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卖剧本平台,剧本售卖平台

2023-11-07 15:03 作者:岑岑 围观:

文/羊城晚报记者李莉

现场会议海报

莫里森是个新编剧。

资深编剧王小康

柴楚然第一个出场。

张辛苑的直播太详细了。

马原本是纪录片导演。

2020年4月3日20: 00,数千名中国影视从业者推开了网络直播间的同一扇“大门”。这场直播的“卖货”是前所未有的,主办方“编剧帮学院”将此次活动称为:全球首次直播卖剧本大会。当晚,共有五位编剧作为现场嘉宾向4500多名现场观众介绍了他们新创作的影视原创剧本。

“这个剧本还是挺有意思的。”“你的标杆电影是什么?”“批评型的前提是先把套路打好!”“先写剧本再找管理层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在直播间的评论区,人们现场评论剧本,甚至提出尖锐的批评。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此次活动的策划和发起者、作家协会创始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杜泓君。他说,争议和批评是意料之中的,但这个“世界第一次”永远不会成为“唯一一次”和“最后一次”。他表示,这种通过互联网空为中国编剧寻找更大市场的“现场卖剧本”活动,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直接击中现场]

规则:喜欢不喜欢都可以享受。

直播正式开始后,杜泓君作为主持人介绍了本次“直播卖剧本”活动的规则。一共出现了五位编剧,每人10分钟介绍自己的剧本,5分钟回答直播间观众的提问。

观众也可以用打赏来表达对推广剧本的态度:“喜欢”,可以获得6.66元的打赏;“不喜欢”,可以获得2.22元的奖励;如果你对剧本感兴趣,想和编剧进一步交流,你会选择打赏168元——直播结束后,主办方会和编剧“牵线搭桥”。

从直播中的背景来看,五位编剧并不在一起。他们可能在自己家里,也可能在工作室,随着主办方的画面切换,轮流“出场”发言。事实上,这更像是杜泓君主持的视频会议。但与普通视频会议不同的是,它拥有成千上万的围观者——这个数字在当天直播结束前就超过了4500人,而随着直播的不断回放,第二天观看人数就超过了6000人。

建议:老兵和新手的平等机会

柴楚然,当天出场的第一位编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参与影视作品创作,包括《致命名单》、《国际营救》、《典藏演义》等。在这次直播中,他介绍了一个33集的都市喜剧剧本,名叫《奶头先生》,灵感来自于身边的女性朋友:为什么男人总是要长大?柴楚然强调,《奶头先生》的初衷并不是批判男性,而是强调“两性间的有效沟通”。

除了柴楚然,当天压轴出场并带来都市魔幻现实主义题材剧本《追夜》的王小康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编剧。但是,像他们这样的专业编剧,在这次直播中并不占多数。比如柴楚然旁边出现的莫里森,就是新编剧。在介绍自己12集网剧剧本的同时,他也承认了自己作为新编剧的困惑。

编剧和马都是新导演。前者拍过短片和网剧,后者曾经创作过纪录片。两人参与“直播卖剧本”的目标都是为自己编剧和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寻找投资人。

张辛苑的《父亲的诡计》讲述了一个留守少年差点走上犯罪道路,父亲用36招教育他的故事。张辛苑的《坦白的故事》更适合制作一部“低成本的网络电影”,投资800万元人民币或更少就足够了。

马的《超越宇宙》是一部带有轻科幻元素的悬疑公路电影剧本,他的预测成本更少,“制作成本不到300万元”。

评论区:建议和吐槽齐飞

对于过去很少站在前台的编剧来说,10分钟解释一个故事的大纲并不比写剧本本身容易。从当天直播时评论区的反应来看,潜在买家或者说“吃瓜群众”都不容易讨好。

资深编剧更擅长“推销”。例如,柴楚然以张东健主演的韩剧《绅士的性格》为基准,让现场观众了解他的作品《奶头先生》的大致风格。他甚至为他的主人公“挑选”了一名演员雷佳音,并推测该剧制作完成后将“适合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

