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诺兰《黑暗骑士崛起》,其实暗藏另一个结局,蝙蝠侠真的活着吗

2023-11-04 16:31 作者:岑岑 围观:

诺兰为什么能成为现代电影观众追捧的人气导演,除了足够硬核,足够嚣张,足够酷炫等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空,有着非常宽泛的解读,而这些都是诺兰放在影片中极其不易察觉的角落,让观众慢慢去探索。

诺兰出生在英国,他的弟弟乔纳森·诺兰也出生在英国,他参与了剧本的创作。两人都有很强的英语文学功底,所以在看整个三部曲,尤其是最后一部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塑造的蝙蝠侠(布鲁斯)这个角色充满了莎士比亚的悲剧色彩。

那么问题来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什么?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和《李尔王》。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综上所述,在莎士比亚的悲剧文学中,认为人性是失望的,但不是绝望的,所有故事中的悲剧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造成了人性的阴暗面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具有强烈的英雄色彩,往往与命运或使命相矛盾,从而造成崇高的悲剧,进而得到升华。

这样的悲剧会给故事中的人留下深刻的反思,从而得到一种人性的“洗礼”,这是莎士比亚经久不衰的悲剧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在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都有类似之处,尤其是《黑暗骑士崛起》,可以算是一个超级英雄的童话。

虽然我们知道诺兰蝙蝠侠很现实,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黑暗骑士崛起》在剧情上做了很多浪漫的处理。

比如在体力和力量上明显遥遥领先蝙蝠侠的本,折断了蝙蝠侠的腰,但蝙蝠侠却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康复,不依靠任何现代医学。没有接受任何新技能训练的他,在一个小宇宙的帮助下逃离了这个世界,然后和本打得满地找牙。

这种剧情逻辑本身就很英雄,很浪漫。

至此,我们不得不讨论一下《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局。

众所周知,影片99%的结局都是布鲁斯没有死,蝙蝠侠成了传奇。罗宾继承了蝙蝠侠的衣钵,继续保护哥谭市。

但是...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看到另一个不那么超英漫画的大团圆结局,但那1%我认为是悲剧英雄结局。

以下是我的“过度解读”。

也许,蝙蝠侠(布鲁斯)不想相信自动驾驶,他愿意牺牲自己,直到控制蝙蝠战机到最后一刻,为了保证核弹能真正远离哥谭。

其实这个逻辑也有道理。当哥谭市和1100万人决定命运的时候,蝙蝠侠会放心把这个生死攸关的任务交给自动驾驶吗?

当时福克斯查了一下,蝙蝠战机是原型机,自动驾驶软件确实是布鲁斯修的。但自动驾驶软件当时是不是装了核弹放在蝙蝠侠的战斗机上,或者蝙蝠侠有没有用,谁也无法考证。

就整部电影来说,蝙蝠战机一直是蝙蝠侠自己操作的。按理说,如果自动驾驶投入使用,有几个危机时刻是非常需要自动驾驶的。蝙蝠侠完全可以像第二部黑暗骑士一样展现自动驾驶功能。

有人说,在警察和邦恩军团的战斗中,蝙蝠战机可能是自动驾驶的,但仔细看,里面坐着的是蝙蝠侠,但当时确实需要自动驾驶,这样蝙蝠侠才能脱身去做其他事情。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阿福在café遇到的布鲁斯和猫女,也算是一种美好的浪漫想象。

毕竟这和阿福之前回忆的场景太像了,不免让人想起阿福在最后偶遇布鲁斯,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在阿福的记忆中,我们可以看到阿福咖啡馆的装修以红色为主,椅子是红色的,餐桌上的花是红色的,服务员的衣服也是红色的。

阿福记得认错的那桌情侣,明明是隔壁咖啡馆的。从椅子上,服务员上,桌上紫色的花上,我们可以看出,阿福和认错的那对夫妻,并不是同一家咖啡馆。在国外,这种街就是咖啡馆,一个房子就能看到另一个。

但是当阿福最后再次去café的时候,餐桌上所有的花都变成了记忆中隔壁家的紫色花,诺兰巧妙地避开了布鲁斯桌上的花。

而且在阿福回忆的场景中,有一个用餐的客人好像是在阿福用餐结束时出现的。几率有多大?

当然,我不想证明什么,只想给你提供一个更开放的诺兰式的结局解读。

因为无论布鲁斯是否真的死了,蝙蝠侠的传奇和布鲁斯的自我发现都在影片中得以确立。

《黑暗骑士崛起》更有野心。诺兰更像是在塑造蝙蝠侠的传奇,让它像寓言一样。这部电影是想测试一个超级英雄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和重量。

事实上,决定布鲁斯人生结局的目的是为了让影片偏于完美。

但就艺术造诣而言,那1%的人认为如果布鲁斯真的牺牲自己作为结局,会凸显蝙蝠侠英雄主义的悲壮与悲壮之美,但我相信如果诺兰的表现更明显,很多观众会不愿意接受,影片也不会认同。

这也是我认为诺兰擅长的。他的任何一部作品无论结局如何,结局之外还有很多故事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