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致允熙》:欲?爱?还是超友谊?金喜爱演绎离婚女人的别样情感

2023-11-06 19:05 作者:岑岑 围观:

金喜爱出演的《夫妻的世界》获第56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视剧类最佳女主角提名,同届,她凭电影《致允熙》拿到了电影类最佳女主大奖。

《致允熙》是一部同性题材的电影,金喜爱演绎了在传统观念和同性情感间挣扎的中年女人允熙。和《夫妻的世界》里妻子角色定位不同,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探索中年已婚女人的情感需求。

这个阶段的女人,是否还有爱的权利和勇气?

允熙的女儿新春收到一封给妈妈的信,是从日本来的。新春偷看了信,发现有一个和妈妈关系不一般的人。可是在妈妈的物品中没有任何线索,舅舅对此也守口如瓶,新春开始好奇。

你记忆中的妈妈是什么样?

属于厨房围着丈夫还有孩子转圈圈最强技能是喋喋不休只知道柴米油盐,却在看爱情片的时候哭红了眼

……

我们很少去探究妈妈的内心,妈妈是否应该有秘密吗?

9月,在多伦多上映的《菊石》也是一部同性电影,2个女人从冲突到生出感情,在爱中不断完善自己。

对于同性以及同性题材的影视,我们的接受度逐渐增大,但是荧幕之外,同性依然是一小部分,特别是女同。

《致允熙》里,允熙喜欢上纯后告诉了家人,家人认为这是病,把允熙送进了精神病院治疗。出院后,允熙依照家人的安排结婚,有了女儿新春。

同性电影多会把重点放在主角们情感的爆发上,《致允熙》没有用这种冲突式的讲述方式,用婉转的表述给我们一个更大的问题:

如果,情感不被世俗认同和接受,“我”该怎么办?

一、隐藏的情感-躲避无用

允熙向纯提出分手,按照家人的安排和一个男人结婚。

电影没有按照线性的发展讲述,开篇允熙已经离婚。

凌乱的头发灰色皱巴巴的棉外套允熙在工厂的食堂工作,吵杂的食堂里她就像漂浮在外的人,机械地打饭,递餐盒

近15分钟我们只是看到一个死气沉沉的女人,不打扮自己,对什么都毫无表情。

允熙看到蹲在门口的前夫,两步之外就停了下来。他们说话时,允熙将侧转过身体,避开了和这个男人的面对面。

离婚后对前夫的闪躲,映射出她在婚姻生活中不幸福。

按照家人的规定,进入婚姻生活,和大多女人一样成了妻子,母亲。但在内心,她对这段婚姻并未接受,连同这个男人她也带着抵触。

没法用过多言词形容允熙,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有高学历,没有交际圈,可以想象她离婚之前的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女儿。

允熙成为了一个传统定义里的妇女。

允熙又不是一个安心于传统的女人。

李银河的同性研究中写道:他们仍然会结婚生子,只因为家人希望。摆脱不了传子和家庭的传统,但是他们内在情感却没有屈服在传统婚姻生活中。

进家门之前,允熙会在楼下的阴暗处抽一根烟。

女人抽烟并不为过,对允熙来说烟别有寓意。有路人从旁经过时,允熙会转身背对着.

电影后面告诉我们,允熙和纯都抽烟,从她们认识到交换情感就开始就抽烟。

烟不仅仅是习惯,而是延续着彼此的牵绊。我不禁开始想,在精神病医院时允熙究竟经历了什么样子的治疗,让她最后不得不在外屈服于世俗,假装成路人甲。

新春问爸爸,当初为何离婚,爸爸说:无法靠近,***妈总给我孤独的感觉。

金喜爱把允熙的孤独感演绎得忒细腻。

她看到飞驰的火车时,停下来,你会在金喜爱的眉宇间看到一丝浅浅的凸起,似乎要哭却突然忍住了。

允熙看到从日本寄来的信时,镜头由后向前给了金喜爱一个正面镜头。

她拿着信站了很长时间,眉头间形成了一个川字,快速淡下去,只有一瞬间。啪,路灯熄灭了,将允熙和那封信藏进黑暗中——预示一段不能被谈起的情感。

导演用镜头铺开了一个女人对情感的隐忍。

昏暗的背景中允熙总是一个人,长镜头下允熙置身其中,显得更小,更容易被忽略。导演在这个时候大多以背影和侧写呈现,用镜头表示躲避的情感。

金喜爱细致的刻画将允熙的孤独感稳定在镜头里,台词很少,表情很少,场景转换很少,却让我们知道,这个女人不快乐。

逃避并没有用。

女儿新春想探究妈妈的过去,却无从知晓。她借高中毕业说要和妈妈做一次长途旅行,目的地日本。

日本之行里的允熙展现了40岁女人的优雅。

她一个人逛饰品店,对着镜子戴耳环。新春看到妈妈新大衣,夸这衣服好看,她说“你就应该穿这种颜色的衣服,年轻”。对着女儿,允熙笑了。

她要走了新春的打火机,当着女儿的面点了根烟。

母女两去泡三温暖,新春问妈妈是否以前谈过恋爱,允熙说有过:

