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霞飞路电影剧情「简介」

2022-03-28 12:24 作者:风华绝代憨小二 围观:

他们隐蔽在风云变幻的上海滩

面对接二连三关乎家国命运的大变局

他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地带

或孤胆或喋血或无名

他们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一段鲜为人知的暗战传奇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影视剧

一身黑西装,一把手枪指向角落里的叛徒,眼神里跳动着愤怒的火焰,这是电视剧《陈赓大将》里的一幕,然而这一幕并非完全虚构。

1929年11月11日晚上23点,陈赓亲自指挥特科红队击毙出卖彭湃的叛徒白鑫,枪伤“由前额洞穿后脑,脑浆迸裂而亡”。

尽管没有资料显示是否陈赓亲手惩毙了白鑫,但这场被上海各大报纸写成“霞飞路刺杀案”的行动,显然是他军事生涯中最震动人心的一幕。

1928年到1931年,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各租界巡捕房甚至青帮小头目,都熟悉一个名字,“王庸”。

这个名字从来没有出现在陈赓自己讲述的文字中,也没有留下任何照片。

作为隐蔽战线科长,陈赓和他的同志们保守了秘密。

霞飞路的枪声,到底与这位新中国大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大将陈赓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

陈知非,陈赓将军的大儿子,已于2020年9月13日逝世,享年92岁。

生前,陈知非从工程师的职位退下后,一直赋闲在北京四环的一个小区的家里。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战将陈赓》

2009年,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刚刚出版的书,《战将陈赓》。这本书,详细记述了陈赓参与的战斗经历。虽然之前听父母亲讲过许多往事,但这一次,陈知非利用他人生的最后时光,重新阅读自己的父亲,那位共和国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

随着阅读的更加深入,陈知非决定做一件事情,他慎重其事地买来几支画笔和一盒颜料,试图通过自己的一笔一划,将父亲的所有战役画成漫画。

陈赓和王根英之子陈知非:“我这个画是彩色的,为什么?我父亲是个红脸!他脸上永远都是红色的,很有精神。别人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父亲是红脸,所以我这个画是彩色的……”

一年下来,画稿已有厚厚一叠,虽显稚嫩,但陈知非却十分用心,也十分固执,他坚持一定要在漫画上,给父亲脸颊添上两团红晕。

和三个弟弟不一样,陈知非没有在部队任职,也没有父亲身上的非凡军人气概,但他那上海人一般的细腻,却分明刻画着父母当年那段难忘的革命岁月。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陈赓大将图传》

1927年,为保卫组织的安全,周恩来提议设立一个安全保卫机构,很快我隐蔽战线应运而生,下面设有部门。

1928年4月,正在上海养伤,曾经在苏联专门学习过相关专业的陈赓,被任命为科长。

领受任命的陈赓,有着一个特别的便利条件,他的爱人王根英就是上海人,并且是上海工人运动的核心组织者。在妻子的帮助下,陈赓在环龙路(今南昌路)租了一间房子。

为了掩护丈夫的工作,让这个据点更像个普通的上海家庭,王根英不仅自己和陈赓住在一起,还把自己的妹妹王旋梅和弟弟王心昌带来,组织了一个大家庭。

第二年,王根英生了一个男孩,取名知非。为了避开特务的追踪,一家人经常搬家,并且时常更名换姓。按照秘密工作的要求,陈赓每次都须选择出路多、遇事便于躲避的住房。从1929年至1931年的两年当中,这家人先后挪过五次地方。

因为住所更换频繁,年纪幼小的陈知非很少能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码。尽管很小心,但有一次,陈知非却险些惹下大祸。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王根英与儿子陈知非

那是陈知非三岁的时候,一天趁大人不注意,他独自跑到街上去玩。充满好奇的他看到英租界的印度巡捕身上挎的枪,忽然想起前几天他爸爸藏在枕头下的枪,便天真地说:“你的枪,没有阿爸的枪好。”

陈知非并不知道,就是这一句无忌童语,却引起了巡捕的注意,他们盯上了陈知非,紧跟着他到了陈家门口。这时,母亲王根英正好出来寻找孩子。

巡捕问她:“你家有枪吗?”

