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囧妈电影剧情详解「梳理」

2022-03-17 22:51 作者:王木棍 围观:

《囧妈》从宣布提档,到跟其他六部春节档电影因疫情影响一起宣布撤档,再到突然将版权卖给抖音、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背后的字节跳动公司,这一系列的操作让人目不暇接、目瞪口呆。

如今,从大年初一上线免费开播的《囧妈》,经历了五天观众的检验后,它在豆瓣上的评分停在了6.0分。还好,比徐峥囧系列的上一部《港囧》的5.7分强那么一丢丢。

然而,关于《囧妈》开了春节档电影先河,没在院线上映直接到线上免费播映的操作,在线下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被疫情逼得足不出户的普通观众得了便宜,自然高呼感谢。而利益受损的院线方也把矛头指向了徐峥和他作为股东的欢喜传媒,联名信都告到了电影协会。“著名”导演毕志飞则干脆开骂,让徐峥“滚出电影圈”更是为这件事增添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商业电影说到底也是门生意,而且是投资风险极高的生意。徐峥除了本片导演和演员的身份,也是制作方和出品方的代表。他充分展现了作为一名上海商人的精明、机敏与果断,从商业的角度他的做法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争议必定会伴随徐峥很久。就像他在自己的囧系列电影里一直描述的中年危机主题,徐峥也注定在这个极不太平的鼠年,陷入到自己人生和事业上的双重危机中。

本文还是想从《囧妈》这部电影本身入手,试着找到徐峥在自己导演作品上退步的痕迹。或许,单从影片的成色和品质来看,就算当初春节如期上映,连徐峥自己都没有足够信心能在如此残酷的春节档获得理想的票房。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公路喜剧片套路上的单调重复

众所周知,徐峥囧系列的发轫,并非他首执导筒的《泰囧》,而是他和王宝强一起主演的《人在囧途》。这部香港导演叶伟民执导,讲述春运期间种种奇遇的小成本电影,豆瓣有7.7分,已经是相当高的水准,但这部2010年上映的电影在商业票房上却乏善可陈。

毫无疑问,《人在囧途》激发了徐峥的灵感,《泰囧》才在他自导自演下于2012年诞生,并创下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票房12.7亿一度位列影史冠军。口碑同样不俗,豆瓣7.4分。

《泰囧》完整的名字《人再囧途之泰囧》本就很鸡贼,再拉上王宝强继续主演,让人很自然地以为两部电影是同一系列,但其实二者的制作和出品方完全没有干系,徐峥也因此吃了《人在囧途》片方的官司。

不可否认的是,这两部电影都是很规整的商业类型片,这个类型便是公路+喜剧。按照类型片的固定模式拍摄,掌控好影片的节奏,配上合适的包袱,是这两部电影品质的保证。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公路片这种电影类型,很自然地诞生于“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蜿蜒的公路、星罗棋布的汽车旅馆和奔走其间的形形色色的人,成了电影故事诞生和演绎的舞台。公路片的叙事,通常以一段旅程为背景,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个人成长,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别人的、与自我的心灵交流。

公路片与喜剧的结合也是商业类型片中很常见的一类,其中不乏佳片。罗伯特德尼罗的《午夜狂奔》、金凯瑞的《阿呆与阿瓜》、以及经典高分《阳光小美女》都是其中代表。甚至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也有着公路喜剧的元素。

国内的公路片起步较晚,毕竟汽车的普及也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赵本山的那部《落叶归根》可归为公路片范畴,再之后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人在囧途》了。《泰囧》之后,韩寒的三部导演作品《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都是公路喜剧。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徐峥很聪明,他在《人在囧途》的基础上,把男人的中年危机所面临的矛盾与冲突放进了公路喜剧的套路中。好的喜剧,骨子里是悲剧。《泰囧》中的男主人公平衡家庭与事业时所面临的困境与矛盾,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这让这部公路喜剧,有了一定深层次的意义。其实,宁浩导演,黄渤、徐峥主演的那部后来取得更高票房的《心花路放》也是同样的套路。

接下来2015年的《港囧》和今年的《囧妈》,还是重复着这样的类型模式。这或许是徐峥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泰囧》的成功证明了公路喜剧的可行,囧字打出的金字招牌也很适合商业IP的继续开发。就像宁浩的“疯狂”系列,《港囧》和《囧妈》都是商业驱动下的必然产物。

只是在同样的类型模式下,剧作和故事上的创新就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再加上徐峥要在中年危机这个命题下连续作文三次,灵感和创意的枯竭似乎在所难免。这算是徐峥成功后的作茧自缚吗?

