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演员 梁丹妮,影视演员梁丹妮

2023-11-06 19:00 作者:岑岑 围观:

与冯同台出演《全家福》。李春光摄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记者高垲)北京人艺贺岁大戏《全家福》落幕,演员梁丹妮再次告别观众喜爱的“春秀阿姨”。这一轮演出持续了半个月,距离这部经典作品的上一阶段已经过去了6年。

熟悉北京人艺的观众对这部剧并不陌生。2005年,《全家福》在北京人艺首演,一经演出便受到观众的追捧。该剧几乎包揽了戏剧界所有奖项。

其中,2007年,梁丹妮凭借《春秀阿姨》获得了中国戏剧奖的最高荣誉——金狮奖最佳男演员奖。

时至今日,《全家福》已经演了100多遍,就像一瓶老酒,沉淀了14年,越久越米卡。

梁丹妮在《我们》里拍了一张小照片

而梁丹妮更是“彻底”的扮演了春秀姑姑的角色。

春秀大妈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举手投足间透露着时局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善良、正直、阳光的深层品质终将闪光,甚至在幽暗中更加强烈。

“我不想演小井胡同乖巧小老婆这个角色。我想展现她俏皮、年轻、萌芽的状态。”梁丹妮说。

《全家福》故事跨度50年,春秀阿姨“挣扎与战斗”的状态贯穿始终。为了表现这个充满活力的女性角色,梁丹妮毫不夸张地放大了她的动作。

2019年2月10日,《全家福》14场演出落下帷幕,梁丹妮被观众授予“我最喜欢的演员”称号。

《全家福》中,春秀阿姨是整个系列的关键人物,场景重,次数多,对演员换衣服的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字段之间的间隔是秒。在空的暗室里十几秒钟,梁丹妮要完成下台、换衣服、拿道具、站上舞台等一系列动作。为了呈现零事故,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奔跑,这对演员的反应能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梁丹妮在后台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几平方米由布景片拼成的小布景片成了她的休息室。小场景里,春秀阿姨的衣服和各种道具码得整整齐齐,还有一个凳子和一个大容量水杯。因为小场景就在舞台后面,观众什么都听得一清二楚,所以演员不敢开灯也不敢咳嗽。在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梁丹妮要么在舞台上,要么被“围困”在这个没有空气流通的小空房间里。

连续半个月如此高强度的表演,大大透支了演员的体力。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演出,是因为梁丹妮平时的锻炼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无论是在家拍戏还是外出拍戏,梁丹妮一有时间就会带上一双舞鞋出去练习。

“跑步太激烈,瑜伽太枯燥,所以我选择了喜欢芭蕾。”长期的锻炼不仅使梁丹妮保持了良好的体力,还保持了她优美的体态。在舞台上,她的姿态灵动,步伐轻盈,让她的角色丰满活泼。

尽管梁丹妮对表演坚持不懈,但他的源泉非常简单。“只要观众认可,一切都是值得的。”

事实上,梁丹妮创造了许多截然不同的人物。在微电影《我们》中,她饰演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

镜头前的她温文尔雅,在克制与平和中表现出角色内心的巨大张力。凭借这个角色,梁丹妮获得了四个“最佳女演员奖”和五个微电影节评审团颁发的“特别表演奖”。

在2016亚洲微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评审团是这样评价梁丹妮的表演的:“她舒缓的表演就像一首优美的催眠曲,既诠释了女性的柔美与宁静,也告诉了我们母爱的珍贵”。

说到家庭生活,冯和一直是圈内佳话。这些年来,他们一如既往地相互扶持,相亲相爱。

对来说,冯既是情人又是老师。

他们最近的同台合作就是刚刚结束的全家福。2019年初,流感流行,和冯相继病倒,反复高烧咳嗽。在全家福演出的半个月里,他们总是被流感困扰。细心的观众甚至注意到,他们在不影响表演的情况下,尽力让自己控制不住的咳嗽自然发作。

尽管困难重重,珍惜与冯的每一次合作。“在朱者赤,我在探险中看到了很多东西。人无完人,但我可以尽力而为,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探险队。”梁丹妮说。(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