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孤独电影剧情意境图片「详解」

2022-03-19 11:25 作者:云品一堂 围观:

古代,在信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人们探亲访友都变得相对困难,因此,古人们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这些,在他们的诗中和画中,都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古人的孤独。

相识满天下,知交无一人。看彤云密布,白雪纷飞,枯树衰芦之间,一位蓑笠渔翁持竿独钓。此幅与范中立绘画风格有明显不同,其用山石纹路是用雨点皴法,画面的感觉是千岩万壑,雄浑沉重。而本幅恰恰以大片留白表现虚无空濛,以角落构图及用笔,应是南宋时期所绘的一幅小品画。

古人的种种孤独,除了体现在诗中,更隐喻在画中......

《寒江钓雪图》北宋 范宽(传)绢本 设色 38.9X80.6厘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吴镇山水画中独多《渔父图》,通过“一叶随风万里身 的情景描绘,寄托他的隐逸情思。此幅即绘崖畔水面上一叶扁舟,渔父挂起钓竿,拨棹归去,景色荒寂,孤独寂寞。情致却很闲适,形象传达出“挂起渔竿不钓鱼”的隐逸高士襟怀。 作品构图简洁,用笔率意粗犷,墨色浓淡跌宕,风格雄放滋润,反映了他晚年成熟的面貌。

古人的种种孤独,除了体现在诗中,更隐喻在画中......

《芦滩钓艇图》元 吴镇长卷 纸本 水墨 39x65厘米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幅绘一峰独峙,云烟缥缈笼罩山腰,有若仙境。山脚苍松古木掩映里,有一高士于茅屋窗台眺望,饱览姿态各异、远近有别、错落起伏的山石及充满生机的草木美景,虽未必吟咏,然自是心旷神怡、超然物外。赵文度此作气息醇厚,光色温馨,笔致优雅舒畅,勾皴颇富韵律美而不显刻露。

古人的种种孤独,除了体现在诗中,更隐喻在画中......

×《茅屋闲眺图》 明 赵左立轴 绢本 设色 97.5x39.2厘米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幅用倪云林一溪两岸图式绘溪岸枯树,远山飞鹜,清江独钓之景,查二瞻此画用笔简而韵味足。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

古人的种种孤独,除了体现在诗中,更隐喻在画中......

《清溪放艇图 》清 查士标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该画绘远处山色迷蒙胧,近处悬崖峭壁,古木野树石缝中生长,弯曲刚劲,山下一人在月冷风清里,向明月举杯,有种孤独寂寞之意境。

古人的种种孤独,除了体现在诗中,更隐喻在画中......

《举杯邀月图》 南宋 马远册页 绢本 设色 24.1x24.6厘米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处孤山耸立,近处寒林对峙,画面空旷深远,尽显寒意料峭。图画上端有刘长卿所作诗《寻盛禅师兰若》,净慈寺平山处林禅师所书诗:“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何处起人烟,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古人的种种孤独,除了体现在诗中,更隐喻在画中......

《寒林归樵图轴》元 佚名

孤独已经成为身边生活的一种常态,为何越来越多人的会孤独,其实孤独是我们生活的一种缩影,也是我们从群居动物走向个人觉醒必然历经的过程。人都是孤独的,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惧怕孤独。想要摘星星的孩子,孤独是必修课,不怕自己努力了不优秀,只怕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更努力。面对孤独,就像丰子恺所说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

喜欢我们的话,点个关注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