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变形金刚7》五年磨一剑、新增巨无霸,为啥还是扑街了?

2023-11-04 16:38 作者:岑岑 围观:

《变形金刚:超级战士崛起》(以下简称《变形金刚7》)于6月9日在内地同步上映。

这个系列从2011年的《变形金刚3》开始,在mainland China的票房就超过了10亿,其中票房最高的《变形金刚4》拿到了近20亿,而《大黄蜂》这个外来片,即使制作稍逊一筹,也超过了11亿。而专业票房软件《变形金刚7》给出的总票房预测只有6.05亿。

票房不佳的部分原因是电影的受欢迎程度。目前豆瓣评分已降至6.3,近一半观众玩三星。这个评分排在系列的第二位——倒数。本来《弹壳》一直在管这个系列,但是《变形金刚5》豆瓣评分只有4.9,口碑真的很差。或许是因为它不想把这棵摇钱树带进死胡同。迈克尔·贝在这部电影中退居二线,并提拔了一位新导演,但这部电影仍然有所欠缺。

纵观《变形金刚7》,除非你对这个系列特别痴迷,否则根本不建议看。影片只有一个亮点,但随之而来的是100个缺点。

最大的亮点是首次为该系列引入了新角色。影片跳出了以往汽车人与狂徒之间枯燥的争斗,加入了巨无霸,出现了擎天柱、黄宝、飞箭勇士等新角色,而反派则迎来了一位“机器背景”的宇宙大帝,以及强大的天灾。新角色的加入给这部电影注入了一些新的思想。

但是新角色的加入还是不能打动影片,缺点太多。

首先是故事单薄,bug太多。《变形金刚7》不怕剧透,剧情简介几乎就是电影的剧情。以天灾为代表的宇宙大帝和反派想要吞噬整个星球,擎天柱和其他汽车人面临着寻找机会重返塞伯坦和保护地球的艰难抉择。加入两个和系列前几个故事相似的人类,突出团结和信任的重要性,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打败反派,影片结束。

不过这看似是AI写的流水线剧本,可惜没能保证故事的逻辑,从人物动机到细节设定都有太多bug。比如擎天柱告诉大黄蜂,他知道自己之前和一个人类关系很好。这条线是前作的延续,证明汽车人不是第一次来地球。然而,怎么可能全人类还对汽车人一无所知?

再比如擎天柱,他在这部电影里被塑造过,但也是个死局。整个系列有一个很大的核心或者说原则,就是汽车人保护人类。但是这部电影擎天柱明知会把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置于危险之中,仍然为了重返赛博坦而把人类置于危险之中。反派和反派的对抗当然重要,但编剧要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其次,打架没意思。看机器人变形打架远不如看速10过瘾。这个大场面,这个系列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几场重磅打斗场面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没啥创意。此外,擎天柱的长相与假金刚非常相似,而他身后的人看起来像钢铁侠。就算打架不是用心设计的,他又怎么可能抄袭别人?

演员也很让人失望。朋友看了之后说,以前美女的长腿没了。反而是两个鲜为人知的演员,女主角长得不漂亮,身材也不好。与上一部马克·沃尔伯格、安东尼·霍普金斯等大牌演员云集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严重缩水。不知道电影是不是为了省钱。除了两个主角,电影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演员,配角和团体表演也几乎没有。《毁灭者柯南》发生了那么多事,警察不参与吗?

这个系列真的没必要继续了。如果说2007年第一部真人版《变形金刚》上映时还值满分的话,那么16年过去了,所有的感情都已经耗尽了。这样无脑的电影,不值得花一张电影票。

吐槽完电影,我想顺便吐槽一下电影院和CINITY。最后,我想明白为什么《速度与激情10》、《变形金刚7》等好莱坞大片都坚持要搞无聊的特效3D。

为了追求好的效果,我选择离家不远的CINITY电影院。如果在电影院买挂牌价,一张票145元,网上选座,早间的也要88元(皇帝的座位区更贵)。

众所周知,CINITY是IMAX的巨幕品牌。我以为应该像IMAX一样给顾客提供3D眼镜,直到给了我一张电影票转身准备进电影院才告诉我要买3D眼镜。一副15元,三副眼镜,45元。

那么《快10》《变形金刚7》等电影之所以搞特工3D,第一个原因就是电影院可以通过卖3D眼镜获取暴利。

CINITY使用的是普通的圆偏振3D眼镜。通常这种眼镜在电影院的价格在5-6元,在香港电影院的进价在4.5元左右。但是因为包装袋上印了“CINITY”两个字,电影院的价格飙升到15元,价格翻了三倍。

这种眼镜成本很低,外包装上写的“夏普”二字是realD。第一个在中国提供3D服务的外国品牌LUXE巨幕厅就是他们的家。这种眼镜的购买成本在3元左右,电影院的价格涨了5倍,一副眼镜的利润超过10元。

想象一下放映一部电影。保守估计,有一半的观众需要购买3D眼镜而不需要佩戴,因此影院的利润相当可观。

另一个原因是3D可以提高客单价,但是电影院的成本可以控制。根据上映预告,变形金刚7的结算标准是2D 20元,3D 25元,IMAX和CINITY更贵,30元。CINITY因为能把眼镜卖到15元,所以只出了3D版。你想看2D巨幕吗?只能选择杜比影院或者IMAX。

CINITY这两年发展很快,连詹姆斯·卡梅隆都呼吁。事实上,这个拥有中国自主品牌的巨幕厅,从投影机、服务器、音响系统到15元一副的3D眼镜,都不是国产的。但得益于中影和中国的赋能,目前版图正在快速扩张。这次看的电影院本来是IMAX,但易主后改成了CINITY。

当然支持国产品牌CINITY没问题,但是品牌方也要争口气,不要这样割韭菜吧?把一副偏光眼镜卖到15元,不顾观众的观看体验,坚持只发行3D拷贝,这些举措违背了市场规律,无异于饮鸩止渴。在这种低迷的环境下,我们还能走多远?

最后,我希望电影院能安排更多的2D秀,也希望观众能尽可能避免3D秀。如果大家都不看的话,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专门的假3D秀了。

没有生意就没有伤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