王根英立即反应过来,想到可能是儿子童言无忌,泄露了机密,便马上机警地回答:“有,有支枪,是他阿爸在永安公司给他买的玩具枪。”

因为王根英讲话的神情从容自然,巡捕信以为真,转身离去。

危险,最终从这个隐蔽的家庭身边擦身而过。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年轻时候的陈赓

从1927年到1931年,这段上海的生活,是这个家庭的一段奇特经历。这段经历虽然陈赓一直密不外传,但多年后陈赓还记忆深刻。

1961年,58岁的陈赓来到上海,骑车游历和重温了他曾经战斗过的每个地方。老人兴高采烈,甚至还饶有兴趣地与秘书玩起了突然消失的拿手好戏。

陈赓之子陈知建:“那个秘书急得满头大汗,后来就说,首长你到哪儿去了,我们全都在找你啊,怕你出问题啊,医生在那儿发牢骚。他(陈赓)就逗他们,上海我是最熟悉的,我要走,你们哪跟得上,这个反盯梢是我的老本行啊。”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街景

1928年春,陈赓进入部门后,立即对部门进行了重整。

陈赓之子陈知建:“成立了四个科,一科是总务科,二科是情报科,我父亲当科长,三科又叫红队,也叫打狗队,专门营救被捕同志和处决叛徒,还有一个四科,就是通信科。”

为了训练部门战士的敌后作战能力,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陈赓,开办了为期29天的训练班,隔年又为部门的除奸队伍---红队,专开训练班。

训练项目是:熟悉上海各街道里弄的名称、路线和居民住宅情况,熟悉警察、宪兵、隐蔽机关和流氓帮会的情况,学习化装术、监视技巧,学习破译敌人密码,用隐显墨水写密函,被捕后打开自己的镣铐等等。

除了这些,还有枪法训练。心思缜密的陈赓安排租船,到长江口入海学习枪法。

与许多一口乡音难改的湖南老乡不一样,陈赓会说几种方言,能根据身份变换形象,有时西装革履,像租界的洋行买办,有时长袍马褂,礼帽缎鞋,扮作巨商。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我隐蔽机关旧址

化名“王庸先生”的陈赓,个性风趣亲和,交游广阔,与国民党特务机关、警察局、党部,巡捕房的探目、包打听,乃至上海各帮会地痞均有往来。

在陈赓的努力下,我机关的隐蔽战线究竟发展到什么规模?这是一个很多年后都难以弄清的机密,只是在一些资料上零散地有着如 “某通讯社记者”、“上海警备部某女侦探”、“青帮流氓杨安清”、“日本翻译”、“高丽人”等当年隐蔽战线联络人的回忆。

少有人知的是,就是这些看起来五花八门的职业,他们却深深打入了敌对势力在上海、南京的权力核心,当时甚至在香港、满洲都有我隐蔽的战线人员。

这些隐秘的战线人员不但积极搜集敌人信息,同时又设法破坏敌方,有时制造种种相反的消息,以挑拨对方内部,使其互相猜忌,力量分散。”

这是组织初期一支非常珍贵的隐蔽队伍,这些战线人员都是单线联系,只认识自己的直接领导者。

每天,他们会汇总一份名叫《敏捷飞》的综述报告,这份报告中,会出奇神速地反应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等非常敏感的活动。

除了建立严密的内部制度和战线网,陈赓手里还有一张神秘的王牌,杨登瀛。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我特工杨登瀛(鲍君甫)

1928年1月,国民党成立调查科(“中统”前身),要在上海筹建调查机构,以清剿为首要目的。杨登瀛得到蒋介石手谕,成为“驻沪特派员”,独立于军警和侦察机关,直属于陈立夫。

