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雄师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14 03:18 作者:电影手术刀 围观:

《雄狮》又名《漫漫回家路》,是2016年的一部真实改编电影。这部影片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不过在豆瓣的评分只有7.4分,口碑分化相对明显。我在看完《雄狮》后,有感动,也有遗憾与理解。这一回,咱们就来剖析一下《雄狮》。

剖析《雄狮》:尽管看完很感动,但无法掩饰故事结构的不足

(一)故事结构颇有争议

《雄狮》讲的是一个走失儿童寻家的故事,根据真人故事改编。一听这个故事简介,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猜到,主角最后肯定是找回家。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题材本身就容易陷入老套的陷阱。

电影前半部分讲的是主角的少年时期,此时他身处印度。他有个幸福的家庭,但有一天晚上却意外踏上一列火车,成了一名走失儿童。他流落街头,且遇到了不少人贩子。最后,他被一些机构送到了澳大利亚,和新的家庭开始生活。

剖析《雄狮》:尽管看完很感动,但无法掩饰故事结构的不足

电影后半部分则直接跳跃到20年后,主角在澳大利亚学业不错,并找到了好工作。但他在一个聚会上,阴差阳错的回想起童年的经历。沉睡的记忆唤醒,他踏上了寻找原生家庭的道路。这5年间,他执着于寻家,导致现在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与父母兄弟产生矛盾,与恋人闹掰,放弃职业工作。当然,最后他找回了家,并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剖析《雄狮》:尽管看完很感动,但无法掩饰故事结构的不足

这一故事结构颇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印度的少年和澳大利亚的成年造成了割裂感,并让整个电影的重点变得不清晰,有失焦之嫌。不过,也有人认为主角的经历很让人感动,并且故事发展受限于真人经历,不能改动太大。

对于故事结构,我也表示遗憾,但同时也很理解创作者。确实,从整体效果来看,故事的割裂感是无法掩盖的,看起来就像是两个独立故事,分别是走失少年的流浪记和成年的寻家记。

少年和成年之间的联系性非常薄弱,很难直接将其视为同一个人。如果电影可以在不同年龄的主角之间创造联系,比如不变的习惯、爱好之类的,这样或许能增强联系。又或者,增加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作为过渡,这样也比直接跳到20年后要好。当然,各部分经历的篇幅也许斟酌。

剖析《雄狮》:尽管看完很感动,但无法掩饰故事结构的不足

相对来说,我认为成年后的寻家经历是更为关键的部分。这段经历的矛盾冲突非常丰富,包括记忆与当下生活的矛盾、主角的内心冲突、主角与领养家庭的矛盾、主角与恋人的矛盾。从故事性来说,成年后的发挥空间更大。那么,电影前半部分的有些内容就显得没必要了。

主角少年时走失,流浪街头,遇到了很多人贩子。这些是他当时寻家的阻碍,但却不是成年后寻家的阻碍。同时,流浪经历在成年的回忆中并没有怎么出现。换言之,主角成年后想要回家,是因为他对童年美好记忆的眷恋。而流浪经历对他的这一渴望没有多少影响。流浪经历不是伏笔,它只是交代主角如何被送去遥远的澳大利亚。

剖析《雄狮》:尽管看完很感动,但无法掩饰故事结构的不足

确实,那段流浪经历会唤起人们对走失儿童的同情与关注,但对整体故事却没有益处。恰恰是因为这部分相对无关的内容过多,让故事主题显得失焦。

当然,我也理解创作者的纠结。在真人经历中,有时候因果性并不那么强,跳跃比较大。生活就是这样。这些经历或多或少都在影响人物,要将它们抽丝剥茧的打上标签,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主角身上,移情效果较强的时候,观众或许会感慨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并为之感动。

有的人立足全局评价,于是认为故事结构割裂感;有的人移情主角,随之感同身受的经历一切,于是感动称好。有位网友提到,他观影时发现后座的老伯被电影感动得抽泣。说到底,各有各的道理,只是关注点不同。

(二)故事潜在可能性和故事美感

《雄狮》的主题颇为丰富,次情节也很多,只是缺少一种全局性的整合。正如前文所言,20年后的寻家经历包含了更多的矛盾冲突,故事性更强,可发挥的空间更大。电影在后半段确实有涉及到诸多的矛盾冲突,但却没有深入挖掘。这可能受限于真人故事经历,但我认为并非要完全照搬现实。

可以猜测,主角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将那段童年经历封存了。若不是一块糖饼唤起他的记忆,也许他之后的人生都会继续顺风顺水,而不是千方百计的寻家。但是,电影似乎没有强调主角“封存记忆”,导致他突然从美满生活转折到寻家的苦恼。这一转折显得突兀,没有铺垫。

剖析《雄狮》:尽管看完很感动,但无法掩饰故事结构的不足

此后,主角陷入了两善之难的选择。他感恩养父母,深爱他们,但他同时也想要见到亲生母亲和兄弟。他意识到寻家对他的当下生活造成了影响,工作没了,恋人分了,家人疏远了,他也努力的改变;但童年美好记忆却如同梦魇般缠绕他,呼唤他,让他内心难以平静。

两边都是主角想要的,但是二者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他只能选择一个。这是很棒的故事设计,矛盾冲突抓得很准,但却没有深入。所谓没有深入,就是指这些矛盾冲突没有给主角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哪怕主角的当下生活受到何种影响,我们都清楚,养父母还是爱他的,恋人还是爱他的,只要他放下寻找亲生家庭,那一切就会马上回归正轨。

剖析《雄狮》:尽管看完很感动,但无法掩饰故事结构的不足

除此之外,主角和收养的兄弟之间也存在矛盾,但这一矛盾同样没有过多展开。说到底,《雄狮》缺少了青少年成长时期的经历,就使得很多关键信息也缺失了。

其实,《雄狮》最令我感慨的是,养父母的伟大精神。养父母家庭富裕,他们本来可以生育,但他们认为世界上人口已经够多了,如果能领养一个孩子,就能让这个世界不幸的孩子少一个。这一精神足以用伟大来形容,但也有人觉得这显得圣母优越感。

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还是在于关键信息的缺失。《雄狮》并没有刻画过养父母的人物形象,登场画面寥寥无几,我们无从得知他们是怎样的人,有怎样的经历形成了这种精神。如果在这部分内容上稍加雕琢,故事会显得更有美感,也更有说服力。

结语

能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雄狮》本身还是不错的。从题材到剧情、演员,再到剪辑、配乐、摄影,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不过,故事结构的详略分布不当、故事主题的模糊都让电影效果失色些许。尽管如此,我认为《雄狮》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