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主演保利剧院话剧《情书》,周涛:舞台上我还是个新人

2023-11-04 20:14 作者:岑岑 围观:

晚上九点,许多年轻女孩跑出剧场,奔向剧场后面的演员入口,等待着...过了一会儿,周涛出来了,亲密地说剧组开会,她暂时不走,让他们先回家。看到偶像这么善良,女生们开心地答应了,慢慢散去。‬

由华中话剧院出品,周涛、孙强主演的话剧《情书》,是北京保利剧院正式复工后的首场话剧演出,也可以看作是戏剧家送给观众的一封“情书”。以前每次演出前,剧场里都是人声鼎沸,但这一天特别安静。化妆师问周涛:“剧场里有观众吗?”他们从侧幕看到,观众其实早就坐下了,静静地坐着等待演出开始。那一刻,周涛感受到了戏剧表演中那种肃然起敬的仪式感。

2016年之前,人们熟悉的是主持人周涛,以及春晚舞台上那一双双带着微笑的眼睛与观众一起开始新的一年。2016年离开央视后,周涛成为北京演艺集团首席表演官,此后很少再上舞台。2018年参加话剧《情书》的演出,让那些错过她的粉丝又有了一次近距离看她的机会。

主持人和演员关系很密切,但两个行业交错如山。周涛说,其实她一直有一个戏剧舞台的梦想。“我高中备考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戏剧表演。后来没有报考,但一直热爱舞台。这次我走上舞台,让我童年的向往成真。”看到《情书》的剧本后,她很喜欢,所以很兴奋的接受了这个角色。“但是到了排练厅,才发现自己‘无知无畏’。其实剧和主持有天壤之别。真正上手的时候就崩溃了,难度超出了我的想象。”早知道这么难,她就不答应了,可是进了排练场就没有退路了,只好强迫自己硬着头皮往前走。

这部剧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演员只有两个,要从十几岁演到五十多岁。95分钟除了换装都在舞台上,第一次演话剧真的很难。周涛在表演中逐渐发现,这种靠情感推动前进的戏剧,需要演员足够投入才能把观众拉走。“这三年来,我对角色的情感饱和度从未降低,对角色的理解也逐渐加深,让表演更加细腻。”

虽然每次她饰演的角色病逝,剧场里都有一片呜咽声,但周涛总是很清醒。“让观众哭不是衡量剧质量的指标。情感共鸣可能是笑或哭,也可能是不笑不哭。哪怕观众有一点沉思,一点感情的梳理也足够了。”虽然这部剧已经演了三年,但她觉得自己还是一个舞台新人,因为只演过这一部。

离开央视后,周涛很少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制,但去年年底,她参加了综艺节目《周围的声音》的录制,让大家大吃一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会重返电视行业。“离开央视后,我并没有把电视作为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我很喜欢《环境中的声音》这种节目类型,节目核心的艺术含量和品味都很高。导演和制片人专程来北京找我谈话,但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好心出席了。”

除了话剧表演,北京演出集团的首席表演官还是她最重要的工作。今年疫情重创舞台。她和同事们一起参与了北京岩云剧院的创建,并亲自参与了一些活动的举办。目前由她执导的奥运公益音乐季已经开始筹备跨年演出。“虽然我是电视出身,但是在平台上做直播还是和传统电视文艺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探索云录制的受众以及通过移动端观看的受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去适应这样的格式。”

谈及未来,她并没有刻意的规划和设计,只是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应该不会再有情书的表演了。也许会有新的角色,或者新的人生选择。未知的东西是不可预知的,但也是期待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牛春梅

编辑:金立伟

流程编辑吴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