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樱桃园电影剧情「介绍」

2022-03-28 12:39 作者:戚十四 围观:

安东·巴普洛维奇·契诃夫,不仅是短篇小说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戏剧作家,他的戏剧有《万尼亚舅舅》、《海鸥》、《三姐妹》,或许很难说清那一部最优秀,但很容易就知道那一部最广为流传,它就是契诃夫的绝笔之作——《樱桃园》。

《樱桃园》是一部四幕剧,内容简短。

旧贵族柳鲍芙一家从巴黎回来处置家族庄园——樱桃园。柳鲍芙一家因资不抵债,樱桃园被扣押、拍卖,曾经是农奴,现在是富裕商人的罗巴辛的建议柳鲍芙一家,把樱桃园和沿着河边的地皮,划分成若干建筑地段,分租给人家去盖别墅,每年就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柳鲍芙一家不愿将樱桃树砍掉建别墅,樱桃园如期被拍卖,罗巴辛买下了这座樱桃园。柳鲍芙处置了樱桃园,坐上回巴黎的车,而园子的远处,传来斧子阵阵砍伐树木的声音,这座美丽的樱桃园,最终还是建成别墅了。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樱桃园》完成时,契诃夫把剧本寄给朋友,也是当时俄国最富盛名的戏剧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读完剧本,立即给他拍电报:“激动不已,我以为这是您写的最好的一个戏。”

斯坦尼爱这个剧本爱的发疯,剧院所有人都情绪高涨,首演非常成功,从那以后,《樱桃园》就成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固定剧目,几乎每年都会演出。

通过斯坦尼的诠释,也大大拓宽了《樱桃园》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作品。

千人千感,下面,我将从时代变迁、价值冲突与感伤主义出发,谈谈《樱桃园》带给我们的伤感与喜悦。

一、反映时代变化的《樱桃园》

《樱桃园》诞生于1903年,世纪之交的年代。

契诃夫生于1860年,一年后,俄国沙皇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尽管社会解放了,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悲惨,贵族日薄西山,农业部门运行艰难,一八八一年谋杀案之后,革命变得无所不能,八十到九十年代,愚昧的审查,残暴的风气,革命者和政府的残酷战争。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契诃夫在乡下长大,十九岁去了莫斯科。为了赚取微薄的稿费,契诃夫开始写作,在他的勤奋下,钢笔、稿纸和书桌为他带来比较可观的收入,让家人勉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契诃夫一家经常会在夏天离开莫斯科,到城郊寻找经济划算的落脚点,二十六岁第一次咳血之后,加上过度劳累,健康越来越差,到了不得不旅行疗养的地步,此后契诃夫常常旅行,再后来他在照顾病人时患上肺结核,更需要住在乡下疗养。

奔波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而且多数住在乡村,因此,他能清楚描绘出乡村的旧颜新貌,而在这新旧之间,存在着时代的交替。《樱桃园》就是这样一部摘自记忆,又反应了时代变化的作品。

《樱桃园》里大部分来自契诃夫的青年时代。他说,他所能描写的,惟有过去:“主题必须从我的记忆中过滤而来,其中留下来的,都是重要或典型的东西。”

十九岁之前,契诃夫生活在一个建在亚速海滨名叫塔甘罗的城市,这个城市的核心在于港口,最繁华时,连顿河畔的罗斯托夫和敖德萨都莫敢与之称雄,但由于泥沙淤积,使塔甘罗的经济地位迅速下降,1875年,一条铁路从罗斯托夫连接至弗拉季高加索,塔甘罗彻底被废弃,罗斯托夫和弗拉季高加索迅速发展起来。

《樱桃园》里那些没落的、哀怨的没落贵族,乡下满是记忆的老房子,正在老去和已经消失的面容,流逝的年华,就是被抛弃的塔甘罗,那条新修的铁路,就是“罗斯托夫—弗拉季高加索”铁路,也是一条如同时间的,带来变革的铁路。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除了用意象来指代这种新旧变革,契诃夫还用商人罗巴辛的话,直接写出了这种变化:

