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李沁为何捧不红,李沁为什么不温不火

2023-11-06 19:07 作者:岑岑 围观:

把太多的心思放在表演以外的事物上,或许可以换取一时的利益,但终会被观众遗忘。——知乎网友

首先要看红是怎么定义的,它的标准是什么?是指咖位,一线就是红?是票房号召力,电视收视率和网剧播放量?还是流量意义的,商业价值方面的。一时的红如昙花易逝,而且说不定哪天就塌房。花无百日红,娱乐圈造星速度不算快,但新人也来势汹汹,追星女孩永远喜欢小鲜肉。

红是什么?

这里的红主要是指流量赛道,代表人物是85花的四美双颖,90花的巴紫爽。仙剑四美手握《仙剑奇侠传》系列,杨幂和刘诗诗都是穿越剧大爆,分别是于正的《宫锁心玉》和唐人的《步步惊心》,杨幂再用炒作加持固位,唐嫣用一些狗血电视剧占得一席。刘天仙早年从电视剧转到电影圈,又灰头土脸回到古偶剧,《梦华录》小爆,长年被人歌颂美貌。杨颖《奔跑吧兄弟》获得广泛关注,赵丽颖《花千骨》大爆。迪丽热巴《奔跑吧第一季》陆地cp大火,杨紫《香蜜沉沉烬如霜》和《亲爱的,热爱的》爆了两次,爽子有《一起去看流星雨》和《微微一笑很倾城》,还有为爱整容配合的一系列“真性情”炒作。

这些流量花的火都离不开大爆偶像剧,有代表作傍身;或者大爆综艺,靠自己或cp吸粉;再就是用炒作提高曝光度。李沁为什么都没有这些?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最根本就是资源,决定因素比较复杂(人脉、资本等),表面能分析的只有公司和团队;消化资源水平,依托她的长相、性格和演技,还有运气;在新媒体时代,营销能化腐朽为神奇,黑红都比无人在意好,因为流量就是钱。

二、内在分析

整体而言,李沁长相和性格给人的感觉是“淡”。她的美貌是毋庸置疑的,是典型的淡颜系美女,而不是浓烈的第一眼大美女,是需要慢慢品的醇美。其外貌不是寡淡,而是清淡,包含着内敛含蓄、坚强孤韧。她的外形有可塑性,有股清纯和倔强的矛盾感。《白鹿原》导演刘进说李沁有一种“脆弱的美”,电影造型大师叶锦添也说:“李沁的面相清秀,五官精美,薄薄的身体,反过来倒有一点纤弱之气。”李沁特别适合古装戏的清冷美人、美强惨、疯批美人,特别是孤傲女师尊,但这种一般不是主角,以李沁的咖位主要选择女主戏。飒爽打女也不错,苦情女倒是演得太多了。生活剧大青衣也可以,但对演技要求比较高。

古装、甜宠剧都对样貌有一定要求,要得到受众喜爱,不是亲和力,就是代入感,还有CP感。李沁不笑的时候清冷,笑的时候比较甜,不是大部分观众喜欢的,比如当下90后四大流量还是四大普女。她年轻时,还可以演唯美清丽小白花,长相越来越成熟就不合适了。李沁和对手戏演员CP感比较弱,搭档过不少帅哥,却没有大热CP。等她回过头来演偶像剧,有限观众的口味变得很挑剔,而且现在不能过度营销,偶像剧更难爆人。

李沁内在单调正板,中规中矩,不爱搞事情,给人的印象不够鲜明,导致综艺和营销亮点少。这很大程度与她的成长环境有关,从小学习戏曲,再进入戏曲学校,生活环境单一,人比较孤傲,缺乏生活经验,感情、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个性不足,没有解放天性,演技会有点吃力。做法相对老派,重视名誉,性格无趣,但清流纯粹。综艺感差,上过恋爱综艺,没有水花;只能营销美貌,发出大量艳压通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沁演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很挑角色。早期《守望的天空》葡萄、《花开半夏》如画、《千金归来》沈长清,后期《锦绣南歌》骊歌、《楚乔传》、元淳《如懿传》、寒香见《诛仙》陆雪琪,这些角色还不错。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一定区别,前者是纯粹的技术活,后者根据剧本创作,依赖共情天赋和生活阅历。李沁作为闺门旦重点培养对象,戏剧技术没有问题,但是转向影视表演,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系统学习,不少戏曲前辈进入影视圈,都会去学院深造。

