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人生好看吗

2022-03-02 18:21 作者:半夏情感录 围观:

前几天写了篇微头条,讲小时候父母摸黑去邻村看电影,丢下我们姐弟俩在家里鬼哭狼嚎的事情,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但经历过的人都懂:

1, 过去的孩子没现在这么金贵。

2, 《人生》的影响力,真的很厚重。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尤其在农村,逢上什么缘由,有村子里放电影,那必然免不了人山人海的场面,而当时能放的电影也就那么几部,《人生》最出名。

只是当时我们孩子们的关注点不在这个上面,我们不思考人生,只思考荡不完的秋千,滚不完的铁环,还有丢不完的沙包。

直到后来长大成年,真正的见识了生活的真相,才愿意静下心来,去品父母们当年品过的茶。

例如,《人生》。

例如高加林的两难全,例如刘巧珍的被辜负。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据说作家路遥当年仅仅只用了21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影响人们近半个世纪的作品《人生》,原载于1982年《收获》第三期。

1983年,这部小说被吴天明导演改编成电影,呈现银幕。

那时候的乡下,人们看书的少,但赶场子看电影的多,《人生》就这样一不小心,城乡走红。

故事讲的是八十年代,黄土高原,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农村,如其所愿地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教书匠。

这在高加林看来,是他必须的,唯一的归宿。因为他是个文化人,他是不该归于土地的。

然而,令高加林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如愿以偿并没有持续多久,工作就被人偷摸顶替。

高加林想要鸣不平,却被封建传统胆小怕事的父母拦了下来,他们害怕被报复,因为艰难的小家已然是风雨里飘摇的浮萍了,再经不起任何一丝一缕的风吹草动。

高加林有多不甘,也得受着,悄不声地扛起农具,试图走进真正属于他的农村生活。

然而,农活远没有他想象的轻松。

高加林不怕吃苦,身体的苦,他可以承受,但内心起伏不安的清高与自尊,却让他屡屡煎熬,夜不能寐。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高加林的痛苦,刘巧珍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比起高加林来,家境稍好的她,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她最不缺的就是那个时代女性应有的聪慧与隐忍。

她喜欢高加林,但因为自己没文化,所以一直不敢高攀。

如今高加林重回土地,刘巧珍一半高兴,一半又心疼着高加林的痛。

所以,高加林下田干活的时候,刘巧珍就悄悄地地田埂上留下几个田瓜,或是捧上一篓枣子,佯装是要送得德顺爷爷尝个鲜,实则是为了给高加林解馋。

而高加林提着一筐馒头去县城变卖,补贴家用的时候,刘巧珍也假装赶集,一直远远地跟在身后。

高加林提着馒头,无奈羞涩地蹲在街边。

刘巧珍就躲在不远的摊贩边,远远地看。

骨子里的清高让高加林羞于叫卖,路人的每一束目光,都能让他将头低到泥土里去,他羞红着脸。

刘巧珍望过去,满眼的疼惜。

最终,刘巧珍终于鼓起勇气,接过高加林手上一个也没卖出去的馒头,谎称她去帮高加林卖,其实却只是将馒头送给了亲戚,再转身自掏腰包,补贴高加林。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一筐馒头,让两个年轻人走近了些许,刘巧珍的关心与开导,让高加林阴郁的天光,也放出些许光亮。

他们开始谈恋爱,像当时所有的年轻人一样。

躲在铺满月光的草垛后面,被偶然发现的孩子们像笑话一样的看。

大人们也背后悄声的指指点点。

高父坐不住发了声,觉得自己家境比不起刘巧珍,高加林纯属痴心妄想。

遭遇工作挫折的高加林被激怒,他刻意邀请刘巧珍一起去逛县城,两人骑着同一辆自行车,从村民们面前大模大样的经过。

孩子们在背后追赶着,一声声地叫着高加林,刘巧珍。

大人们躲在能躲的地方,各怀心事的看热闹。

毕竟那时候的自由恋爱还是件新鲜事,观者也各品着各的味儿。

但不管怎么说,高加林刘巧珍在谈恋爱的事情,有了铁证。

谁都以为会功德圆满,可高加林却因为亲戚关系,进了城。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高加林进县城当了一名记者,出发的那天,刘巧珍去桥头上送。