“从前,乡村里只有地主和农民,可是如今呢,一转眼工夫,又出现了一种到乡下来消夏的市民了。现在无论什么镇子,就连最小的、最偏僻的地方,也都叫别墅给围起来了。我们可以推测得出来,再过二十年,跑到乡村来住的市民,一定会多到多少倍。目前这种人,不过坐在凉台上喝喝茶罢了,可是,很可能有一天,他们就每个人都得自己耕种他自己仅有的二亩地啦,到了那个时候,不就等于你这座老樱桃园又繁荣、丰收、茂盛起来了吗?……”

乡村从只有地主和农民,耕种的土地和小房子,到豪华的别墅,来消夏市民土,这就是时代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

二、时代冲击下的两组矛盾

时代在急剧变化,而人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有些人跟得上,有些人跟不上,那些跟不上的人,面对时代的冲击,便会产生许多矛盾。

《樱桃园》里,便有这样的两组矛盾。

1、艺术与实用之间的矛盾

朱光潜《谈美》的第一篇,名为“我们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这里主要涉及到“实用和美感”

实用的态度,注意力放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对生活的益处,美感的态度,看重事物本身呈现出来的形相,带给人们的美的情绪。

柳鲍芙代表的旧贵族,看到的是樱桃园的美,樱桃园是全省唯一出色的事物,上过百科全书的荣誉,承载的过去美好的生活记忆。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罗巴辛代表的商人,看到的是樱桃园带来的利益。在他看来,樱桃园实在没什么好,隔两年才结一回樱桃,结了樱桃也没办法卖,也没人买,非常不好打理,对人没有什么益处。最大的优点,就是地势宽大,离城里很近,把樱桃树砍了,建设别墅,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

柳鲍芙和罗巴辛,分别是从美感和实用的角度出发,看待樱桃园的。

为何会产生这样大的差别,就涉及到另一组矛盾。

2、不合时宜的旧传统与新纪元之间的矛盾

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变成自由民,以剥削农奴而保持贵族地位的大地主、大贵族们的庄园里丧失了劳动力,如果再缺乏庄园管理能力,庄园会逐渐衰落。改制后的第一代贵族,依靠原始积累,并走出家门寻找一份工作,还能维持体面,如果不工作,不寻找开源节流之法,坐吃山空,衰落的更快。

柳鲍芙,兄弟加耶夫,他们的婶母,他们都是改制后的第一代贵族,那时候家族还没有完全没落,他们被按照往日习俗教养长大,过着奢侈、精致、诗意的生活。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电影《樱桃园》

但这种生活方式,旧的传统理念,很显然与日新月异的时代不相适宜,罗巴辛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他们的问题:

“请原谅我说一句老实话吧,亲爱的朋友们,我一辈子可还没有遇见过像你们两位这么琐碎、这么古里古怪、这么不务实际的人呢。我告诉过你们,说你们的地产不久可就要扣押拍卖了,我说的全是清清楚楚的俄国话呀,可是你们仿佛一句也不懂。”

柳鲍芙一家债务过多,已经无力偿还,柳鲍芙花钱仍大手大脚,加耶夫说他托朋友在银行找了一份工作,柳鲍芙马上打消了他的念头。

樱桃园要被抵押拍卖,罗巴辛建议他们把樱桃园分租出去建设别墅,他们嫌弃这样做太俗气,樱桃园即将被抵押拍卖了,他们却不想办法,寄托于婶母的一万五千卢布,而这点钱用来还利息都不够。

时代已经变了,墨守成规的人注定要被抛弃。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三、斯坦尼的感伤主义与契诃夫的喜剧坚持

