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剧情再也没有走出玉米地「详细介绍」

2022-03-24 09:58 作者:新华网 围观:

这部没有演员的电影,让万千观众泪崩

新华社新闻纪实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新闻人牵手电影人,真实故事格外动人

当第一缕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远在西藏宗措村的旺青罗布,正嘴对嘴吸出初生小羊嘴里的污秽物;

43岁的胡小明,再次踏上四川博作村的土地,与罗洪一起地毯式搜寻辍学儿童;

黑龙江上升村的王路来到被台风洗劫后的玉米田,带领村民一穗一穗掰着“躺”在地上的玉米;

贵州坡头村的刘恭利,正挨家挨户推广易地搬迁扶贫政策……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上述图景正是“新闻纪实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中的画面。这部电影的上映日期是今年12月3日。

《我们是第一书记》首映票房99.4万,作为纪录片,成绩不俗。这部电影由新华社出品,影片内容全部取自新华社记者一线采访的真实案例。

真实是“第一书记”的底色,也是这部电影最鲜活的地方。

为何选择做这样一部电影?“新闻纪实电影”与普通电影有何不同?没有演员的电影怎么拍……日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探访主创团队,为你揭开幕后的故事。

“新闻的灵魂+电影的外表”

考究的镜头语言、精致的电影构图、有质感的现场……《我们是第一书记》既有新闻直抵人心的现场细节,也有电影艺术带来的视听冲击。走进影院,观众见证一个个在平凡中迸发的伟大灵魂。

这是新闻人牵手电影人带来的惊喜。新闻人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电影里有不少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新闻片段,这都是历史的真实痕迹。

“你家有存折吗,有多少钱?”“有,1500块钱。”

“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吗,吃年夜饭了吗?”“没有。”

这组对话发生在记者和孩子之间。4年前,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在一个贫困村记录下这个片段。4年后,这组镜头被用到《我们是第一书记》当中。当时,小男孩站在“旭日东升”的对联下回答。如今,这个村已经脱贫,高高的太阳温暖着这个村。

“如果当时没拍下来,我们就错失了这一展示贫困村现状的素材。”创作团队成员魏骅介绍。

事实上,主创团队以扶贫题材“新闻的灵魂+电影的外表”的形式已经交过一份优秀答卷了。2020年底,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推出了系列微纪录片《第一书记》,播放量集集创“千万+”,创造了新华社客户端的播放纪录。该片还荣膺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光年杯”,获评“建党百周年公益影片”。

微纪录片的成功,让主创团队对扶贫题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21年1月,新华社受托制作一部扶贫题材的新闻电影,担子自然落在了有着成功经验的《第一书记》团队上。

将第一书记们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主创团队心里是有底的。早在系列微纪录片《第一书记》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就搜集了超过1000个“第一书记”的故事。经过一番“忍痛割爱”,团队制作了20期故事,最后播出的只有6期。这期间,摄制留下的大量素材,已经具备了做一部长电影的基础。

主创团队还仔细研究了大量扶贫题材影视作品,找出新闻机构做扶贫电影的独特优势,团队再一次吃下“定心丸”——首先,多数扶贫影像记录都是短视频、快新闻,缺乏沉浸式的报道;其次,艺术类扶贫影视作品中集中表现的都是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的故事,情节缺少新意;第三,拍摄和包装手法比较传统,少了一些传播力。

“尽管短而精的扶贫微电影不少,覆盖面也很广,能给观影者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与思考的却不多,社会需要这样一部电影。”团队成员李放说。

“他们不要命地干,我们不要命地拍”

《我们是第一书记》里有书记们跋山涉水的辛苦、有分红大会上村民拿到钞票的笑容、也有玉米被扶起也扶起信心后的欣喜……这些故事的发生地,或许离我们很远,却又带给我们最近的冲击。

不同于一般电影的制作流程,“新闻纪实电影”没有预设剧情,也没有开拍指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摄影师需要做的是快速准确地记录下每一个场景、拍下每一个细节。

拍好“新闻纪实电影”,需要被拍摄对象把摄影师和设备当“空气”,被拍摄对象则需要克服生理和心理上对镜头的“双重恐惧”。

拍电影最合适的焦段是35mm,因为是短焦段,相机离被拍摄对象可能只有半米左右,一开机,被拍者就会紧张。有人笑谈,“话都不会说了。”“换长焦80mm镜头,不行继续换120mm”,主创团队挨个尝试,直到找到最佳平衡点。组里的摄影师偶尔还会打趣,“我们不是来拍电影的,是来搞偷拍的。”

为了克服心理“恐惧”,摄影师需要跟被拍摄对象做朋友。每个拍摄小组都要在当地至少待上三个月。前两周,摄影师可以不拍,但一定要“拿着设备在那晃”,边晃边交流,直到跟被拍摄对象完全熟起来,这才能保证“电影中的画面99.9%都是真实拍摄”。

为了采集更多素材,摄影、摄影助理加上制片原本固定的三人搭配,在《我们是第一书记》摄制组中几乎看不到。小组成员每人都要会摄影,制片干的活需要摄影师自己干。“多一个机位,就多一个拍下瞬间的可能。”团队成员任杰说。

