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进入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15 23:36 作者:文学报 围观: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2022年凯迪克大奖与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揭晓 | 收获App·第二届「无界」文学行动中学语文名篇改写亮相 | ......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近日,网剧《开端》频频冲上热搜,平台播放量破12亿,引发热议。今晚该剧将迎来会员大结局,其豆瓣电影条目下出现了多条结局猜测贴(游戏说、双循环说、梦境说等),也印证着这部剧的热度。而《开端》在时间循环的高设定下,内核实则充满现实主义的关怀。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文丨王玉玊中国艺术研究院)

根据祈祷君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由正午阳光出品的网剧《开端》于2022年初在腾讯视频播出,凭借出色的口碑和收视为今年的网剧开了个好头,豆瓣评分8.2,猫眼实时热度居全网第一。

《开端》使用了一个在国产电视剧中极少见的设定——时间循环。男女主人公肖鹤云与李诗情被困在一辆即将爆炸的公交车上陷入循环:反复经历公交车爆炸的噩梦,又一次次回到爆炸前的时间节点。为了逃脱循环、阻止爆炸,肖鹤云与李诗情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在一次次的失败和绝望中鼓起勇气从头来过。

随着二人的调查与行动,公交车爆炸案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两人发现,他们要拯救的或许不仅仅是自己与其他乘客的生命,还有一个个在逆境之中或悲伤或愤怒的心灵。

不属于“无限流”,

而是时间循环

由于祈祷君在原著小说的详情页使用了“无限流”这个标签,剧中也反复将表达无限含义的符号“∞”用作一个重要的表意符号,所以《开端》被视为中国的第一部“无限流”题材网剧。但其实严格来讲,《开端》并不属于“无限流”,而属于通常被称为“时间循环/时间轮回/死亡轮回”(Time leap)的题材类型。

“无限流”是在中国的网络文学领域诞生的独特题材类型。2007年,网络文学作者zhttty借鉴日本漫画《杀戮都市》的部分设定,开始在起点中文网创作小说《无限恐怖》。在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进入神秘空间,被迫前往各式各样的副本世界完成任务,由此形成的故事类型就是“无限流”。“无限流”的典型特征是主人公要依次在多个作为平行时空而存在的面貌各异的副本世界中穿越、冒险,在同一部“无限流”小说中,可能同时包含现实都市、末日废土、黑暗童话、修仙世界、中土西幻等多种设定的副本世界。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开端》微博发布的关于“无限流”的解释

充满想象力的副本设计,以及基于副本世界而设置的任务和谜题,是这类作品的重要看点。《开端》并不存在作为“无限流”作品典型特征的多副本结构,因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无限流”作品。尽管“无限流”设定主要出现在网络文学与网络漫画中,但中国并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无限流”影视作品,2017年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网剧《端脑》就有着典型的“无限流”多副本结构,副本设计亦颇有可观之处。

《开端》所属的“时间循环”类型,在欧美与日韩都是一个相对常见和成熟的题材,其基本设定是主人公因某种契机反复度过同一段时间,在循环中不断调整策略,寻找逃出循环、脱离必死命运的方法。比如德国导演汤姆· 提克威1998年执导的后现代主义成名作《罗拉快跑》,就让女主人公罗拉具有了如同电子游戏角色一般死去可以重来的神奇能力,在一次次的循环中拼命奔跑,拯救她的爱人。类似题材的作品还有美国电影《土拨鼠之日》《忌日快乐》《源代码》,日本轻小说《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杀戮轮回》等。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土拨鼠之日》《罗拉快跑》《源代码》海报

多数“时间循环”类作品最重要的看点,是人在极端情境之下的绝望、挣扎与痛苦,以及他们一次次反抗命运的勇气、不肯泯灭的人性、永不屈服的意志。此外,由于“时间循环”类作品的主人公往往要在循环中循序渐进、探索事件的真相,找到逃生方法,所以这类作品还常常包含悬疑推理的要素,在强大的情绪张力外叠加一层“烧脑”的快感。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剧情重要展开空间45路公交车座位图示

超现实设定下引入

丰富的现实维度

“时间循环”对于中国的电视剧观众而言尚属一种比较陌生的题材,为符合中国观众的观看习惯,网剧《开端》采取了出色的本土化策略:将超现实设定严格限制为时间循环这一种,其他一切世界观与情节展开都极具现实合理性且细节考究;通过几次审讯情节帮助观众梳理时间线、理解设定;在回溯受害人/嫌疑人人生经历、呈现警方调查过程等部分节奏紧凑,在涉及时间循环设定的部分则相对放慢速度,适当增加信息重复率。对这些策略的有效应用使得《开端》成为一部对多数观众而言“烧脑”而不费解、兼具现实代入感与超现实设定新鲜感的出色作品。

相比于大多数同类题材作品,《开端》最大的长处在于引入了丰富的现实维度,这体现在受害人/嫌疑人与警方两个方面。

在循环开始之处,车上的每一位乘客对于肖、李二人而言都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李诗情是更加善良的一个,她希望能够拯救全车人的生命,而肖鹤云则更以自我为优先,只想尽快逃离爆炸。李诗情固然值得敬佩,但肖鹤云的想法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一次死亡都带来真实的恐惧与疼痛,在一场警察都无能为力的恐怖爆炸面前,没有人有资格指责一个普通人的紧急避险。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45路公交上的乘客们

