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季春奶奶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12 15:05 作者:月老头儿 围观:

《季春奶奶》是尹鸿承执导,尹汝贞、金高银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6年在韩国上映。从影片的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部讲述祖孙亲情的电影。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慧智从小和季春奶奶相依为命,一次外出购物时不小心走失,十二年后,问题少女恩珠冒名顶替并找上季春奶奶,起初的种种迹象都让季春奶奶相信,她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孙女慧智。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恩珠的种种劣迹被警察发现,她不得不向季春奶奶坦白了一切。

虽然被骗,但季春奶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把恩珠当作亲孙女对待:

“就算生活再累、再辛苦,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我愿意做你的伙伴,你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下去就好了,奶奶愿意给你做任何事。”

值得注意的是,《季春奶奶》剧情并不复杂,明知道导演刻意设置了很多煽情的情节,我们仍然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这背后一定有一股动人的力量牵扯着我们的情绪,正所谓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01、“契诃夫之枪”手法的运用,只为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俄国剧作家契诃夫

“契诃夫之枪”又称“契诃夫法则”,顾名思义,它是由俄国剧作家契诃夫提出,其具体内容为:

“在小说、电影等剧作中,如果在第一幕时墙上挂着一把手枪,那么在最后一幕结束前,枪必须得响。如果枪没有响,那它就不应该挂在那里。”

也就是说,剧作中出现过、甚至多次出现的台词、道具、场景并不是毫无意指,它们大多都会参与叙事,并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着特殊的补充作用。

在电影《季春奶奶》中,“契诃夫之枪”的使用集中体现在祖孙之间的特有暗号:

是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电影开篇,年幼的慧智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和天空,满是好奇地问季春奶奶:

慧智:奶奶,是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

季春奶奶:“大海更广阔。”

季春奶奶一生靠海吃饭,其本能的认为大海比天空广阔,这一点很好理解。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这句台词多次出现,导演无疑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含义。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首先,当季春奶奶凭借着这句暗号识别出“慧智”的真伪之后,她并没有责怪恩珠的欺骗,反而告诉她:

“就算生活再累、再辛苦,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我愿意做你的伙伴,你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下去就好了,奶奶愿意给你做任何事。”

其次,当季春奶奶患上老年痴呆症,嘴里还在不断重复着这句“爱的宣言”,仿佛是在告诉恩珠:

温暖美好的祖孙亲情,并不存在血缘上的隔阂,无微不至的爱也并不会因为疾病的发生而遗忘。

第三,当恩珠接受并理解了季春奶奶的深情之后,她询问过叔叔同样的问题,而叔叔的回答和自己当初一样,认为天空比大海广阔。

看来,现实中依旧有很多人无法看透、并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事实上,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境遇不同,对爱的体会也不同,导演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爱方面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只是采用“契诃夫之枪”的手法多次呈现这句“爱的宣言”。

在导演看来,祖孙亲情是人类情感关系中不可剔除的一部分,并不会因为个人境遇不同,或是阅历的增长而消退。电影所要做的,就是用一种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唤起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温情,找回那些曾经打动心灵、在生命中留下印记的感动。

02、看不见冲突的冲突,却把反思抛给了观影者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季春奶奶》外景取自素有“韩国夏威夷”之称的济州岛,海边落日、油菜花田、风车下的少男少女等景色不时出现,每一处优美的场景都值得按下暂停键细细打量一番。

从表面上看,影片的拍摄方式平淡温和,唯一的悬念设置,即恩珠冒名顶替慧智,也在电影行进过半时早早地揭开。

但是,这种平淡叙事的背后却潜藏着人物内心的冲突,并在不经意间调动观众的情绪。当恩珠与季春奶奶之间的情感一点点升华的同时,对自我的反思和追问也在观众心中上演。

(1)恩珠内心的冲突:欺骗是真的,渴望被爱也是真的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影片的前半段,看到季春奶奶发布的寻人启事后,恩珠的本意是想把慧智已故的消息告知季春奶奶,但看到季春奶奶憔悴的模样,以及那种失而复得的欣喜,恩珠犹豫了:

一方面,她不忍看到季春奶奶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另一方面,季春奶奶无微不至的爱,有着她无法拒绝的吸引力。

实际上,由于母亲的意外身故,父亲的嗜赌成性并放弃抚养权,恩珠从小缺乏亲情的滋养,她内心深处何尝没有重温长辈关爱的渴望,但她也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不愿也不忍将厄运再次带给这个已经遭受不幸的老人。

一个不曾被世界温柔以待的人,却仍然想着对待世界以温柔,这种善意的欺骗有错吗?

(2)季春奶奶内心的冲突: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我选择情感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当恩珠在善意的欺骗之中手足无措时,季春奶奶同样也面临艰难选择。

虽然恩珠带着慧智的手链、手里拿着那支丢了12年的画笔,但她试图偷家里的存折、不假思索地答错了祖孙之间的特有暗号——是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季春奶奶就已经知道眼前的“慧智”并不是真正的慧智,但她仍不愿意相信真相。

一方面,12年的找寻已经透支了她所有的希望,身体的日渐衰弱也容不得她再去奔波;另一方面,经过短暂的相处,饱经岁月磨砺的季春奶奶早已看穿了恩珠善意的谎言,同时也洞悉了她所经历过的苦难和脆弱。

虽无血缘,但唯独情深,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季春奶奶毅然选择了情感。

或许只有情感才能给恩珠带来光明,亦或许只有情感才能医好季春奶奶心头的伤痛。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3)观众内心的冲突:看着别人故事哭,反思自己过往的“迷茫”

格式塔心理学与美学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过:

“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那些赋予思想家、艺术家的行为以高贵性的东西只能是心灵。”

换句话说,影片直观呈现的恩珠和季春奶奶之间的情感对话,并不足以打动观众的内心,那些不诉诸与视听、反而作用于观众心灵的现实思考,才是牵扯着我们深陷其中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更多的是:看着别人故事哭,反思自己过往的“迷茫”。

在这里,所谓的“迷茫”不过是对曾经“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回望;

所谓的“迷茫”不过是对现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忏悔。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影片末尾,季春奶奶在患老年痴呆前,录下了一段独白:

“我一辈子靠喝海水生活,你一定要吃油水生活,我孤苦的人生,在最后遇见了你。但现在死亡就在眼前了,留下你,我怎么(放心)走啊……”

听完这段录音的恩珠泣不成声,季春奶奶无微不至的爱让她在灰暗的世界里得到救赎,但她愧对季春奶奶的爱,尽管一遍遍的说着对不起,但好像为时已晚。

在反思过往方面,知名作家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有过这样一句话: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想法非常复杂,你不愿醒,别人叫你也无济于事。

即便如此,导演尹鸿承还是想提醒观影者:

虽然迷茫是现代人在寻求自由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是舐犊情深的祖孙亲情,永远都是孤独人生的温馨亮光,也永远都可以成为迷途自渡的一杆桨。

结语

《季春奶奶》: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会感同身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的打磨,虽然经历成熟蜕变,内心却难免产生些许无奈和孤独感,寻找精神上的慰藉便成了我们有意无意的行为。

透过电影回望,我们与祖辈生活的点点滴滴得到唤醒,无以言表的孤独感也在关于亲情的温暖记忆中找到突破口,追述记忆中的曾经、找回昔日的感动便成为了暂时躲避现实烦忧的良方。而在此基础上,对自己过往迷茫的反思又促成了对未来光明的向往。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电影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也不是单纯地追述一个难以忘怀的亲人,而是要让观众在现实与回忆之间搭建一座情感的桥梁,给自己的心灵铺设一条回家的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