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海绵宝宝》不仅是幼稚儿童动画片,看过的成年人都表示“真香”

2023-11-07 11:22 作者:岑岑 围观:

文/咖啡

《海绵宝宝》

《海绵宝宝》是美国Nickelodeon频道播放时间最久,也是唯一一部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播放,直到现在依然在更新播出的系列动画。从播放至今一共有11季,200多集。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国播放。平均几乎每年都会得一次奖,光在美国本土和亚洲就囊括了14项大奖。

这部动画片不仅适合小朋友看,连很多成年人也被深深吸引。有项调查曾显示,美国每月收看这部动画片的 6000 万观众里,竟有一半是成年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名人、明星都曾是海绵宝宝的铁粉,奥巴马就说过海绵宝宝是他最喜欢的动画角色。

在中国,《海绵宝宝》的爱好者也是跨越各年龄段,豆瓣评分每一季评分都在9分以上,最高9.5分。如果你看到弹幕上有自称是成年人的人“飘”过,那是真的,因为我就是其中一名。

曹文轩曾经说过:

一部好的儿童作品既要吸引孩子,也要感动成人。

《海绵宝宝》就是如此,虽然曾经我也觉得它的受众群体这么广实在有点"邪乎",但最近因为疫情宅家,跟着孩子看过几集后,瞬间就"真香"了。称它是一部既能让人们快乐之余,又能带来温暖和反映社会现实的高级幽默动画片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无论从作者的创作初衷还是剧情设计,都能给观众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和观赏价值。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带大家来看看《海绵宝宝》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一、作者的创作初衷赋予了这部动画片积极正面的影响和意义

史蒂芬·海伦伯格

《海绵宝宝》的作者是史蒂芬·海伦伯格,出生于1961年。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个漫画家,动画师和制片人,其实海伦伯格还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海伦伯格之所以会创作这部动画,跟他的爱好和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关系。

从小,海伦伯格就非常热爱海洋生物,保护海洋曾是他的理想。80年代时,海伦伯格曾在在奥兰治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过几年海洋生物课程,虽然他后来也曾痴迷于动画,却一直没忘记对海洋的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梦想。

为了让人们能更容易了解与海洋有关的知识,海伦伯格尝试着把兴趣和理想结合,将海海底世界的生物设计为卡通形象,并于1997年以漫画的形式出版,没想到效果却出奇的好。

比如:主角海绵宝宝的形象就是深海里的一种海绵生物,只不过,为了动画效果,海伦伯格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将它定型为四四方方的模样。至于海绵宝宝的面容,比如那两颗大板牙,则是以他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为参照设计的。

海绵宝宝和海底中的海绵生物

跟海绵宝宝一样,动画片里的其他形象也都能从海洋生物里找到原型:派大星是一种典型的呈辐射对称的五角星形海星,章鱼哥顾名思义就是章鱼的代表,而蟹老板则是一种沙蟹,炮芙阿姨是河豚,痞老板是一种浮游生物等等。

派大星和原型比较

因为良好的口碑,1999年该漫画被制作成动画片,一经问世也是好评如潮。这部动画片在当时开创了海洋知识科普的新局面,孩子们因为喜欢动画片中的主角,也开始更加关注跟海洋有关的知识。

动画片的成功,也为海伦伯格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他将其中一部分又投入到保护海洋的公益组织和大学中的海洋科研实验开发中,为保护海洋做出了实质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可惜,2018年,海伦伯格因为身患肌萎缩性侧所硬化症,既"渐冻人"的疾病(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也是得了这种病),不幸逝世,终年57岁。

虽然海伦伯格英年早逝,但《海绵宝宝》将伴随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继续发光发热。海伦伯格创造的角色和海底世界是永恒的,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它依然是孩子们了解海洋、关注海底世界的最佳启蒙片,它给予人们乐观、友谊和无限想象力的价值,产生的影响将是正面积极又深远的。

《海绵宝宝》中各种海洋生物形象

二、 剧情设计: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意义

《海绵宝宝》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主角海绵宝宝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以及邻居兼同事章鱼哥,还有蟹老板的日常生活展开,发生背景是在海底一座被称为比奇堡的城市。