《港囧》的公路片情景还算变成了一个城市内的穿梭,《囧妈》则几乎完全复刻了《泰囧》的剧情背景,只不过公路变成了火车。连导致旅程开始的商业矛盾都如出一辙,油霸变成了暖霸,这次甚至暖霸是什么东西都懒得交待了。

你好像还能看到《心花路放》的影子,故事一开始都是两口子闹离婚,不管是黄渤还是徐峥都放不下不想离,连媳妇都由同一个演员袁泉饰演,最后的结局也都是离了没复合。

耐人寻味的是囧系列这三部曲,编剧都有徐峥。但徐峥只在《泰囧》是第一编剧,《泰囧》和《港囧》编剧里都有束焕,《囧妈》却换成了名不见经传的何可可和布鲁鲁夫。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双人搭档越来越缺少的戏剧张力

在类型电影中,双人搭档的角色配置十分常见。这源于戏剧发展和冲突的必要。从联结两个人的复杂方式中,可以产生无数戏剧性的发展可能。他们会产生感情,也会发生冲突,在诱惑、周旋、背叛、和解以及种种经历之后,会迎来毁灭或者救赎。

公路喜剧片非常适合双人搭档共同踏上旅程的设定,而且两个人身份、背景、性格、三观等方面的反差,更容易制造冲突点和笑点。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可谓双人戏公路片的范本,国内无论是《人在囧途》,韩寒的三部作品,还是宁浩的《心花路放》也都是这样的设置。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虽不算公路片,但双人戏的喜剧效果依然管用。

徐峥显然深谙此道,囧系列的三部曲都概莫能外。而双人戏产生戏剧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点:一个是角色本身的设定,一个是演员的表演。

《人在囧途》和《泰囧》的成功,徐峥和王宝强这对搭档功不可没。角色的反差越大,戏剧张力也就越大。徐峥一直是中产阶级中年男士的形象,而王宝强则完全是另一个圈层的憨直土鳖。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表演方面,王宝强的形象和本色出演都为角色和影片增色。可以说,没有王宝强,这两部电影都会逊色不少。所以,《唐人街探案》也选择了王宝强作为双人戏之一去制造反差。

到了《港囧》,徐峥延续了一精一呆、一正一谐的双人角色配置,但包贝尔的表现实在难堪大任,他也成了《港囧》最大的败笔之一。

而《囧妈》虽然放弃了前两部的双人人物关系,可徐伊万与母亲卢小花仍是双人戏。徐峥试图以母子关系的隔阂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点,但无论母亲还是儿子的形象都有点单薄,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冲突也因为过于日常而缺乏足够的戏剧张力,从而显得刻意生硬。

徐峥可能也意识到单纯依靠母子关系无论制造笑点还是推进剧情都还不够,所以特意增加了郭京飞饰演的郭贴、贾冰饰演的列车员贾建国增加厚度。

然而,这两个角色并没有处于人物关系的中心,更像是为了增加笑料的功能性设计。袁泉饰演的妻子张璐也成了边缘的存在,徐峥与其的互动主要通过电话、独白等蒙太奇方式处理,想要传递的情感力量沦为俗套的鸡汤。

除了双人搭档的弱化,《囧妈》与《泰囧》相比,缺了一个黄渤似的反派制造更多戏剧冲突;与《港囧》相比,又缺了一个杜鹃似的人物作为目标营造故事悬念。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男人视角下的中年危机

