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觉醒日本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19 11:25 作者:冷月照莲蓬 围观:

十、李大钊: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是位真正知行合一的爱国者。

解析《觉醒年代》经典镜头(三)李大钊与顾维钧:虽千万人吾往矣

《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性格朴实为人真挚用情专一。民国初期的文人墨客大多会有一段或者N段风流情史,而李大钊身为北大教授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情,他的妻子赵纫兰应该算是他的童养媳,比他大六岁而且不识字,换成徐志摩这种品性的所谓浪漫文人,这样的妻子早就被休了,但李大钊一直对妻子敬爱有加,他称她为姐,她叫他做憨坨,两人伉俪情深感情甚笃。

解析《觉醒年代》经典镜头(三)李大钊与顾维钧: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

李大钊很爱他的家,他刚回国时看到妻儿在院中捉鸡时纵声大笑,他因时常资助贫苦学生而生活窘迫为此他跟女儿撒了“吃羊肉塞牙”的善意谎言,而蔡元培也因此将他的部分薪水作为生活费转交给其妻,种种细节都可以显示李大钊是位非常有家庭观念的负责任的男人。

但这位现实生活中看上去温和敦厚的好男人,其性格之刚烈为人之勇敢见识之宽广,即使在伟人、国士、英雄与烈士比比皆是的《觉醒年代》,他的品行操守也是数一数二的。

北大教授擅长演讲,李大钊在《觉醒年代》中也有很多演讲,与陈独秀、蔡元培等人的精英路线不同,他走的是平民路线,他会深入民间给普通百姓演讲,演讲时锋芒毕露激情扬溢,显示出对国家与人民的赤诚热爱。

《觉醒年代》的第一集他的出场即为演讲:袁世凯窃国后,在日本读书的李大钊进行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的爱国演讲,陈独秀便在那场演讲中认识了他。

解析《觉醒年代》经典镜头(三)李大钊与顾维钧: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大钊在向工人演讲

他深入民间,深入工人,给长辛店的工人进行了关于“劳工万岁”的演讲。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他是第一个走上街头进行爱国演讲的北大教授。

关于李大钊,《觉醒年代》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是:五四运动期间,他和胡适到红楼找陈独秀,两人在走廊里再次展开争论,其话题还是要不要斗争,要不要展开激烈的斗争?胡适希望他与陈独秀能劝说学生取消罢课,给政府台阶下。还说他们再这样下去,将会毁自己的美好前程与家庭幸福。

解析《觉醒年代》经典镜头(三)李大钊与顾维钧: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大钊: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大钊回答掷地有声:“光有思想,没有行动,是救不了国家的。我李大钊愿意当这个急先锋,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段话很硬核很高燃,让人听后热泪盈眶。

口号不是用来喊的,而是用来实施的,李大钊便是这么做的,他是位知行合一的爱国者,真正的勇士与斗士,他从一开始便坚定无畏,在陈独秀“二十年不谈政治”的时候他就行动了,认为空谈误国的他长期深入民间深入工人,考察普通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想要从中找出一条救国之路,为此而百折不回,九死无悔,最终他为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十一、巴黎和会期间顾维钧的无声痛哭

五四运动是《觉醒年代》的重要剧情,故而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巴黎和会时中国外交的失败)的拍摄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对于中国而言,巴黎和会是个极其屈辱的会议:

作为泱泱大国,中国被排到第三类型国家,仅有两个席位;

作为战胜国,中国不仅不能从战败国德国手里收回山东,甚至不能妥协地将山东变为战胜国五国联合管理,反而要面临日本全面接手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的巨大屈辱。

中方抗议,无人理会;中方“求”美英法三巨头,无人去管,就连代表们去见某国首领,都要看门卫的脸色。

解析《觉醒年代》经典镜头(三)李大钊与顾维钧:虽千万人吾往矣

巴黎和会中方代表团:王正廷、陆征祥、顾维钧(由左至右)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代表团重要人物有: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他们原本满怀希望意气风发而来,因前路无比艰难黯淡无光,代表人员病得病、躲得躲,只有顾维钧在做最后的努力,他反复交涉,所得的回复均是“拒绝”。

因国家贫弱,北洋政府非但没有成为中方代表团的坚实后盾,反而只会推诿责任、敷衍大众,外交决策亦是变化多端,甚至曾在日本的施压下要中方代表团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北洋政府想要卖国,中国人民可不答应,陈独秀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唤醒无数的国民,而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已然激起国人强烈的爱国心,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留法爱国学生也围在中方代表团住所外面,拒绝他们签下和约。

中国外交代表团那时压力山大。

1919年,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整夜守在电话面前,他们在等待着美英法最后一刻的施舍,同时他们又明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于是他们强打着精神含泪笑谈:

“咱仨如何死好呢?”

“是土葬呢?还是水葬?要不然火葬得了?”

顾维钧说自己梦到巴黎和会后凯旋归国,穿过北京的前门,万民欢呼。

陆征祥与王正廷含泪倾听。

解析《觉醒年代》经典镜头(三)李大钊与顾维钧:虽千万人吾往矣

说完梦境,顾维钧缓缓起身,一步步地走出房间,镜头下,他的步伐是如此的沉重,背影是如此的孤独。

解析《觉醒年代》经典镜头(三)李大钊与顾维钧:虽千万人吾往矣

悲伤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镜头一转,绕过顾维钧高大而沉默的背影,镜头又一转,顾维钧正在掩面哭泣,他哭得很压抑,没有发出声音,我的心头瞬时好像压了块大石头,那一刻我能强烈感受到了一百年前国人的痛与无奈。

打开弹幕,满屏都是“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我的眼泪不由落下。

最终中方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顾维钧三人在国际默认“弱国无外交”的潜规则下,在外交局势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仍能为了国家的尊严而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压强硬地说个“不”字,其胆魄其精神与李大钊的思想何其相似:虽千万人吾往矣!

【本文的图片全都出自网络,若是侵权,请提前通知我,我会马上删掉图片,谢谢!】

【关于《觉醒年代》经典镜头解析,我一共写了四篇文章,这是第三篇,如果头条网友感兴趣,请点击:了解更多,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