美丽的庄园和不合时宜的传统,被讲求实际的新时代抛弃,这不仅是《樱桃园》面临的矛盾,也是整个俄罗斯面临的矛盾,尽管契诃夫将其定义为喜剧,人们却从着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樱桃园》是写给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该剧的第一位舞台诠释者。斯坦尼在《我的艺术生活》里写他对剧本的理解:

“契诃夫坚持把《樱桃园》的重音放在‘ё’上,仿佛以此来抚慰那逝去的、美丽的、而今已无用的生活,这种生活,他在剧本里含泪摧毁了。”

“人在永恒变化面前的无奈与困境”,斯坦尼的这种感伤主义诠释,收获了观众的热泪,也激起了契诃夫的怒火。

契诃夫将《樱桃园》定义为喜剧,而演出海报却将其定义为“正剧”,观众观看演出时,又将其理解成了悲剧,正是这点惹怒了他。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最初,契诃夫是想创作一处轻松欢快、通俗滑稽的戏,而读者与观众的理解,与作者的本意竟有如此巨大的差别,令契诃夫不解。

在我看来,契诃夫坚持这是一部喜剧,也是可以理解的。剧本虽然讲述了一个美丽事物的毁灭,但在这毁灭里,也有一种“不破不立”的意味。

大学生特罗费莫夫有一段精彩的议论:“人类是在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自己的力量的。我们目前所达不到的一切,总有一天会临近,会成为可以理解的。”

《樱桃园》里有一种宿命感,再美的生活,无论怎样挽留,终将远去,人类要前进,也不可避免的要抛弃一些不合时宜的事物。

即使那些不合时宜的事物不是坏的,而那些合时宜的事物令人恐惧。

柳鲍芙这群固守着旧日传统的不设防的灵魂,温顺、善良、高雅、热爱艺术,虽然没钱,生活也过的有滋有味。

商人罗巴辛固然是符合新纪元的生活潮流的人,但也是个可怕的人。大学生特罗费莫夫的评价非常到位:“你是一个阔人,不久还会变成百万富翁。一个遇见什么就吞什么的、吃肉的猛兽,在生存的剧烈斗争里,是不可少的东西;所以你这个角色,在社会里也是不可少的。”

豆瓣9.1《樱桃园》:时代变换中的矛盾与感伤

但作者并不担心这一点,契诃夫的坚持,也能在日本作家坂口安吾的《文化堕落论》里找到支撑:

“我们最重要的只是‘生活的必需’,古代文化即使全部毁灭,只要生活还在进行,生活自身没有毁灭,我们的个性就是健康的——因为我们没有丧失自身的需要和与之相应的欲求。”

坂口的观点是就算文化毁灭了,诗意的传统毁灭了,只要生活还在进行,一切都可以再创造。

生活总是还有希望,樱桃园毁灭了,老房子里的生活结束了,新的生活开始了,加耶夫开始工作了,毕不了业的大学生特罗费莫夫也开始实习了,柳鲍芙气色很好,仿佛摆脱了儿子夭折的痛苦。

罗巴辛这样的起点是农奴的商人,是个暴发户,柳鲍芙说他们这般的人不该去看戏,罗巴辛自嘲说自己什么书也没读过,字写的像虫子爬,自己都觉得丢脸。

但契诃夫敬重罗巴辛这样的人,即使他毁灭了樱桃园,他不懂艺术,他脾气暴躁,他依然敬重他,就像敬重自己的爸爸巴维尔·叶果洛维奇,那个长着茂密的大胡子,有一双粗糙的手,从早干到晚的人,他凭借微薄的力量,供养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把他们养育优秀的人才。

契诃夫创作《樱桃园》,也许是为了将自己从生活的悲哀中挣脱出来。契诃夫用喜剧的心情,触摸到时代变化带来的阵痛,使得这部剧完成后,既是悲剧,也是喜剧,也是正剧。

解读的多样性,也拓宽了该剧的艺术内涵,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感受到不同的情绪震动,正是这部剧作有意思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