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图兰朵三观,图兰朵镯子

2023-11-06 13:12 作者:岑岑 围观: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预言了他死后的景象。

1921年,年过60的普契尼开始创作歌剧《图兰朵》,不久被确诊为喉癌。噩耗降临,普契尼只能在治疗间隙加快创作节奏。他曾说,“如果我不能顺利完成这部作品,就会有人走到台前说,‘普契尼写到这里就死了’。”

没想到,一句话成了预言。

1924年11月29日,普契尼在创作《图兰朵》最后一幕时,因手术后无法控制出血,在布鲁塞尔去世。

普契尼的学生歌剧作曲家阿尔凡诺根据老师留下的手稿和资料,完成了老师未完成的作品。

1926年4月25日,普契尼的代表作《图兰朵》在米兰内洛歌剧院首演,由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担任指挥。激昂的旋律,恢弘的场面,让观众几度激动。

正当演出进行到第三幕时,托斯卡尼尼突然示意乐队停下来。他转过身,对台下的观众说:“大师写到这里,心脏停止了跳动。”

普契尼一生热爱歌剧创作。代表作《图兰朵》是普契尼所有作品中最具史诗性、核心内涵最复杂、主题最深刻的。

在《图兰朵》浪漫史诗般的旋律背后,隐藏着一个来自童话文学的内核——浪漫的叙事技巧和深刻复杂的主题。

图兰朵的故事最初是从哪里来的?童话文学盛行于18世纪的欧洲。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阿拉伯民间童话集《天方夜谭》和波斯童话集《天方夜谭》。前者至今仍是经典,被人们津津乐道,而后者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千零一日》的故事结构和《一千零一夜》类似,都是以一条主线的形式串联起无数个短篇。法国东方学家德雷克来到波斯后,整理了相关的民间故事并进行创作。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原型来源于短篇童话《一千零一天》中杜兰多的三个谜团。

流亡王子卡拉夫与中国公主图兰朵相遇,一见钟情。但是如果你想和公主结婚,你必须解决三个难题。如果求婚者没有猜中正确答案,他将被处死。

为了爱情,卡拉夫王子冒着生命危险。公主的贴身婢女刘二爱上了卡拉夫王子,并多次暗中帮助他。最终,为了保护太子,刘二不幸被折磨而死。几经波折,卡拉夫用真情感动了公主,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与原型故事《杜兰多三大谜团》相比,普契尼在改编中进一步润色了剧情和人物,使剧情更具逻辑性。

为什么图兰朵命令求婚者用生命去猜?原因很简单。图兰朵的祖先中曾经有一位公主,被一个来自异国的男人拐走,死在了异国他乡。所以,图兰朵儿对男人恨之入骨,想快点杀了他们。适婚青年一到,她就以婚姻为诱饵,无数青年蜂拥而至,却因为猜不透谜语,都成了石榴裙下的幽灵。

而图兰朵又是如何从冷酷无情变成被爱情折服的?歌剧《图兰朵》为此安排了两个亮点:刘二被捕受尽折磨却不肯背叛卡拉夫,带领自己拯救对方;目睹了悲剧的卡拉夫愤怒地亲吻了图兰朵,最终用真情融化了坚冰。

为什么中国的《图兰朵》更具有东方文化特色?《图兰朵》与其说是一个东方故事,不如说是西方人对东方世界的想象。18世纪,欧洲处于对东方狂热的向往中,以《图兰朵》为代表的东方文学备受追捧。

美丽却冷血的中国公主,英俊深情的鞑靼王子,浪漫曲折的故事,都迎合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偏爱。唯一的问题是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东方本土文化的根基相去甚远。

中国的《图兰朵》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恰恰纠正了这种不足,凸显了奇幻史诗的特质和东方特有的人文关怀。

著名影视编剧、小说家王小平将图兰朵的故事本土化,并融入东方文化特色,创作出代表作《三色手镯》。

三色手环以全新的视角切入东方公主图兰朵的故事,用极其丰富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史诗般的奇幻传奇。从远古时代的圣石纠缠,到后世被诅咒的图兰朵公主,在人性与欲望的漩涡中,爱与希望成为了打破局面的关键。

我们眼中的颜色是红、黄、蓝的混合。如果三种颜色混在一起,就是黑色。在我的小说里,三只魔镯的颜色是红、黄、蓝三原色,代表着每个人都渴望获得的美好、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有一个,那将是莫大的幸福;如果你放纵贪婪,试图占有一切,你就会失去爱的能力,直到毁灭。-“三色手镯”

三色手环不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是越挖越深,试图在图兰朵、卡拉夫、刘二的三角恋中寻找更多发人深省的内涵。

与歌剧《图兰朵》相比,作者王小平进一步提炼了图兰朵公主的生活背景,使图兰朵的喜怒哀乐更加生动。

图兰朵是一个有过去的人。她的爱和恨从来都不是没有原因的。她的生活很沉重。从一开始,她的生活就背负着欲望带来的枷锁。

古时候共工生气打不到舟山。女娲把七色石炼成补天,最后只剩下红、黄、蓝三根晶石。这三块有魔的水晶分散在世界各地,最后做成三个手镯。

马尔维亚王室将三只手镯视为传家宝,一个神秘的诅咒代代相传:只要三只手镯戴在同一个人的手腕上,她就会拥有神秘的力量,但相应的,她也会承受相应的诅咒,直到永恒的尽头。

一个蚌姑娘用生命换来的图兰朵公主,承受了万千宠爱,却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同时戴着三个手镯的她,常常忍受着恶魔的折磨,成为诅咒的傀儡,然后步入失控的深渊。

在王小平的作品中,图兰朵不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她是个活生生的人。遇到卡拉夫的时候,她像小女孩一样天真可爱,杀人的时候也是冷酷无情。

传奇的人生经历,美丽的容貌,高贵的地位,都束缚着图兰朵沉重的枷锁,让她永远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感受到普通人的世俗欲望。她所承载的使命注定了她要走上这条坎坷的道路,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为什么三色手环里的爱情注定是悲剧?著名作家王小平擅长描写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从她负责创作的影视作品《宫中皇后》和《米月传奇》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在这本70多万字的小说《三色手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大汗手握大权,坐镇天下,却无法讨回心爱的蚌姑娘;刘二的心是卡拉夫,她愿意赴汤蹈火来换取卡拉夫兄妹的爱;海长卿对图兰朵有很深的感情,但作为交换,公主对她区别对待;卡拉夫和图兰朵一见钟情,但对方是入侵自己国家并导致自己家破人亡,流落异乡的敌人的女儿...

三色手环里的爱情,大多都是开头好,结尾不好。

世界上有很多种爱,但缺少完美的爱。即使是那种看起来像竖琴,听起来像声音的爱情,还是有些不完美。这种不完美在于人本身并不完美。

缘分无常,有多少爱情在经历了很多磨难之后还能继续携手走到最后?越来越多的人,或如可汗般喜欢离别,或如刘二般向往,或如海长卿般知音,或如卡拉夫般可恨。

三色手环不仅想讲述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更想借助故事讲述命运的真相:没有爱情是容易的,没有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从波斯童话《一千零一天》到普契尼的经典歌剧《图兰朵》,再到作家王小平的代表作《三色手镯》,图兰朵公主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打磨和演绎,不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无论如何演变,图兰朵公主故事的核心永远是爱、人性、权力、欲望的交织。在东西方版本的不同呈现下,这个核心在不断深化,让人思考更多。

人短暂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爱,是权力,还是欲望?也许只有在生死攸关、回天无路的时候,才能给出早已烂熟于心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