长相、性格和演技支撑不了李沁走流量花路线。近些年尝试古偶和现偶,数据不错,口碑褒贬不一,始终没有再上一层楼。接戏标准和演戏态度有问题,接戏只考虑商业效应,不考虑剧本质量和演技突破;演配置不错的偶像剧,却没认真投入,用模式化演技对付。大女主《锦绣南歌》,造型又美又飒,剧情和角色模板化。但找了秦昊做男主,完全不符合古偶观众口味。小言ip剧《爱上特种兵》饰演傻白甜,李沁演得咋咋呼呼,黄景瑜虽然是帅哥,但两人也没cp感。轻喜剧《请君》,演得也很用力,圣女还行,女寨主不对味。剧情老套,和男主也没有cp感。

三、在荣信达蹉跎岁月

从外部因素看,最重要的就是公司,直接关乎李沁资源。2017年左右离开荣信达,这是分水岭。2010年,李沁演《红楼梦》出道,然后出演主旋律剧,看似逼格很高,实则对个人没多大帮助。随后在都市狗血剧扮演各种落难千金,如《璀璨人生》、《幸福归来》、《情满雪阳花》,等等,作品雷同,毫无特色。大妈剧不仅消耗灵气,也吸不了粉。苦情戏女主倒是符合她的气质,但少了一些反差和惊喜感。荣信达给不了好资源,就陷入拍烂片——无法磨练演技——演技差——只能接烂片的恶性循环。

荣信达对李沁的培养是短视和落伍,不关注市场行情,也不了解演员自身情况。一是没有让她去表演学院进修,学习理解人物、提升台词,反而把时间浪费在拍烂剧上。二是大部分时间和自家演员合作,一直呆在舒适圈,光是和林雨申就合作了5次,接触不到更多好导演和演员。最致命的是让李沁错过事业黄金期,浪费巅峰颜值。曾经有两次不错的机会,都是合适的角色:一是于正《神雕侠侣》小龙女,直接被李沁经纪人拒绝;二是《青云志》陆雪琪,李沁是想要流量的,去试戏了,但是竞争对手比她更铁了心要走流量,加入了欢瑞。

2011年左右,家庭伦理剧爆火,而李沁的剧都在2013-15年,唯一赶上热朝尾的《守望的天空》宣发不行。2012-16年,古偶剧大爆,李沁仅拍过一部原创古偶《极品新娘》,剧情、妆造、拍摄班底,毫无爆相可言。2014年,内娱进入流量明星+IP时代,《武媚娘传奇》开启大女主古偶戏,男色消费和卖腐模式成熟,女新人出头更难。2014年后,荣信达没有及时加入炒作IP剧的大军,《花开半夏》(原定男主是杨洋)和《千金归来》赶早了。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实施,爆款剧无法积累国民度了。购剧受限后,各大卫视大举投入明星真人秀,为国民度积累打开一条新路。

因为李沁被荣信达力捧,长年女主,给人资源很好却不火的感觉,但是大妈剧女主能火吗?那些年,明星靠什么火——古偶、言情加炒作,娱乐圈谁捧人——于正、欢瑞加芒果,还有热综。同质化角色令李沁错过了建立个人辨识度最佳窗口期,反响平平的作品只能小范围积累原始粉丝,而高龄受众又无法转化为饭圈力量。如果像杨洋一样早点和荣信达解约,会不会就走出了流量之路?