徐峥的囧系列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男人的中年危机。这样的主题很能迎合当下社会的某种焦虑,并由此在电影中营造观众的共情。

中年危机无非是这个年龄段的男人,面对如何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关系时所处的两难境遇以及心理变化。徐峥囧系列中都由他自己所饰演的主人公,都要在行路千里、识人经事、历经磨难后,完成与自我和家庭的和解与救赎。

《泰囧》探讨的是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港囧》是中年人对爱情的某种执念,《囧妈》则是与父母一辈的代际亲情隔阂。殊途同归的是,解决之道当然都是要主人公认知升华、回归家庭。这既正确也很安全,符合喜剧片应有的圆满结局。

然而不得不承认,囧系列都是站在男人的视角看待中年危机。女性角色多处于从属地位,要么是不理解男人的糟糠之妻(《泰囧》中陶虹、《港囧》中的赵薇),要么是男人恋爱幻想甚至意淫的对象(《港囧》中的杜鹃、《囧妈》中的娜塔莎)。她们的命运都需要男主人公的自我成长和觉醒来决定。

《囧妈》看似把探讨的重点放在了妈妈卢小花身上,但这个角色也是为家庭而忍受一切的传统中国妇女形象,她甚至在结婚后遭遇家暴,却依然要维系家庭表面上的和睦,换来的却是儿子的不解。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母亲一心想把儿子塑造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这是母子关系隔阂的根源。把儿子永远当成妈宝,期盼早点抱孙子,加入广场舞队伍,花钱追寻年轻时未尽的梦。她的确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母亲形象,可这形象背后仍有着与现代女性精神不符的身影。电影最后母子之间实现了和解,是源于亲情的力量和成人间的理解。

可以说,女性角色在徐峥的囧系列当中,总是逃不脱以男性为中心的附属形象。《囧妈》里徐峥一面说还爱着张璐不想跟张璐离婚,一面又轻而易举地与俄罗斯美女娜塔莎有一段差点得逞的艳遇。《港囧》对初恋的意淫则更是赤裸裸的男性主义。

《囧妈》最大的进步是袁泉饰演的张璐,她虽感动于徐峥的醒悟,但还是选择了离婚。这跟袁泉在《心花路放》中的角色一样,体现出难得的独立性。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超现实主义让一切变得虚幻不接地气

囧系列都是现代剧,作为喜剧片有些夸张和超脱现实的剧情无可厚非。《囧妈》则成了系列中超现实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

然而,这种超现实虽然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浪漫色彩,但过于天马行空地剧情和情景设计,却削弱了这部电影最需要也最可贵的真实性。

徐峥在三部电影中全都是事业有成、不愁钱花的中年男人。《囧妈》一开场他那所北京的复式豪宅就能让无数中年男人望尘莫及。尽管如此,角色设定怎么都解释得过去。

然而,临时闯进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之前连签证都没办过就有点侮辱观众智商了。更别说,冒着绳命危险铁道游击队般扒火车也没有受到丝毫处罚了。

冒绳命危险扒火车还不止这一处,徐伊万也是命真大,被关在车尾后在火车顶上差点被甩下去看得人心惊肉跳,冻了一晚上还能活着回来只能说主角光环命是真大。

熊出没那段更是匪夷所思,母子和解非要用如此任性不要命的激烈过程吗?俄罗斯好心大爷送娘俩去火车站,就非得时间不够让娘俩走冰湖。紧赶慢赶赶不上,空中就飘来宋小宝和热气球。搭热气球比搭驴车还方便,飘到克林姆林宫上空就不怕战斗民族发射飞弹打下来吗?简直比007的詹姆斯邦德和《碟中谍》里的阿汤哥还能。

最后妈妈清唱《红莓花儿开》,观众返场驻足欣赏,既浪漫到了极致,也虚幻到了极点。

徐峥的囧系列是该结束的时候了。《囧妈》的波折不知能否提醒徐峥,接下来他自己的商业电影之路到了十字路口,需要重新进行抉择。

4000字解读《囧妈》:徐峥又一次救赎之旅,在下坡路上再难回头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