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八伯这部电影好看吗

2022-03-06 02:47 作者:影视口碑榜 围观:

几经波折,《八佰》终于上映了,猫眼评分9.2,在疫情期间影院复工的现状下,夺得一片好彩头。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但打开评论区,好评差评变成了极端的两极分化。

好评说,这是国家栋梁,民族精神,值得传承纪念。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差评说,这是歪曲历史,洗白逃兵,戏说不是胡说。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吵得点,大概就在这个真实故事改编上。

《八佰》其实是教科书上简单带过的一件事。

1937年,淞沪会战,日军攻打上海,国军撤退,独留第88师262旅524团四百士兵于四行仓库奋战,其团团副谢晋元,为稳住人心,一直对外称有八百人,这是“八百壮士”的由来,也是电影《八佰》名字的来源。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日军死伤约4万余人,中国军队死伤约30万人。结果是日本获胜,上海沦陷。

这是一场败仗。

或许就因为这是一场输的惨烈,输的难看的败仗,有些军人被贴上逃兵的标签,让他看起来好像不配被搬上大荧幕,做一场值得歌颂的战役。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但这场损失惨重的战役,自卢沟桥事变后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三十万军人的生命并没有换回胜利,却打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是否想起了电影里,日军说要三小时拿下四行仓库的场景?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这是当时全面历史背景的一个缩影,日军没有三小时拿下仓库,日本没能三月灭亡中国。

而电影里一个个人跳下去做炸弹的场景,单说四行仓库这段历史中并不存在这段,但这不应该成为它被差评diss的点。

因为通过这个小场景,它表现的淞沪会战中,就是靠着军人们以身体为墙为矛,破了日军的三月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唤醒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骨血,此战后全国倾力出兵,凝聚全中国工农兵各个阶层的抗日热血,最后将犯我中华的倭寇赶出中国。

八佰壮士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他是一个缩影。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当今,我们知道这只是一场“政治秀”,是蒋介石下令死守四行仓库,其目的就是为了在西方列强面前夺得支持,顺便能更好的让主力军撤退。

但在那个年代,这死守仓库四百名军兵,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夹缝里求生。他们不知何为作秀,他们想的,是保家卫国。

“八百壮士”在淞沪会战的最后振奋了人心。

如果当今用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思去揣测当年的军人们是否“贪生怕死”,简直可恨可笑。

电影仅仅是用此作为“载体”以更煽情,更容易让人动容的方式来展现这种精神。电影确实会有夸大其词的地方,这不失为一种艺术手段,残酷的对比更使人动容。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四行仓库的遗址如今仍在上海,也是电影中那最后一幕的拍摄来源。

通过这部电影,更多人会去参观,会去默哀,会看着满是弹孔的墙体传承这种精神,无论他们当年到底是如何守下那四天四夜,这“八百”壮士,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电影是文娱作品,并非历史,我们有九年的义务教育,历史来自历史,依据史实,而电影仅仅是艺术作品!

《八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观点:不该被杠精泯灭精神

文娱作品要做的是加强精神建设,就如影片中多次引用的戏剧典故,一句“关公是兄弟情,赵子龙护着国呢”,戏中的团长为士兵唱了一场赵子龙的皮影戏,这些士兵看了一场“电影”。

赵子龙护国成败不是重点!

为的是振奋人心,让影片中的将士们撑过那最后最艰难的几日,立起国旗的桅杆。

一部好的民族电影并不应该是争论他的历史真实度,而是看他能否带给我们他想表达出的那种精神。《八佰》做到了让我们了解抗日战争的残酷,中国军人为了中华民族而战的悲壮,记住民族曾遭受的苦难,不忘国耻,凝聚中国民族的力量,它能传承这份精神,这就足够了,它做到了。

在如今的疫情之下,我们拧成一股绳,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只要这种精神还在,那英雄就一直在,电影中有一句话,“我不知后人会如何写你们,但你们此刻在我心中,是真正的中国人,是英雄。”

我们最该记住的,从来都是那份民族精神。文\冰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