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狩猎 电影 2013好看吗

2022-03-01 02:43 作者:小影吉 围观:

政治学和大众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该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你可曾见过一个好人的奔溃?

那种原本心怀良善的人,对于他受到诬陷后的辩解,众人却无动于衷,甚至群起攻之。这个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强大到不奔溃。

你是否曾无意间向他人加诸过莫须有的责难?

中学时那个因为家庭贫困又刚好穿了一件新衣服的同学,大家都说班长抽屉里的班费是他偷的,你看了看哭得撕心裂肺的班长,又看了看沉默倔强的他,信了吗?

其实我们都没有恶意,只是被大众意见裹挟着,不知不觉间就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惊涛骇浪的灾难。

丹麦电影《狩猎》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1998年《家宴》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十多年之后,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再次带来了一部优秀参展作品。

该片荣获2012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男演员奖,同时也获2012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剧本,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米克尔森)、最佳剪辑多项奖项提名。在2013年,还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男主演是被誉为“丹麦最性感的男人”的麦德斯·米科尔森,2013年4月4日,他主演的NBC电视台惊悚悬疑剧《汉尼拔》在美国播出,在剧中饰演男主角汉尼拔·莱科特(一个智商出众的危险犯罪人物),并凭借此角获得第40届土星奖-最佳男主角奖 。

在《狩猎》中,他也有着绝对不俗的表现。片子其实算是老了,但其中所展示的阴冷、绝望,以及人性的漠然让人至今不敢再看第二遍。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一个孩子的谎言引发的滔天巨浪

离婚独居的男子卢卡斯来到一座小镇上,在一个幼儿园里担任护工。

他有关系亲密的女朋友,也有贴心懂事的儿子,看起来他即将迎来新的生活了。

然而,意外出现了。

幼儿园里,小女孩卡拉因为父母的不够关心而郁郁寡欢,心地善良的他作为卡拉父亲的至交好友,自然而然地在平常对小女孩多了一些照顾。

比如说,送她去上学。比如说,听她说话。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幼小的卡拉非常喜欢卢卡斯,甚至偷偷亲了对方。

她这样的年纪也许根本不知道亲吻意味着什么,可是卢卡斯却懂得,他拒绝了卡拉并告诫她道说:“亲吻只限于跟爸爸和妈妈。”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被拒绝的卡拉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报复性地对校长撒了一个谎。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你相信孩子不会说谎吗?

大多人都会相信,毕竟孩子是童真的精灵。没有人想到,当一个精灵无意见包藏祸心的时候,会给一个成人的世界带来怎样的灾难。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卢卡斯在小镇上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人们不相信他的辩解,超市拒绝他入内购物,他的女朋友也心存怀疑,最好的朋友(卡拉的父亲)也不相信他。

幼儿园的家长们纷纷怀疑他是否也对自己的孩子实施了性侵,对他的敌意和偏见呈螺旋式上升,对他的审判实质化为杀掉他的小狗,从窗外丢石头砸伤他。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整部电影的基调冷静、克制、绝望又压抑,是导演一贯善用的手法,却也因此让我们的心,在这个故事清冷的冬季小镇变得更加寒冷。

人的悲凉与愤懑没有用音乐来渲染,所以卢卡斯的无力和奔溃几乎都是无声的。

故事的最后也没有直截了当地在小镇居民们面前还卢卡斯一个清白,所以故事的结局依然是压抑的。它没有迎来最终让人欢呼的正义的审判,只留下令人发省的疑问。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从传播学角度看谣言的传播机制

人类群居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传播无处不在。

传播概括地的说,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事实上,消息的传播也基本是遵循着这几个过程而广为人知的。当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传播由内而外的渠道之后,大概也就更能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做“三人成虎”,什么叫做“精心挑选的真相,比任何谣言都可怕”。

幼儿园的校长在听到卡拉含糊的描述后,当即基于自身的认知,断定卢卡斯猥亵了小姑娘。

毕竟,一个孩子怎么会知道本不该知道的事情呢?

她的这种人内传播,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修正、加深自己论断的过程,然后她将家长们召集起来,谣言由此进入人际传播阶段。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得知消息的家长们都震惊了。并纷纷在幼儿园园长下发的粗糙的指南书下,回家对自己的孩子的进行了询问。

当你心存疑惑的种子时,再多的证据摆在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

群体传播的强势,在此已经开始初显端倪。

家长们拙劣业余的询问,从孩子到周围人群都形成了一种莫须有的怀疑,卢卡斯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反驳,就已经被盖棺定论。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所有有孩子的家长都纷纷让孩子远离他,甚至还怀疑他是不是曾偷偷做过对自己孩子不好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当谣言流传到了一定范围,就会成为人们公认的“真相”。

渐渐的,小镇上的所有居民都在心底为他加上了一个猥亵儿童的帽子,这种认知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态度中,更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

在大众传播的不断回溯中,拉卡斯的社会性几乎被彻底抹杀,而对这种无所不在的网,他却永远无力挣脱。

毕竟,只是你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永远无法躲过流言和偏见的追踪。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世界上充满了恶意,但如果我们互相理解支持,恶意就会消散

你看,在谣言形成的每一环中,我们这些不知情的大众其实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相信小镇上的居民,有很多是并不知道事情的最初经过的,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知情和无辜,他们后续所采取的种种行为才格外让人齿冷。

我们都没有恶意,但却常常在舆论的裹挟下做了伤害他人的那一方。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德国批判学派大师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基于理性的批评已经让位于大众传媒所鼓吹的消费主义的欢呼和喝彩。而在对公共领域的定义中,他将其叫做公共性,指的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

然而问题是,并非所有的公共意见都是正确的。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政治学和大众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该理论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这个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于是在终于相信自己的好朋友是无辜的时候,卡拉的父亲为了不被小镇上的人孤立,选择了沉默。

连最亲近要好的朋友都是如此,其他人又怎么会坚定地相信呢?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影片的最后,拉卡斯的儿子在成人礼上获得了牧师赠与的一把猎枪。这是小镇的传统。其中牧师说的一番话格外引人深思:

明天太阳一升起,这把枪就属于你了。你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是你要谨慎使用它。

我们的言论既可以温柔如风,也可以成为致人死地的利器。所以我们学会正确地使用言论,不做占据舆论制高点的评判者,也不做被群体意见裹挟着盲目前行的服从者,在各类言论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将坚守内心,坚决不做恶人。

参考素材:

哈贝马斯(德):《公共领域》,汪晖译。载《天涯》1999年第3期,第139页;

郭庆光(中):《传播学教程》等

本文已开通原创,转载请私信联系。小影吉,带你看有深度的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