四、没有幸运之神眷顾的流量路

荣信达约满到期,李沁终于向外走,虽然晚了。2016-18年和公钰涵短暂合作,才拓展开戏路,不仅接女主戏,也会在在大制作剧演重要角色。她开始向花旦转型,先是一头扎进古装剧市场,女主戏都是偶像剧,产出作品良莠不齐。导致现在既没有撑得起的流量爆剧,也没有经得起时间沉淀的口碑剧。商业片表现也不尽人意,开心麻花大电影《温暖的抱抱》,喜剧表演没有入门。李沁向市场低头,反而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卡在了“戏不对人,人不贴脸”的尴尬位置。

李沁运气不好,关键时候被压剧。2017年是其关键一年,一边有挑战性角色,一边有古偶剧女二小出圈,虽然都是配角,但是实力和人气被认可。直到2019年底,才有一部爆剧《庆余年》,镶边女主没什么加成。这期间因为《狼殿下》和《海上繁花》被压,热度没有接上去,就很难再接上,始终差一口气。她本人和团队一不热衷刷脸曝光,二不热衷炒作捆绑,剧播完了就播完了,再没有然后了。如果再努力维持一下热度,多营销、多曝光一下,想办法让女主剧播出,就能向前越一步,成功卡位。

《狼殿下》比较惨,制作精良,但为了上星过审,大删改剧情变成老套狗血台偶剧。拍得时候王大陆很红,过几年就没那么红了。本以为可以趁着流量东风,结果压到被连累,只能偷偷摸摸放出全集,变成一部粉丝剧。《海上繁花》由匪我思存虐心小言改编,当时男女主被书迷誉为神仙选角,再加上《楚乔传》和窦骁的热度,不压剧有望小爆。但碰上乐视破产,一拖再拖,后来为过审,还被芒果剪辑改得乱七八糟,注水到配角加戏,变成和原著没有什么关系的狗血剧。李沁试戏三个月才得到曹保平《她杀》的一个角色,因为范爷缘故,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上映。《白鹿原》遭遇停播又没火,而李沁踏踏实实练了8个月。

从李沁的影视剧来看,基本每一种类型的剧都赶在末尾,而不是最热的时候,这些作品都没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播出。别人上大学,李沁在工作拍戏;别人演青春少女,她演苦大仇深的家庭伦理剧;别人演大女主,她又重新开始来到别人的起点,在别人的剧里演一个戏份很少的角色。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没有规划过自己的演员生涯;也缺少运气,把握不住机会;也许还是接触到的资源有限。

五、展望未来

李沁营销不行,见上篇文章《万年不红的她,原来是少了它?》。“从顶流的全世界经过”,圈里跟李沁有关的人都火了,但她没有利用起来。杨洋成为四大流量后,一部接一部剧播出,她有无数机会可以炒作这段初恋。上《爸爸去哪儿》,如果她能配合邓伦献殷勤,肯定能吸一定数量CP粉。然后再发几条和邓伦微博对应的、模棱两可的微博暧昧一下,就可以固住CP粉。《香蜜沉沉烬如霜》火的时候,又可以和邓伦微博互动,蹭一波热度,让二人CP粉和剧CP粉互撕提纯。直到邓伦退圈,二人的微博都没有互相关注。和肖战也是,没红的时候二人已经有绯闻,等到对方真正红了,更加注意分寸,都扼杀掉了。

李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大众审美,在青衣与花旦定位之间摇摆,流量路走得磕磕绊绊。在娱乐圈,32岁的年龄已经错过最吸粉的阶段,流量路走得如何,还要看运气。她已经出道12年了,观众没有新鲜感了,非常难爆。观众和业界对她有既定印象,期待不高,李沁急需要一部颠覆印象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85花格局动荡,因为85青衣杀出来了,热依扎凭借《山海情》夺得飞天奖,童谣靠《三十而已》拿下白玉兰奖,张小斐靠大爆电影《你好,李焕英》摘得金鸡奖。她们靠正剧、都市剧和喜剧电影弯道超车,说明不是只有85流量花模式可以走,很多明星不必局限在偶像剧市场,虽然这个题材好挣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