她说,你就和我一个人好。

与其说是撒娇,倒不如说是卑微地在乞讨,讨一份成全,讨一份未来罢了。

毕竟刘巧珍比谁都明白,原本她就不比高加林有文化,现在高加林进了城,他们的距离就更大了。

巧珍心里怕。

可生活向来是夏虫不可语冰的事情。

各人在各人的环境里,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与决定。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高加林虽然也还惦记着巧珍的好,但却不由自主地和城里的女同学黄亚萍慢慢交往起来。

因为在当时高加林高记者看来,见面只知道操心被褥薄厚,关心猪下了几个崽的刘巧珍,是那么的无知又那么的无趣。

倒是亚萍含蓄万千的小诗,更配得上他当时的身份与处境。

最终,高加林决定和亚萍一起,跟随她有头有脸的父母一起去南京发展。

分手的小桥头,刘巧珍哭成了泪人,却没闹,也没上吊。

她说你放心去吧,我知道我配不上你。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就这样,痛失真爱的刘巧珍,在抑郁涣散了几日后,又重新振作起来,并且,重整旗鼓,顶着高加林曾经送她的那方红纱巾,五味杂陈地嫁给了一直追求她的农民马栓。

而高加林这边却有些出其不意。

他意念辉煌的南京之行还没有来得及筹备,便因为走后门找工作的事情被人检举,再次灰溜溜地扛着背包回了乡里。

而此时的刘巧珍,却早已嫁作人妇,开始了只属于她自己的人生,这份人生里,再不会有高加林的参与。

高加林到此时似乎才意识到,谁是真的爱他,对他好。

但过去的每一步,都没有转回头去,重新来过的机会。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以上,就是电影《人生》的大致情节脉络,影片里的高加林因为‘背信弃义’遭遇了无数人的唾弃。

上一代人说,他是叛徒,是败类。

这一代人说,他是渣男,他不负责。

但我们真的都没有读懂高加林吗?

不不不,其实我们都读懂了,只是没人愿意承认罢了。

还是先说说爱情吧。

高加林真的爱刘巧珍吗?

其实确切说,谈不上爱,甚至谈不上喜欢,充其量只是一份无助时盲目的依赖,一份感动罢了。

那么他爱黄亚萍吗?确切说,也只是气质品味上,一些不痛不痒的共鸣罢了,也不是爱。

所以说,他无论跟刘巧珍在一起,或是和黄亚萍去南京,都不是在投奔爱情!

所以两者也就无有轻重。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再说回生活。

家里近乎揭不开锅的日月,高加林又不擅长于农活,即便他真的有吃苦的精神,抛却心头梦想,在土地里扎根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那漫不无目的,望不到边的绝望,有几个人,有勇气承担?

去县城也好,去南京也罢,高加林看似为自己的清高在拼杀,骨子里说到底,还是为了父母,为了脱离贫穷,为了把生活先稳下来。

或者确切地说,为了稍舒坦一点地活着。

那么父母也好,活着也罢,相较爱情来说,似乎都更重要一些,或者打个平手也可以,都重要,但它务必是真实的爱情,不是同情,不是感动,也不是可有可无并不强烈的精神共鸣。

所以高加林选择了前者,其实如果将我们放在角色里,我们绝大部分人也会这样去做。

但高加林不可以,因为我们是高加林的同时,我们也是刘巧珍。

我们什么都不想丢,又什么都想得到。

38年后,再看《人生》:我们都读懂了高加林,却没人愿意承认

但是回归生活疆场,谁不是在流着血,打打杀杀的呢?毕竟没有付出,就永远不会有回报,没有舍,就不会有得。

这样说,并非是说高加林对于他及刘巧珍的情感关系处理得就万无一失,他也有错,错不在拒绝,而在于盲目,含糊地接受罢了。

不知道大家对以上观点是否赞同,可以一起交流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