不过蒋介石并不知道,杨登瀛这个人是我隐蔽战线人员陈养山的旧相识。

陈养山发现,杨登瀛对组织很有好感,但他不愿意放弃做官的机会,于是陈养山将情况迅速报告给了陈赓。

最终,陈赓通过各种渠道拉拢了杨登瀛,使得他后来成为我隐蔽战线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就在陈赓在风云变幻的上海滩积极开展工作时,敌人并没有闲着。1929年8月,一次针对我机关的秘密行动居然跳过我隐蔽战线的侦查,目标直指我组织机构。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我隐蔽战线精英陈养山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年轻时候的周恩来

陈赓接任之后不久,1929年8月24日下午四时,这一天,组织在租界经远里的12号开会。与会的人有彭湃、杨殷等四人,另外周恩来也原本计划出席此次会议,但因有其他要务,没有按时到达会议现场。

就在会议刚刚开始不久,弄堂外突然传来刺耳的警笛声,短时间内,经远里12号的整栋楼,被军警以及租界的巡捕包围起来,带头搜捕的是上海市负责人范争波。

那一天,冲进会场的军警密探手里,拿着一件至关重要的物件,周恩来和彭湃的照片,彭湃等四个重要负责人当场被捕。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彭湃烈士

事发之后,心急如焚的周恩来紧急部署人员住在敌侦缉队附近,以图全力营救。

陈赓之子陈知建:“根据内线报告,只有一个机会,就是押赴刑场的机会能营救。当时他们都做了佯动,就是到处走。这走一路,那走一路。但是还是找到了他们的真正的路线,准备在半路伏击。”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陈赓之子陈知建

8月28日凌晨,陈赓再次得到消息,彭湃等将被押往龙华警备司令部,我隐蔽战线人员迅速买来各种器具,准备半路伏击营救。

然而,当装有驳壳枪的小皮箱运到同孚路集合处时,却出现了一件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

陈赓之子陈知建:“时间极为仓促,把武器运到的时候,那武器都涂着黄油呢。就临时擦枪,擦完了以后,还要潜伏在路边,这个时间就来不及了。来不及以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被押走。那枪都打不响,都是很厚的黄油,又用油纸包着的,这个一下子就错过了机会。这件事儿是我父亲后来悔恨终身的一件憾事啊!”

当时,相关人员用了一小时时间才将黄油清洗干净,等到20人的救援小队来到囚车必经之路的枫林桥时,押送彭湃等人的囚车却早已过去。

8月30日,彭湃等4位同志英勇就义。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彭湃烈士(右一)

究竟是谁出卖了组织,敌人的手里怎么会有我组织重要领导人的照片?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白鑫

就在事发当天,陈赓立刻联络内线杨登瀛,杨登瀛很快就查明,原来是彭湃的秘书白鑫叛敌告密所致。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年轻时期的周恩来

9月4日,上海各报刊上都刊载了消息,周恩来含泪写下《反对屠杀工农领袖宣言》,并对陈赓下令,要找到并严惩出卖同志的叛徒。

当时发行的《民国日报》中,发布了彭湃、杨殷等人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消息,同时也刊登了有关白鑫的报道。报道中说:白鑫已由蒋介石负责保出,也于前日带往南京,听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这事儿可就蹊跷了。难道叛徒白鑫真的是被带往南京,闭门思过去了吗?是空穴来风,还是掩人耳目的烟雾呢?

就在此时,有秘密情报人员送来消息,白鑫并没有离开上海,他最近患上了疟疾,正急着找医生看病。

得知情报后,陈赓立即联络了叛徒白鑫平日看病的医生柯达文,叮嘱他注意叛徒白鑫的行踪。

这位柯达文其实名叫柯麟,早年加入我党,是陈赓安排在此的隐蔽战线人员。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柯麟

这一点,白鑫从来都不知晓。他更不知道,此地三处诊所,其实都是我组织的会议场所。

不久,叛徒白鑫果然找到柯麟看病。

见到白鑫前来,柯麟刚准备给组织送信,没想到惶恐的白鑫有所察觉,慌忙逃走。

陈养三之子陈建宇:“这个家伙很狡猾,从此以后他不去柯麟家看病,他让柯麟到他家去看病。”