但随着循环的次数增加,肖、李开始了解这些乘客的经历和遭遇。拎着一只破旧旅行箱的中年男人焦向荣曾一度成为二人怀疑的对象。随着肖、李二人的视线,故事聚焦于焦向荣的生活。这是一位靠着在工地打工挣钱供女儿读书的父亲,因为工地事故而骤然失去收入来源,租住的车库面临突击消防检查,焦向荣被迫离开,那只连轱辘都坏了的旅行箱里装着他全部的家当,以及他的迷茫与焦虑。这只本该报废的旅行箱是车库主人的馈赠,箱子里还有一包早被遗忘的散装卫生巾。焦向荣仔细地将卫生巾装在箱子底层,因为这包被原主随手丢弃的卫生巾于他的女儿来讲却是个必需品。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焦向荣的行李箱

焦向荣老实本分,他遇到的人也都并不是坏人,无论是工友还是车库主人,都有恻隐之心,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施以援手。但焦向荣的人生依旧因为工地事故而陷入绝境。焦向荣或许只是许许多多打工者中并不特殊的一个,《开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打开了面向社会、面向底层的视角,以精炼细腻、包含同情的目光注视着在媒介空间中被匿名、被隐藏的群体。就是这样一个因赤贫而困窘的打工者,却咬牙坚持着要供女儿完成学业,也能在陌生人李诗情尴尬之时伸出援手。

车上的乘客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大多如焦向荣一般有着难以言说的痛苦与困境,尽管如此,他们依旧乐观、善良而坚韧,依旧相信未来。了解了乘客们的遭遇,李诗情与肖鹤云就再也做不成旁观者,这些无辜者的命运开始与他们自身息息相关。鲁迅曾在杂文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开端》所召唤的,便是这样一种“与我有关”的朴素情感。

与交通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相伴而行的,是极端原子化的生存状态。对于许许多多的当代个人而言,且不说无穷的远方,就是隔壁邻居都变得咫尺天涯。人们越来越不习惯于参与他人的生活,交流的壁垒难免带来心灵中的冷漠与傲慢,同理心重新成为一种珍贵的品质。焦向荣大约是联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所以决定帮助李诗情;“二次元宅男”卢迪因为父亲的一句“我年轻时也追崔健”好像重新认识了父亲;肖、李二人分享了乘客们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便无法再对他们的死袖手旁观……

真凶组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与此相反,爆炸事件的真凶之一陶映红则一味沉浸在自己丧失女儿的仇恨中,隔绝了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无论凶手的遭遇多么令人同情,他们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而当初那个无辜女孩儿的死,又何尝不是周围人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的结果呢?冷漠的叠加,带来了连锁的悲剧后果,肖、李二人既身处时间的循环之内,也身处这一重悲剧的锁链之中,因而唯有他们对于陌生人命运的感同身受,才能成为通往未来的真正钥匙。《开端》就这样在人物对照中,完成了具有社会关怀的叙事主题。

出彩的警察群像

在“时间循环”类作品中,警察的存在往往显得颇为尴尬。由于时间循环本身已经超出了社会常识范围,且警方无法与主人公共享时间循环的记忆,所以警察很难在这类故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品因而常常显现出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主人公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中独自寻找破局之路。如果警察完全不出现,则多少显得违背常识,但警察出现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种矛盾在不少“时间循环”类作品中普遍存在。

但《开端》却打破窠臼,成功塑造出了有能力、有责任感、不畏牺牲的人民警察群像。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第24次循环中,牺牲的张警官

在《开端》中,警方是肖、李二人获取案件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也是他们为彻底解决爆炸案而必须倚仗的最终手段。虽然没有对时间循环的记忆,但专案组成员杜劲松、张成等人在每一次循环中都能及时处理警情、高效调查案情,切实地推进了爆炸案的调查。特别是刑侦副队长张成,成熟而干练,有着极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在对肖鹤云、李诗情的审讯中总能敏锐发现疑点,面对危险的爆炸物时则会为了群众与同事的安全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警察队伍无论是对剧中的主人公们而言,还是对剧外的观众而言都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人相信案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张警官和李诗情的对话

出彩的警察群像将这个超现实设定的故事进一步拉回地面,主人公不再依靠超凡脱俗的个人能力和个人意志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有困难找警察”的基本常识让他们更加切实地生活在社会之中,也更加让观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普通人的坚强与善良。

对于类型逐渐固化的国产影视剧而言,《开端》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有力地证明了即使在超现实的设定之下,叙事作品仍旧有能力触摸现实、展现现实关怀,在不悬浮、接地气的同时提供足够的叙事张力。在等待剧集更新的日子里,观众真情实感地为肖、李二人的命运牵肠挂肚,这种实实在在的代入感,或许就是叙事艺术本该具有且无可取代的强大魅力。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开端》相关宣传图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秋季文创与2022年订阅已开启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进入微店订购文创

秋季文创线上首批限量100份

报纸订阅线上渠道

中国邮政平台

本报为周报,周四出刊,通过邮局寄送,邮发代号3-22,全年订价61.8元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开端》:当网剧与“时间循环”碰撞,连接的是无穷远方与无数个“我”|新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