虽然叫海绵宝宝,实际上这几个卡通人物都不算小宝宝,因为他们可以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为了营生需要每天工作。不过,从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一些言行举止来说,也确实是很儿童化。这样的剧情设计,无形中也为收获各年龄段的观众群打下了基础。

这部动画片除了能带来开心快乐,也有很多反映成年人现实生活的真理在里面。

如果你以儿童的视角去观赏它,便会收获温暖和快乐,以大人的视角去深究它,就会看到社会生活真实的一面。

1. 以儿童视角看:是孩子们的童话,也是成年人曾经拥有过、现在渴望拥有的快乐和温暖。

《海绵宝宝》每一集都是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不仅仅体现嬉笑怒骂那么简单,有很多情节都很温暖。片中,海绵宝宝是热爱生活,对工作富有热情的人,他的快乐很简单,吹个泡泡就能高兴大半天。

海绵宝宝能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如何将蟹黄堡做得又快又美味,顾客满意就是他快乐的源泉,为了一份外卖可以翻山越岭,即便是不涨工资也愿意在蟹老板店里干活。他善良、单纯,整天变着法儿的让别人开心,很多人都说,最喜欢他“正常人不能理解的傻”。

记得有一回:海绵宝宝在运动会上因为裤子不小心裂开露出了内裤,惹得旁人一通大笑。看到大伙儿那么开心,于是,原本很难为情的海绵宝宝就豁出去了,走到哪儿都主动告诉别人,并四处向人们展示他的破裤子,却招到了大伙的一致反感,差点落个讨厌鬼的骂名。

派大星和海绵宝宝

派大星虽然比较懒惰、"无脑",但他对友情却纯粹得让人心疼。他和海绵宝宝之间就有很多经典、温暖的故事和场景,比如对方吃了一份变味儿的食物,口臭到整个宇宙都无法忍受,双方都不会嫌弃。他们的很多对话也成为了人们百听不厌的鸡汤,简单摘几段大家感受一下:

海绵宝宝:派大星,你为什么叫派大星?

派大星:因为我是上帝派来保护你的大星星。

派大星对海绵宝宝说:谁都会犯错,所以人们才会在铅笔的另一头装上橡皮。

派大星对海绵宝宝说:若有来世,我还做你的白痴朋友。

派大星:猜猜我有几颗糖?猜对了两颗都给你。

海绵宝宝:五颗!

派大星:猜对了!先给你两颗,剩下的下次给你。

是不是很暖?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之间偶尔也会因误解而起争执,生活中,也常常有沮丧、失落的事情发生,但无论怎样,最终都能因为友情的坚守、支持,和乐观的精神顺利渡过。

他们的快乐虽然很傻气,但真的很让人憧憬。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在收获欢声笑语时都能得到满满的温暖。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友谊的种子已悄悄地播撒在孩子心中;而大人们也总能会心一笑,因为这样单纯的世界是我们曾经拥有过,也是现在渴望拥有的。

2. 以大人的视角看:反映社会现实,触动心灵得到共鸣

很多大人喜欢看《海绵宝宝》除了因为它能带来没心没肺的开心和温暖之外,其实,更着迷于动画片中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展示和对心灵的触动。

如果从大人的角度看,它其实是一部讽刺动画,有很多场景常常含有心酸的暗喻,蕴含了黑色幽默,尤其是对几个主要角色性格特征的设计,很能触动人心,让人找到共鸣。

比如说,章鱼哥就是最现实,又最接近我们成年人的角色。

他的生活很乏味单调,每天除了两点一线当收银员就几乎没有别的生活。跟海绵宝宝相比,工作对他来说只是一份糊口的生计,也是一种周而复始的习惯。他总是无法放松下来,好不容易挤出一天休息,却总放心不下工作,一天往回跑好几趟,直到自己崩溃为止。

木讷古板的章鱼哥其实也是一个内心很温暖的人,只是被生活磨灭了热情,不懂得如何寻找回单纯的快乐。他也常想融入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世界,但又很容易出戏。比如死活不能理解为啥海绵宝宝一瓶泡泡水能玩的那么开心,却忍不住赌气砸下重金要吹出大大的泡泡来。

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

章鱼哥还是一个是很仗义、外冷内热的人。虽然他总是嘲讽,甚至拒绝绵宝宝的天真和热情,但其实他对海绵宝宝非常呵护。记得当海绵宝宝怀着满满的热情将一份PIZZA送到顾客手中,却被对方以没有饮料为由拒绝签收时,海绵宝宝瞬间哭成了泪人,平常总爱讥讽他的章鱼哥却出其不意地挺身而出,将PIZZA拍在了顾客身上。

