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唐朝诡事录》的洛阳留守是什么官?它与洛州刺史比哪个级别高?

2023-12-08 17:02 作者:岑岑 围观:

#头条创作挑战# #唐朝推理小说记录#

《唐传奇》中有一位神秘的“洛阳纸贵”李越。看来他的官职挺高,和皇室关系密切。

比如洛州刺史高,对他很客气,当时大唐最有权势的女人长公主也跟他很亲近。

而且,李越住的留守大宅,是前隋和越国公的别院,当年武则天送给他的。他还圈养了其他国家赠送给唐朝的铁熊等珍稀动物,还敢私自种植违禁的豹子黄。

更离奇的是,他策划了“面花”事件,扰乱东都洛阳,企图颠覆唐朝。

他的出身和自信是什么?

“留守洛阳”的官职是什么?留守,一般是指皇帝亲征或巡视,任命一位亲王或王子留在京城,由一群大臣辅佐,代为保家卫国,行事廉宜,称为“留守京城”。

在有首都或伴随北京的朝代,他们也永久居住,由当地行政长官兼任,全面管理钱谷、军民、警卫和其他事务。有时候皇帝会直接任命一个信得过的官员担任这个职务。

皇帝亲征或者出巡,很好理解。毕竟北京是政治中心,需要有人处理日常事务。

而且是皇帝的老巢,指定可靠的“驻京办”可以防止宫廷政变,防止皇帝无家可归,被流放。

那么,为什么要一直“留”在首都或者陪伴北京呢?

我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不止一个京都,有时间或地位之分。

以隋唐为例。

杨建立隋朝时,定都大兴(今安)。杨迪继位后,在洛阳建了东京(后改名为杜东),然后干脆迁都洛阳。

隋末,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揭竿而起,占领长安,立杨迪之孙尤杨为帝。不久,李渊逼他打坐,正式称帝,国号唐。

与此同时,隋朝都城洛阳的留守大臣们,在得知驾崩后,拥立之孙杨侗为帝,但后来被王废黜杀害,隋朝正式灭亡。

从隋唐历史可以看出,当时首都已经有太原留守、洛阳留守等官职,而且都是由重要官员担任。同时也可以看出“双京制”的意义。

当唐高祖称帝时,他把长安定为首都。四十年后,唐高宗上台,在隋朝洛阳和宫城的基础上建宫,定都洛阳。

因为长安和洛阳在地理上分别位于西部和东部,所以长安称为西京,洛阳称为东都。

隋唐都是先以长安为都城,主要是因为开国皇帝始于长安,根据地就在这里。以洛阳为东都,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中原,发展江南经济,增加国家税收。

当然,与杨迪的操作不同,唐高宗并没有完全迁都,而是将长安和洛阳列为国都。有了新首都,就不会抛弃旧首都。

唐高宗曾说:“两京,东西两府,来往不断,清宜善造。”

长安到洛阳的距离将近400公里,现在开车只要5个小时。

在唐朝,这个距离并不算远。因此,唐高宗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北京之间。皇帝在洛阳时,设西京驻长安;我在长安的时候,在洛阳设置了东都。

唐睿宗当政时,武则天将东都改名为神都。

后来武则天篡夺唐朝,以“周”为国号,直接定都洛阳,并在此长期居住。

同时,她以长安为都城。由于武则天籍贯是并州,就把并州(太原)改为北都。两个都是省会城市,都有留守官员。

可以称之为“首都”,城市结构和官制都符合首都的标准。当然,资本的规模会被压缩。

唐中宗复辟,唐朝复辟后,神祗改回东都,废除北都,恢复了“京长安并重”的格局。

《唐传奇》的历史背景是在唐中宗弟弟唐睿宗统治时期,恰逢“京华并重”的时代。

然而,李越,一个住在洛阳的“唐玄宗”说,他是一个外国人。他怎么能担任这个重要的职位呢?

通过情节,我们知道李越的祖先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因为崇拜中原文化而迁居,并在大唐生活了几代。

“留守洛阳”的官职,是唐高宗给他们的官衔。因此,李越也自称是“洛阳人”。

洛阳留守和洛州刺史都是洛阳的官员,那么他们是什么关系,哪个级别更高?

“洛州刺史”的官职是什么?历史的秘书处在古代也被称为秘书处。“刺”是刺探、检查的意思,“史”是“建议”的意思。因此,秘书处最初的职能是监督官员和舆论,并向皇帝报告。

从西汉中后期开始,刺史逐渐转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唐朝初年,全国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再分为州(州)、县。

唐朝全国共设300多个州(州),辖县1000多个。

从行政管辖范围来看,州(政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但在唐代,各州(府)巡抚的地位和职级与今天的巡抚接近。

例如,唐朝的国家根据人口和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

级别最低的是周霞刺史,官阶在四级以下,与《唐书·晋武卫中郎将卢灵凤的官阶相同,比礼部侍郎裴鉴低一级。官阶最高的是商州刺史,官阶从三品起,只比六部尚书低一级。洛州,隶属河南道,辖洛阳及周边地区。即洛州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东都洛阳。因此,洛州刺史的地位和级别高于一般的州刺史。

《神探狄徐人杰》中的曾泰跟随狄从一个小县令升到了洛州刺史。这是武则天统治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秘书处,其首都是洛阳。

唐人之谜的历史背景只有两年。唐玄宗继位,河南府尹为东都,京兆府尹为西都,等级均为二级。这个官职的功能相当于省会城市的市长,一个标准的省部级官员。

这个从二品开始的官阶,在唐朝已经接近天花板和宰相的位置了。但唐代每个朝代同时有几个宰相,所以河南知府和京兆知府的实权更大。

洛阳留守与洛州刺史的联系和区别是全面的。洛阳留守就像是给皇帝看家的大管家,洛州刺史就是皇帝家的地方长官。

这两个官职在职能和地位上都非常特殊和重要,所以是皇帝信任的大臣,与皇帝的关系非同寻常。而且这两个官职的级别都相当高,级别接近宰相。

但相比之下,洛阳的留守管理区域只有洛阳皇城,而洛州刺史的管理区域更大,地方资源多,实权更大。

所以在《大唐诡录》中,一手大权在握,一手大权在握的长公主,谋求称帝,成为皇后,不得不将洛州刺史高和留守洛阳的李约拉收归麾下。

换句话说,如果长公主发生起义,这两个人基本可以控制东都洛阳的局势。那长公主在洛阳当皇帝就方便多了。

不过,两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有各的算盘。见风使舵,高仲义在洛州的刺史,转投燕王门下;李越留在洛阳,企图以人面花事件扰乱洛阳,颠覆唐朝。

结果事情败露,两人都丢了性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