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漫游症札记》:以电影之名,阅尽人生百态

2022-02-25 10:00 作者:精读君 围观:
《电影漫游症札记》:以电影之名,阅尽人生百态

每个人有且仅有眼前这一个人生,在我们的人生中,不能够像电影那样,遇到科幻片那般的世界末日,警匪剧那般危险而紧张的情景,喜剧那般哭笑不得的场景,言情剧那般一生只爱一个人。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过着平平淡淡的普通人生,因为平淡,所以对世界对生命对人生没有太多深刻的感悟,幸好的是,包括电影在内的很多艺术作品为我们的人生弥补了各种各样的滋味。

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为什么呢?

电影是大众接触最多的作品类型之一,任何人都可以从电影里面获得一些东西。我喜欢看电影,是从电影中可以获得很多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电影的世界里面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一切皆有可能。

我可以去感受千万年以前的世界,我可以去到外太空感受宇宙的宏大,我可以跟随主人公一起感受冲破世俗常规所带来的自由快意人生,然后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悟。

那从事电影相关行业的人又会有怎么样的感悟呢,那些更贴近电影的人对电影又有怎样不一样的解读呢?

《深港书评》十大好书得主、“中国电影新声”导演、《字花》杂志“电影书写”专栏撰稿人……当这些身份叠合到一个人身上,而他又抛开拘束,撒开了写,会造就一本怎样的书?

唐棣新作《电影漫游症札记》分享给大家。这本书看似是影评,却往往从电影场景中飘逸而出,走入值得玩味的人生话题。

《电影漫游症札记》:以电影之名,阅尽人生百态

01

生命多短,生活多长

我们为什么而活?在现实中,如果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也可以从电影中找。就像唐棣一样,从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生之欲》(1952)找到了答案。

《生之欲》主人公是一个叫渡边勘治的老人,工作三十年使他变成同事眼中的“木乃伊”,直到他身患胃癌,才意识到仅仅活着是不够的,他开始反思并企图改变。

电影中有一个命题:死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没有活过。

幸好在渡边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开始活了一次——哪怕时间有限,他也一定要完成对另一种生活的落实。

渡边先生以闪回的形式参与叙事,这也可以理解成一切为时已晚,生命不会延长,活在记忆中比活在现实中持久。老人就是会死去,生命就是会结束,时间就是会流逝。

我们对现实的无视和对记忆的珍视是互相对应。可悲的是,老人葬礼上人们并未因为渡边之死的提醒,而意识到自己过着多么了无生趣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遗愿清单》,影片讲述的故事是两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去完成他们在病床上拟下的遗愿清单的故事。

看完电影之后你就会发现,人们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完成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在临死前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活过,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

人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漫长,所以,想要爱就去爱吧,想要跳舞就去跳舞吧,想要唱歌就去唱歌吧,即使生命只有短暂的一瞬,也要留下像样的记忆。

02

方向感

电影到底是怎么拍的呢?

唐棣:“拍片大方向是有的,具体哪里拐弯,哪里绕行就不清楚了。现实里会出奇迹。所以,摄影师和导演在现场的感觉非常重要。

但感觉的东西很多时候也最不可靠。凭什么确定一句话这么写,一个词如此用?一个镜头有无数拍法。这个场景为什么非用长镜头?”

事实上,艺术就是看天吃饭,这是一种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不仅仅拍电影如此,我们的人生走向同样如此。

人生的大方向是有的,大部分人的人生走向都是读书、工作、结婚、生子、退休,但是千千万万个人都活出了不一样的百态人生。人生充满各式各样的细节,每个人的感觉和选择非常重要。

有些人就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曾经在精读公众号中看到一个“14岁独臂少年打篮球”的故事。

《电影漫游症札记》:以电影之名,阅尽人生百态

张家城5岁时因意外致右手绞断,13岁时在学校的一个活动中接触到篮球,从此点燃了篮球梦想。

经过无数次的练习,练成了一只无敌的左臂,运球、转身、投篮,流畅的动作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终于,他站在了最爱的篮球场上发光发热。

所以,就算人生大方向早已注定,每个人依然能够根据自己的感觉和选择,走出你想要的人生。

03

录像厅初记

很多人的第一部电影从香港电影开始,唐棣就是。

通过小小的录像厅接触电影,以表现黑帮故事、日常生活,带点情色元素的港片为主。

那时候的录像厅说话声嗡嗡不断,汗臭熏人,检票员来回走动,还有叫卖炒栗子的声音,总是一片混乱的气氛。对于唐棣而言,那时候看片儿纯粹是为了消耗过剩的激素。

《电影漫游症札记》:以电影之名,阅尽人生百态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2016)里有很多“录像厅年代”特有的景观。这部电影表现的不仅是一对男女,还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孤独,更像是当年这群泡录像厅看片儿的小孩,在小镇无法找到说话人的孤独。

我想,现代社会也同样如此,在热闹的外表下隐藏着孤独。网络聊天热热闹闹的本质就是在现实里对话越来越困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沉默是因为言多必失,但孤独又叫人害怕。

曾经有个网友问过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一个问题,“请问您有没有孤独的时候,如果有的话,你怎么度过呢?”蔡澜先生回答说:“读书。”

《电影漫游症札记》:以电影之名,阅尽人生百态

世界再热闹也终会有安静的时候,每个人都曾经在某一刻感受过孤独。

读书,在我看来,确实是排解孤独的一剂良药。书读得多了总会读出智慧来,让你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让你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谦卑却有内涵。

04

结语

唐棣在书中写的是电影,更是生活。书中还收录了《电影给了我什么》、《电影初心》、《时间的魅影》、《破坏与构建》、《暴力与想象》、《真理与荒诞》、《特写与呈现》、《论爱与黑暗》、《类型与反类型》等文章。

就像杂志主编阿郎评价所说,“唐棣笔下的生活充满电影的抽离感,那些需要时间去佐证的事物被他的笔涂满一层光影效果,他会告诉你,生活可以像电影一样有趣!”

人们喜爱电影,是因为电影能触动人们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敏感的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虽然每个人有且仅有一个人生,但幸运的是,我们能够通过文学、通过电影等看到百态人生。

我们可以像唐棣那样,从电影中发现生活的缩影,透过银幕看到生活,看到自己,看到各种各样的情感,跟随着电影一起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悟。

作者:肖燕青,精读读友会会员。习惯性读书,习惯性跑步,又很爱音乐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