章鱼哥还喜欢冷眼看待世界,揭示真理。他看到派大星和海绵宝宝关系那么好,偶尔也会想恶作剧一番,让他们看到人性间真实的一面。比如故意挑拨俩人的关系,看他俩闹得不可开交,然后一副:“你看,这就是塑料友情”的表情冷眼旁观。

或者,在暴风雨来临时,看到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饿得为了争夺食物开撕,章鱼哥制止后却丢下一句话戳心的话:一场暴风雨就让你们变成了没有人性的生物?

虽然章鱼哥外表很冷漠,但私底下也是一个有浪漫文艺情怀小“闷骚”的人。

平常最大的乐趣就是吹竖笛,尽管技术有限,但总很容易陷入自恋状态。

看到章鱼哥,总是会忍不住想,我们很多人何尝不是如此?总想改变生活,奔向诗和远方,又不得不被生活束缚,内心虽有一腔热情却又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社会的真实和残酷,小心翼翼地隐藏,用冷眼旁观的姿势生活。

对于章鱼哥的性格特征,借用一句话总结:

我们曾经都是海绵宝宝,却活成了章鱼哥。

也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章鱼哥的原因,因为我们总能从他身上找到共鸣。

而蟹老板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商人,虽然他骨子里没有“大恶”,但他的行为也代表了社会上一部分资本家的现实嘴脸。蟹老板很抠门,最大的兴趣就是钱,他将压榨劳动力视为理所当然。

蟹老板雇佣海绵宝宝,是因为海绵宝宝做的蟹黄堡又快又好吃,能为他多挣很多钱。记得当海绵宝宝忘了放腌椰菜那集,海绵宝宝被顾客故意找茬要求退回2块钱时,他会非常实际地忽略海绵宝宝以往的辛勤和功劳,将损失转接到他身上。在蟹老板心里,只要顾客能付得起钱,一切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为了1块钱,他甚至能不奋不顾身地去掏下水道。

虽然蟹老板是一名精明、金钱至上的商人,但在这部动画片中,包括他在内的四个主要角色并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是分别代表了生活中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

蟹老板眼中的一切都是金钱

如果要说真正的反派,那应该是痞老板,他是一个嫉妒心旺盛的竞争者,为了能从蟹老板那偷到秘方,不惜动用各种歪门心思。

比如,当痞老板发现蟹老板的秘方藏在地底下时,他计划凿隧道去偷窃,结果凿一半却发现了另一番新天地,原来地底下别有洞天,自然景观非常美丽。于是灵机一动,将那里开发成了餐厅,吸引了大批人来吃饭,但其实做的饭又脏又难以下咽。

还有很多其他人物,几乎每集都能从中找到对现实生活的观照。

《海绵宝宝》之所以能让成年人跟着孩子一集接着一集追着看,是因为通过动画片中不同人物性格特征和关系互动,能从中窥见社会的基本形态和真实镜头。有人能看出它的有趣,有人能看出它深藏的内涵,而认为海绵宝宝是幼稚的动画片的人,也许是没认真看过吧。

三、 结语

随着现代动漫题材的蓬勃发展,动画片已不为孩子独有,有的适合小朋友看,有的适合大人看,但《海绵宝宝》却是为数不多,老少皆宜的一部动画片。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海绵宝宝》。无论是从对孩子的知识和价值观启蒙看,仰或是从对成年人生活的揭示和启发看,它都是一部能带来温暖又有深意的动画片。

原创作者海伦伯格曾说:

之所以选择海绵作为动画片的主角,是因为海绵的可塑性非常强,既能吸水,又能给予他人。他希望每位孩子,每个人都能像海绵一样,在面对各种压力时,能够释放和承受,不会因为压力而变形甚至垮掉。

动画片里,海绵宝宝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无论周围环境如何,他总能乐观地面对。就像被阳光蒸发了水分的海绵一样,给点水就能膨胀回原样,继续乐乐呵呵地生活,并给别人带去欢乐。

希望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都能像海绵宝宝那样,而乐观和坚毅就是滋养我们的水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