期待,大家不需要灵魂拷问,只盼望简单的奇迹,更不愿违逆“正义战争”的历史定义。

导演吉布森顺着大家的期望走,把戴斯蒙德拍成了半个阿甘,在简化中将他的“反叛”最大限度地和谐到“忠诚”的政治正确上。这种“双面光”的玲珑手法,固然可以迎合方方面面的愿望,但也失去了他21年前导演《勇敢的心》时的锐度。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观众更喜欢看到小人物创造惊天大逆转,这会给观众带来异样的自我肯定。于是后半段的钢锯岭上,戴斯蒙德变成超越所有人的拯救者,在死尸堆里不断拉出活人,徐徐送下山崖。这是影片的高潮,血腥场面的逼真性得到影评家和观众的如雷掌声。

但一部好电影一定要经得起两次观看:第一次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直接性感情投入,第二次是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性理智反思。

光靠场面的逼真性绝对不能成为经典,因为这经不起反复看,只要理性上意识到那不过是形式上与技术上的效果,魅力就失去一大半。成熟的观众最难忘的还是渗透内心的感动,而不是逼真性带来的视觉震动。所以,看到最后,恍然觉得,归根到底这是一部穿着战争片马甲的剧情片,在渲染上下的功夫远远大于内容。

爱情有意思,没波澜

片子里的爱情很有意思,没有大波澜,却别有天地。戴斯蒙德看上去不善言辞,撩妹方面却是个天才。他除了具有美国人的直截了当,把握时机的能力也相当强劲,该吻就吻,该抱就抱,知道女人就喜欢这种恰如其分的野劲。但是轻盈的调式还是摆脱不了娱乐片的路径,与严肃的战争片有明显的精神分野。

2001年的电影《珍珠港》中有这样一场戏:飞行员雷夫要上前线了,他与恋人伊芙琳夜色中道别。伊芙琳眼中是无限的爱,渴望两人离别前第一次温暖共眠。雷夫却硬下心来,挥手一步步走开,他担心自己战死疆场,给伊芙琳留下一生的痛苦。导演迈克尔·贝用这样的深情,表达对英雄的理解。而《血战钢锯岭》完全是反过来的,戴斯蒙德出战前,欣然与恋人多萝西结婚,色调融融,小幸福满满。16年过去了,两部美国电影的不同处理,似乎顺应了时代从“大气概”到“小确幸”的心理变化,然而从爱情的本质意义上看,《血战钢锯岭》的情感色彩不免有些表面化。

尽管有些失望,却还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因为它送给大家一个问题:在一个充满毁灭的世界上,人如何拥有一点儿自己的坚持?戴斯蒙德把恋人的照片放在《圣经》里,日夜相伴。这正是当代人很难做到的精神状态:像对待爱情一样坚守信仰,像坚守信仰一样对待爱情。扩大一点儿说,当我们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不改变自己?这个问题很古老,类似于“生存还是死亡”,远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回答。但一部电影能让人想起这些,也是不小的成就——尤其是当下。

(作者为复旦大学人文学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