然而评论区很多人毫不客气地指出:“得了吧,你有什么故事?”《父亲的诡计》的作者张辛苑与柴楚然的风格相反,情节过于细致,让一些观众失去了耐心。

“这个编剧有点业余。”“不谈理论,有故事吗?”“这个编剧更适合讲故事!”或许是第一次直播剧本,大部分编剧显得有些紧张,对于评论区直言不讳、五花八门的问题、建议和吐槽,反应有点慢。

[幕后采访]

杜泓君:让编剧站在前台本身就是一种鼓励。

4月3日直播结束后,杜泓君作为组织者收到了各种反馈,包括批评。他表示感谢,甚至将直播中几位知情人的评论直接发布到朋友圈,称“极其失望”、“浪费时间”。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出现“卖剧本直播”是因为各方面都成熟了,未来,他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羊城晚报:我发现这次参与剧本的五位编剧,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剧本都写好了。这是事先规定的吗?

杜泓君:对,也是为了保护编剧的权益。如果只有一个概念,直播后可能会“借鉴”,但如果已经是完整的剧本,也不怕。而且一旦交易成功,买家还可以直接拿着剧本去立项。

羊城晚报:五位编剧中,有三位是新锐编剧。你给他们机会了吗?

杜泓君:这次有很多作家愿意直播。事实上,手里有书却不知道放在哪里的编剧数量令人担忧。有人建议在这些编剧“出场”前对他们进行培训,或者干脆让更擅长销售的人帮他们介绍剧本,我拒绝了。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大家,对编剧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用奖励来鼓励观众表达自己的好恶?这次有多少观众支付了168元的打赏?

杜泓君:我们是根据直播间的功能想到这个方法的,其实就是模拟投票。目前已经有三个人交了168元,我们已经把编剧的资料给他们了。据说其他几个也在考虑中。可能有人会对这168元心存疑虑,但在我们看来,这相当于在考验购房者的诚意:不愿意出168元买一个项目的甲方,看来是不值得信任的。

羊城晚报:除了主持「现场剧本售卖会」,你会负责这些剧本或编剧的经纪工作吗?

杜泓君:我们会和参加直播的编剧签订剧本代理协议。

羊城晚报:这次进直播间的观众有多少是圈内人?

杜泓君:我估计其中80%是内部人士。我们在后台发现,华策、万达、坏猴子等很多国内电影公司的人都来了,但很多人都在“潜水”,没有说话。当然,也会有一些外人出于好奇进来看,这也是好事,因为你可以在一个项目的早期听到普通观众对它的评价。

羊城晚报:这一期之后,“现场卖剧本大会”还会坚持吗?形式上会有什么改进吗?会考虑加盟知名编剧吗?

杜泓君:会继续的。直播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阶段。更重要的是,网络直播成本低,增加了互动性。每次直播之后,都可能诞生新的火花和方向。比如我们要做直播编剧写提纲,直播项目会议等等。知名编剧也会参与,比如可以组成“专业围观团”,对新编剧的书进行点评。

羊城晚报:我发现你并不介意一些批评的声音。

杜泓君:我之前告诉我的同事,我们不应该在直播过程中删除那些正常的批评。每一次直播都应该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我还跟编剧说,可能直播的时候你时间不够,但是你可以晚点回放,看看观众的建议和意见,回答所有你没来得及回答的问题。

羊城晚报:你觉得这件事会是改变编剧行业乃至整个影视行业生态的一个引子吗?

杜泓君:目前中国从事原创剧本工作的人至少有几万人——在没有任何影视公司合作意向的情况下,一个人在电脑前默默打字几年。想想就心痛。这些人的存在,可能就是我做这个活动的动力,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个机会,更是真正挖掘出一批有价值的剧本,一批有价值的编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