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恶之华电影剧情「详解」

2022-03-17 23:01 作者:谢汶青 围观: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你好,之华》讲述的是一个遗憾的爱情故事,看完后,我没有从爱情的得失这个角度去感悟,而是有了其它的感悟。

我在想,或许是不再年轻的缘故吧。人生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同样的东西看到的感悟和年龄大以后看到后的感悟是不一样的。

犹豫了一下,还是想把这些感悟发出来。希望中年人来看吧!

一、之华处理矛盾的淡然就是智慧

《你好,之华》:我们终其一生的目标其实是与自己和解

之华从姐姐的同学会回来,尹川给她发暧昧信息被丈夫看到后,丈夫都和她撕扯了,之后他们之间的相处她还能做到心平气和。

丈夫领回来两只大狗给她养,她给尹川去信说道这是丈夫还在生气的一种表现;之后丈夫让婆婆留下来和他们一起住,她给尹川的信中还说道这是丈夫还在生气的一种表现。

但是,她的态度是淡然的,没有反对的。之后她按照丈夫的要求好好遛狗,因为两只大狗在家实在有些拥挤,她还把一只送到了自己的娘家让家人帮着养。

婆婆来了后,她没有任何抵触情绪,没有把和丈夫之间的矛盾和生气转移到婆婆的身上。

她知道丈夫误解了她,她都给解释了,丈夫还小心眼,不依不饶。可是,她的处理方式却很大度,很宽容,她一直在做的是淡化和丈夫的矛盾,

消化掉丈夫的气愤。期间我没有看到一句她的抱怨 ,她只是在信中把这次事件做了简单的叙述。

这种遇到家庭矛盾,淡化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一些人,在遇到这样的矛盾的时候,处理方法可能会去激化矛盾,让一个本来很小的矛盾,最后成长为大矛盾,

最后导致一发不可收拾。

导致矛盾一发不可收拾地点最常见的就是嘟囔,抱怨,指责,虽然很多时候只是无心的,可是,这样的语言方式,让家人听到了就会让矛盾加剧。

女人的爱抱怨,女人的爱唠叨这个时候,就是矛盾激发中的一个点。我观察了很多女人,基本都有这个习惯。

但是,电影中的之华没有,所以,我在看到的时候,其实是有些不习惯的。假如按照我对女人的了解,去写这个剧本,就会出现至少抱怨少一些的情况。

处理家庭矛盾,之华的方式是正确的。假如有些不满,可以写出来,不要丈夫看到,矛盾也会在一天天给消化掉。

之华在电影中给我的感觉如水般隽永,松弛而细腻,有一种可以把周遭发生的一切变故熨烫得妥帖的淡然。

而她的这种淡然,或许是处理矛盾的智慧。不管是对表白尹川的拒绝,还是对和丈夫的矛盾,都让她看起来很智慧。

二、面对家暴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请被家暴的女性不要寻求其它的方式

《你好,之华》:我们终其一生的目标其实是与自己和解

家暴,这个话题我甚至都不愿意去写了,因为答案应该是只有一种的,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人,让答案有了很多种。

当然最后导致的结果也是肉眼可以看到的。这部电影与以往家暴不同的是,这里张超家暴之南的心理是因为之南太优秀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家暴一般都是男人嫌弃女人的结果。可是,这个电影中,之南和张超正好相反。

关于之南的人生经历,只是电影的一条暗线,之南上了大学后跟尹川恋爱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学校食堂打工的张超和之南结婚了。

我想从心理角度来分解一下张超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析并不表示我觉得张超家暴是正确的,我是一个用生命反抗家暴的写作者)

张超出身低微,没有学历,他看到尹川和之南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是嫉妒的。

他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方式就是打败尹川这个天之骄子,夺走她心爱的女朋友。(张超就是这样认为的)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张超肯定想到了很多追求女孩子的方法,最后确实追到了优秀的之南,并结了婚,还生了两个孩子。

可是,结婚后的之南却经常性地遭遇张超的家暴,过的无比痛苦,后来终于无法承受这种痛苦选择了自杀。

张超在电影中和尹川坐在一起对尹川说了一句话:每次看到她(之南)和孩子的眼睛,他就觉得自己是个人渣。

这句话让我看到张超家暴之南是一种心理病。

之南在张超的内心是高贵的,是美好的,是纯洁的,是需要仰视的;而张超在这么完美的女人面前就更加的显露出自己是卑贱,是粗鄙,是低俗的。

他越是有这种心理,越是痛苦,这种痛苦的解决方式有三种,一种是逼迫自己改变,提升到一个能和之南同等水平的境界;