组织随后根据内线提供的情报,确认叛徒白鑫躲在霞飞路和合坊4号,这里是特务头子范争波的公馆。

由于此处防范严密,动手除奸并不容易,此时的陈赓想到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董建吾。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我特工董健吾

董建吾对外的身份是上海圣彼得大教堂的主持牧师,其真实身份则是一名隐蔽战线人员。

陈赓找到董健吾后,交给董建吾一个重要任务,让他想办法弄清楚霞飞路和合坊的地形,以及敌人的火力布置。

董健吾之子董云飞:“他(父亲)本身就是一个牧师嘛,所以他可以大大方方地以牧师的身份在那里进进出出,人家都不大注意的,他画图呢对他来说也不陌生,他画画各方面都是很行的。”

多年后,董建吾回忆,当时在距离和合坊不远的松山路口,有一个法国巡捕房。陈赓料到事发之后必然引来一帮巡捕,于是安排他详细测量了巡捕房与霞飞路和合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实施突袭准备最细节的情报。

董健吾之子董云飞:“霞飞路古董店边上有个云飞汽车出租公司,后来我父亲就是坐了这个公司的出租车,因为测下来是没有七八分钟或六七分钟的,他还计算这个地方得到报告准备车子集合等等,这样子加起来应该大概是十五钟。

为了监视叛徒行踪,寻找打击时机,陈赓将紧靠范公馆后面的房屋租下,派监视哨居高临下俯瞰。

大约一个月时间,霞飞路弄堂口的小贩,在暗中全部被换成了我隐蔽战线的行动人员。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霞飞路

11月11日,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叛徒白鑫晚上11点可能秘密乘船离开上海。

得知消息后,陈赓意识到,惩戒叛徒,事不宜迟,随即他亲自带领一批红队队员埋伏于霞飞路上。

董健吾之子董云飞:“当时,执行任务的有五六个人,加上我父亲大概是有九个人,执行的时候他们乘了一部车子一道去的,到和合坊,是在那天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

1929年11月11日,淮中南路526弄,原霞飞路和合坊,处决叛徒白鑫的行动开始。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和合坊的前弄为霞飞路

晚上10点多,范争波开着车,停在霞飞路弄堂口,不久有佣人开始往车上搬行李。

晚上11点左右,叛徒白鑫走出范公馆,旁边还有范争波的兄弟和保镖共7人。

当这一行人离汽车还有几米远时,一批人员突然从黑暗中冲出来。

董健吾之子董云飞:“主要(的目标)是这两个人(白鑫和范争波),但是后来也搞不清楚,出了好几个人么,就一起打了。主要是打白鑫和范争波。首先还是白鑫,所以一枪就命中把白鑫打倒了。范争波打了以后倒下来,也认为他是死了。事实上,他是装死。”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影视剧

第二天,首先报道这次霞飞路枪战的,是英文报纸《字林西报》, 随后各种华文报纸开始陆续刊登相关报道,霞飞路的枪声,成了当时上海滩最为抢手的市井新闻。

董健吾之子董云飞:“他(父亲)是拿了一个拐杖,装了一个年纪大的人,当时实际上他只有40多岁。当时他就拿了一个拐杖,装的像个老人一样,他就到现场去看,也要向陈赓去汇报的,到底死了几个人。”

叛徒白鑫被处决的消息,随后震动了整个上海滩,也使那些侥幸逃过惩罚的叛徒们惶惶不可终日。当局为此很是紧张,禁止刊登有关此事的一切报道。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霞飞路枪击案有关报道

于是,在随后几天的报纸上,常见的只有标题和版面,但没有具体内容,这种开天窗的报道现象在当年极为罕见。不难想见,叛徒白鑫的自取灭亡曾是一条何等惊人的特大新闻。

经此一战,陈赓和他领导的我隐蔽战线威名远扬,在上海滩留下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上海滩风云1929:霞飞路的枪声!叛徒,就得血债血偿

图|澎湃烈士千古

感谢关注,精彩故事继续,下次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