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50000兄弟二人,兄弟俩吧

2023-10-30 04:44 作者:岑岑 围观:
50000

文|任平生

《兄弟》是余华读的第三本书。书中的情节就像标题想告诉我们的一样。讲的是两兄弟之间的故事,但内容不限于此。

时代的养料

这本书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对于90后这一代人来说,那是一个我们只从课本上学到的时代,一个我们只从老一辈那里听说过的时代,一个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时代。在这几十年的动荡中,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代给每一个普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的牺牲品。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余华提到:这是一部诞生于两个时代交汇之后的小说。前者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狂热、本能压抑、命运悲惨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者就是现在的故事,这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放纵、众生相杂的时代,甚至超过了今天的欧洲。

一个西方人需要400年才能体验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中国人只需要40年就能体验到。400年的动荡被浓缩在40年里,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两个兄弟。他们的生命在裂变中分裂,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就像这两个时代一样天翻地覆。最后,他们不得不怨恨地承担后果。

两个极端,充满荒谬

前半段故事以文革为背景,充满了眼泪、悲伤、感动和苍凉。宋凡平(两个兄弟的父亲)这个角色具备了所有的优点。他是个好父亲,好丈夫。他乐于助人,热情开朗,豁达,乐观,豁达,温柔。

也许就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悲剧就是把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毁掉给人看。”宋凡平这个美好的“东西”,就在我们眼前被无情地摧毁了。他甚至没有做错什么,甚至因为他太漂亮太善良。

故事的后半部分极其荒谬。两兄弟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短暂的交集后注定背道而驰。李光头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成为了垄断者,但他也迷失在金钱、利益和欲望中。宋刚的人生就像他父亲宋凡平的翻版。他经历了失业,兼职,肺病,卖身,最后绝望自杀。

两者的命运似乎是两个极端,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前者似乎暗示着人性的扭曲,后者似乎暗示着人性的挣扎。

“这就是世界,有一个人生命垂危,却对晚霞映照的生命无限眷恋;另外两个玩得开心,却不知道夕阳的余晖有多美。”

看到最后,我不禁想到,兄弟俩过去在一起的生活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回顾两兄弟的生活,充满了荒诞,余华似乎在用魔幻现实主义讽刺这一切。

从两个人看大时代。

余华的小说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在余华的作品里,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事里的那个时代。我仿佛跟随主人公李光头、宋钢兄弟,经历了家庭重组,文革中父亲的惨死,母亲的离世,共同生活的兄弟情,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人性的扭曲与挣扎。

一篇好文章就是如此。你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足不出户的经历各种生活。

虽然两兄弟是这本书的主角,但整本书都是围绕着两兄弟的关系展开的,从开始的爱慕到后来的为爱“叛逆”。但在我看来,千千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才是真正的主角,只有在他们身上,我们才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诞生的不一样的人性,才能洞察那个时代人的精神世界。

那时候活到李光头的人很少。现实中,宋立科一伙人更像是走在街上的所有普通人中的一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