另外一种就是“破罐子破摔”;第三种就是毁灭。张超选择了第三种。

之南越是完美,他就会越显得低贱,之南的这种完美,让他感觉到更加的愤怒,于是,他就用拳头想办法要把之南拉下水,让之南变得和他一样的低贱。

或者还有一种就是让之南从他的面前消失。

之南一直都没有选择消失,于是,张超就选择自己消失,张超的消失是带着愧疚感的,甚至有些躲藏的成分在里面。

这种心理的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例如,有些家长愿意花很多钱把自己学渣的儿子送到重点学校去学习,孩子去了后,一种是看到那些学霸们的学习成绩,会激发出一种动力,

然后想办法努力追上他们;还有一种就是自暴自弃,追赶不上,我就自甘堕落,不再学习;第三种就是想办法毁灭。看着那些学霸一个个如此优秀,就想办法拉他们下水,和他处于一个水平。

方法就是在课堂上捣乱,我不学习,你们也不要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虽然花费了高额的学费,最后他的孩子还只能待在重点中学的差班的原因了。

因为老师早已经发现了这种心理。

昨天看到一个短文,一个男子看到自己办公室的同事,工作努力,认真,科研成果也经常获奖,他坐到对面,越看这个男子,心里越不舒服。

于是,在某一天,他想了一个办法,投毒,把这个男子给弄死。最后当然被发现,然后被刑拘了。

这个短文让我看到人性的恶,就是很多人其实看不惯比起自己过的好的人的。所以,假如你过的比较好,还是去大家都过的差不多的圈子里,而不是待在一个和你差异比较大的圈子里。

待在和你差异太大的圈子里,很可能会出现有人想把你拉下水。假如他们没有能力达到你的高度的时候,真有人会如此去做。

当然,还有一种感悟就是,假如你有幸遇到了比你能力强的人,比你优秀的人,你要用这个人作为一个点,然后促使自己去改变。

把他的优秀当做你的目标,然后去努力。

电影结束后我在想,假如之南和尹川结婚,或者说和自己同学中一个和她差异不大的男子结婚,之南的命运应该不会如此悲惨。

因为结婚的两个人基本处于同一个层次,像张超的那种心理产生的土壤是没有的。

还有一种就是张超努力改变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配得上之南的优秀和完美,这样的悲剧也是很难发生的。

张超心理的畸形虽然是变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遇到这样的人,假如改变不了,还是躲的远远地为好,不要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去做实验。

电影中并没有控诉和指责张超这个“渣男”,而是从他的视角表达了一个向往知识和美好的底层青年,在人生中遭遇更高阶层时所反映出来的自卑和挫败感。

可是,最后他制造给之南的悲剧是改变不了,是无法原谅的,我们只能从中去吸取教训,让自己的人生不要去踩这样的雷。

三、我们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与自己和解

《你好,之华》:我们终其一生的目标其实是与自己和解

之南为什么要自杀,自杀的动机是什么呢?之南自杀的时候,张超已经离开了她,那么,之南自杀的原因就是自己了。

之南弃世的原因其实不是张超,而是自己。张超固然带给她很多痛苦,也是她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污点,可是,也不能做为她弃世的一个原因吧。

她其实在痛恨自己,痛苦自己当年在优秀的尹川和暴力男的张超中间选择了张超,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如此不可挽回的遗憾和污点。

她没有办法接受这段失败的人生,也没有办法原谅自己当年的错误选择,因为她曾是众人仰视的完美女神,她无法接受现状。

她看到尹川以自己为主人公写的书,她看到尹川给自己的那么多来信,这些内容都在向她不停的诉说她曾经的优秀,她曾经的完美。

越是看到这些内容,越是会在潜意识中做对比,然后越是无法原谅自己的愚蠢,无法接受现在不堪的自己。

这种心理落差让她无限痛苦。她每时每刻都在承受曾经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悔恨和对尹川的愧疚。

她在无力改变自己的情况下,抑郁了,然后自杀了。

人生在世,没有那个人是完美无缺的。错了我们要学会接纳,即便不完美,即便不堪,但那也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我们要做的是吸取教训,而不是和自己过不去。

在做了错误的选择以后,看到了愚蠢的成果时,我们要有勇气面对,我们要只关注当下和未来,而不是老虚幻在过去的懊悔中。

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不优秀,不完美,过的不堪,错误,愚蠢也是组成自己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接纳,是和自己的不完美,愚蠢,错误去和解。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能改变了,就去想办法改变现状,改变未来。

不要死较劲,最后很可能会导致抑郁。

所以,人生这堂课,有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和解。每个人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