“当靠近她的时候,我就能闻到一股好闻的香味。”

和躲在黑暗中的允熙相比,此时的允熙开始一点点地打开自己:我是***妈,我也是允熙。

二、双线故事展现爱的多重意义

电影里除了主线压抑的情感之外,还有一条故事线是关于亲人之情。

新春猜测妈妈藏着一个故事后,制造了一场日本之行。她找到地址上的地方,就是纯的家。纯和姑姑住了一起,新春告诉姑姑,她是允熙的女儿,想见见纯。

新春谎称自己和朋友来旅游,被朋友中途放鸽子,她在纯面前扮可怜,要纯请她吃饭。

新春悄悄安排了允熙和纯多年以后的第一次见面。

2个年近40的女人,曾经的爱人不期而遇。没有拥抱,没有牵手,只是彼此看着,胜过千言。

新春在允熙的世界里是推动者,犹如她的名字:充满希望的春天。妈妈带着她到冰雪满天的日本,她带着妈妈慢慢走出阴暗走进阳光里。

刚到日本的第二天,允熙起了大早,偷偷跑到了纯家门口。回到旅店时新春问妈妈,你去哪了,允熙说随便逛逛。

在我看来新春已经猜到了妈妈不同寻常的故事,只是她选择不说破,善良可爱的女孩。

另一个亲情线是纯的姑姑,整部电影的推动看似允熙和纯,其实是新春和纯的姑姑。

姑姑看到了纯书桌上的信,写好了地址封好了信封,却没有寄出。老太太悄悄拿走了信,偷偷寄掉了。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她在邮筒前多次踌躇。

老太太经过邮筒,又折返回来,在邮筒前停留2秒,丢了信。在走出几步后,她又停下,想折返(身体已经扭转了5度)最后慢慢离开。

事后纯发现信不见了问姑姑,老太太装傻“没见过啊。”

有人说爱能让人治愈。

在《致允熙》中治愈允熙和纯的爱是亲人有力的推动和善意的沉默。

新春积极地寻找答案,适当的沉默让允熙一步步向女儿袒露自己,从抽烟开始,从承认有过一个爱人开始。姑姑的沉默对于纯来说同样是无声的安慰。

在父亲的葬礼后,纯,姑姑,还有表弟一起回家,路上,表弟问纯为什么一直不结婚,他积极地要给纯介绍对象,把纯惹毛了。

姑姑对此一句话也没说。晚上纯回到家,姑姑站在家门口,对纯张开双手。

画面中能看到纯和姑姑都不习惯身体的接触,对于拥抱她们都别扭,姑姑说“快点来,要不我要不好意思了。”

纯从未对外讲过自己的母亲,对于她来说这就是对自己出生的隐瞒,因为隐瞒而无法肯定自我。为何而来,为何而活,甚至当她遇到所爱时也不能说出口。

无处倾述,沉默变成了纯的伤口。

姑姑是一个温暖善良的老太太,她关心纯,却不急迫地追问答案,她用拥抱告诉纯自己对她的关爱和理解。她帮纯寄出了那一封写好的信,为她打开了一个出口。

爱能治愈,好的爱才是治愈伤口的良药。

爱能让旅人找到回家的路,而家,是放下装腔作势的坚强,放心软弱之所。家人是另一种爱,让人安心,足以用勇气再出发。

三、结尾

《致允熙》展示的一个寻求,治愈的过程。

允熙和纯走在积雪的街道上,画面淡出,只听到咯吱咯吱的脚步声。

允熙回到韩国开了一家自己的餐饮店,她给纯回信,说“我会慢慢把我们的故事告诉新春。”

结尾看似2人又天各一方,导演却营造出一个快乐的结局。似乎雪地中的脚步声就是两人永远在一起的暗示。

在回信中允熙说

“结婚那天,我以为牵手的人是你……我也依然做着有你的梦……”

《致允熙》里面有允熙和纯割舍不断的情感,有新春的恋爱,有前夫再婚的第二春……电影弱化了爱的时间。

这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它也没有时间。

这个时代太匆忙,又辣么功利,说爱就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偶尔停下来看看这样的电影,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探究内在的疑问:生活是什么呢?

李银河的书中其中一个受访者说到:我60岁退休后才找到爱情,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爱对于女人来说是什么?

是抚摸彼此的身体,缠绵悱恻的拥吻,还是你在我心里从未离开?

是身体的欲望,还是无时无刻的关爱?

“嘿,你好吗?我一直想这么问候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