有的摄影师为了记录下更多细节,差点就地“光荣”。因为“第一书记们”奋战的地方都是山野乡村、地形复杂,叠加上全员都是摄影师的现实,经常出现摄影师光顾着跟拍,无人提醒脚下路况的危险。有一次,摄影师单飞正在林子里专心跟拍,一不小心踏空,掉入了深达3米的捕兽陷阱。

同伴拉他上来时,单飞先问机器摔坏了没,素材拍到没。据当地人介绍,一般猎人会在捕兽陷阱里放些竹签,猛兽掉下去几乎都当场丧命。幸好那个陷阱没有竹签,摄影师才侥幸生还。

“第一书记是不要命地干,我们的团队是不要命地拍。”团队成员刘兆伟说。

将他们还原成“大写的人”

“100人进电影院,90人哇哇大哭,另外10个人是强忍着。”这条评价代表了很多观影者的真实感受。有的主创人员看了60多遍,还会忍不住哭出来。

一次点映结束后,主创团队问现场观众有什么想问的,结果现场无一人提问,场面一度十分尴尬。百思不得其解的魏骅走出影厅,没走几步就被几个阿姨拦住,“我们不是没有问题,是还在哭,没从剧情里走出来。”

情节打动人心,先被触动的一定是创作人员。《我们是第一书记》的拍摄团队,全员都是90后,在观众被感动前,他们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他们见过一家人最值钱的物件是一缸米,几根竹子串起来就当墙挡风……

电影拍摄过程中,摄影师跟着第一书记披星戴月,连走好几个小时探访牧民;见证第一书记智斗“逃学F4”,演绎现实版的“一个都不能少”。朝夕相处之下,电影创作团队深受鼓舞,他们也主动放弃假期、没日没夜地工作。还有团队成员因为同情贫困地区生活不易,自掏腰包承包下了村里唯一的一家养鸡场。拍摄挣的钱也几乎全都用作了扶贫。团队成员跟村民们说,“你们不用发愁卖鸡蛋了,我们都帮你卖。”

“拍第一书记,让我们知道他们也是人,他们奉献自己很伟大,却也欠儿女一份陪伴,欠父母一句珍重。”团队成员朴文琳感动地说,“我们想将他们还原成‘大写的人’,平凡的伟大才是最难的。”

电影中,贵州坡头村第一书记刘恭利,因为扶贫工作,三年吃不上年夜饭。母亲左手关节骨折,他也顾不上悉心照料。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主创人员也像第一书记们一样,长期与家人分隔两地。

影片上映以后,有个第一书记在交流环节抢过话筒,隔空喊话两地分居的老婆,“你看了这部电影,就知道我为什么夜里接不了你的电话,回不了你的视频了。我们,真的很忙!”

有人怀疑扶贫干部只是为了镀金拿荣誉。面对这种质疑,团队成员郑思琳说,“我们到一个地方才待三个月,他们一待就是两三年。你只要去那待几天,就不会这么想了。”满是烟火气的乡村,是第一书记们的战场。如何让村民们脱贫是挂在他们心头的第一使命。“荣誉、晋升,在第一书记们眼里,都远不如老百姓重要。”

“致敬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的努力”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让每个看过的人都有感触、有收获。”团队成员康薇表示。

镜头记录下许多打动人心的瞬间,奋斗多年的第一书记们用平凡的身躯,怀揣着希望,融化了“贫困”的坚冰。

“你在高原逐日,让太阳永远在前方燃亮”——第一书记旺青罗布带领村民办起了养殖合作社,在分红大会上看到了村民脸上久违的喜悦;

“你点亮了那盏灯,星星都向我们涌来”——第一书记胡小明和罗洪合力让曾经全村只有两名初中生的博作村,迎来辍学率归零的历史节点。

“你张开双臂,把风过滤成粒粒金黄”——第一书记王路带着村民用手掰着受台风灾害的玉米,硬生生“掰出了个丰收年”;

“你把誓言留给我们,却把思念留给家人”——连续三年都没吃上年夜饭的第一书记刘恭利,用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们搬出大山,住上不漏风的新家。

8年间,近1亿人告别贫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日夜奋战在一线的300多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得偿所愿,他们的辛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你知道农村什么样吗?”“知道啊,动画片里奥特曼保护的就是农村。”观影前,面对母亲的提问,一位从未去过农村的孩子给出这样的答案。观影后,母子都看到了农村脱贫攻坚最真实的付出。母亲说,“我想告诉孩子,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看过点映,还有一位癌症晚期的上海阿姨向主创团队倾诉,“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你们电影上映。但看了你们拍的电影,听了你们团队的故事,阿姨这一代人对你们这一代就放心了。”

在谈及创作初衷时,出品人兼制片人张苗用“时代的良知”形容第一书记这个群体。新闻纪实电影就是用电影的形式,把这个时代真实、质朴、打动人心的好故事保留下来,将这些真实与感动的时代影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如果有一天,孩子问我们这些美好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些关于奉献的故事。”影片结尾处,银幕上出现这段话,这也是主创们永不能忘的初心。致敬所有参与脱贫攻坚的“战士”、致敬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致敬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的努力!(记者 张博令、刘晶瑶)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