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有趣的电影剧情剪辑「详细介绍」

2022-03-12 12:37 作者:电影杂志 围观:

前一阵,我们刚聊完《尼罗河上的惨案》。

虽说不如下个月的《新蝙蝠侠》那么重磅,但好歹也是大片之流。

改编的原作,是“推理女王”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再加上名导和一众名演员的加持。

本以为会是爆款,没想到却翻车翻得很惨。

究其最大的原因就是魔改得太严重,基本跟原著没多大关系了。

这不,最近又出了一部作品,同样是对阿婆的致敬作品。

连刷六集后,小妹不得不说,这才是推理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喜鹊谋杀案》

Magpie Murders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本剧改编自同名小说《喜鹊谋杀案》。

小说一经面世就在欧美文坛引起巨大轰动。

在日本更是史无前例地横扫五大推理榜单,以绝对优势荣登第一名的宝座。

而作者,安东尼•霍洛维茨。

不仅是阿婆的忠实粉丝,更是蜚声世界的著名侦探小说大师。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他还是唯一被柯南·道尔产权会认证的续写福尔摩斯之人。

而这一次把自己的作品搬上大荧屏,安东尼还亲自当起了编剧。

有原作者保驾护航,观感自然不会太差。

本剧共六集,短小精悍,豆瓣目前8.3分,比原作的分数都要高。

和小说一样,剧版为人称道的也是书中书、案中案的设计。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剧情的第一重视角,也就是第一条故事线,是从女编辑苏珊的视角进入的。

她所在的出版公司,有一个“头牌”小说家—艾伦。

他的小说,每次一问世都是爆款。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在纸媒没落的时代,出版商的生意本来就不好做,艾伦可以说是他们的“财神爷”。

所以,艾伦的作品,他们都格外重视。

但是,在最新一本小说交稿时,与艾伦对接的编辑苏珊却发现这本小说缺少最后一章。

没有结尾,也不知道真凶,这对一部推理小说来说,无疑是硬伤。

就当苏珊准备去催稿的时候,出版社却传来了艾伦在自家花园坠楼去世的噩耗。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艾伦死后,警方发现了他寄给朋友查尔斯的手写遗书,将案件判定为自杀。

遗书上说,艾伦在不久前查出来自己是癌症晚期,这本小说将是他的绝笔之作。

言语间流露出一种心满意足离开这个世界的意思。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可遗书内容根本说服不了苏珊。

她认为,艾伦如果觉得痛苦,完全可以选择相对平和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摔得粉身碎骨呢?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可她也没多想,比起艾伦的死,她更关心小说的最后一章。

如果新书因为缺少最后一章而没办法出版,公司股价会大跌,投资者也有可能退出。

而苏珊也将面临失业的危机。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于是,苏珊主动提出去艾伦的家里找找,因为艾伦的初稿一般都是先手写然后再录入电脑。

不过,等苏珊到了艾伦家里的时候,

却发现抽屉里的笔记和电脑上的手稿都被人清空了。

特别像有人刻意为之。

这是为什么呢?这跟艾伦的死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带着这些困惑,苏珊决定走访艾伦身边的亲人、好友,想看看能不能发现最后一章的蛛丝马迹。

这就引出了影片的第二条故事线—艾伦所写的小说中的故事。

小说名为《喜鹊谋杀案》,是享誉世界的“大侦探庞德系列”的最终章。

这本书上来就很吊人胃口,从管家玛丽坠楼开始,串起派伊府邸三起命案。

可以预见,这本书一问世,肯定会掀起一股狂潮,挽救出版社的危机。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结果,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之中,都陷入了“没有最后一章”的困境之中。

就在苏珊焦头烂额之际,她却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

艾伦书中所写的人物在现实中皆有原型。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现实中的“作家之死”和书中的某些人物之死也竟然莫名地契合。

苏珊开始按照书中所给的线索开始调查艾伦的死因。

冥冥之中,她和书中侦探的调查方向竟不谋而合。

两个互为镜像的平行世界,衍生出双倍的邪恶。

是书中的故事照进了现实?还是现实中早已写好宿命的剧本?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虚实两条故事线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令本剧的节奏张弛有度。

另外,本剧还运用了一些极具想象力的转场镜头,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苏珊决定去艾伦的庄园里找最后一章,书中的侦探也去小镇调查真相。

于是,两个人在十字路口“擦肩而过。”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还有书中的葬礼和现实中艾伦的葬礼。

同一个祷告词,前一秒是2022年的现实世界,镜头转到牧师后瞬间来到了1955年的书中世界。

当虚实的界限逐渐模糊,观感也跟着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除了转场这个技巧,导演还设置了一处巧思—用一批演员来演这两个故事。

艾伦虽有才华,但却性格孤僻,咄咄逼人,极其不受周围人的待见。

所以,他将这些讨厌自己的人全部写进了书中,化身成书中的“嫌疑犯”。

与他闹掰的姐姐,在书中是一个孤独自闭的老姑娘;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对他的作品提出异议的学生,在书中是一个卑微怪异的园丁;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还有邻居、前妻、警察、律师……甚至出版社的人。

凡是跟他唱反调的人,几乎都被他写进书里,换了一副令人生厌的面孔。

就这样,现实和小说互相佐证,让寻求真相之旅变得有意思起来……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而消失的“最后一章”也变成了侦破两个难题的关键。

书中侦探曾说过,凶案动机大多指向四点:恐惧、嫉妒、愤怒、欲望。

一个深谙人性之恶的作家,最后却被恶意吞噬。

一集上头,这烧脑新剧不该再低调了

缘何至此?小妹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剧透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喜鹊谋杀案》绝对是今年最烧脑的悬疑剧,不要错过每个细节和对话,也许线索就藏于细节当中。

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总是把观众想得太低能。

担心剧情太复杂,担心台词太多,担心剪辑不通俗。

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生怕观众看不懂,恨不得把一切直接塞进观众的脑子里。

更多时候,小妹还是期望能看到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加新意、余味更加充足的影视作品。

就如同《喜鹊谋杀案》。

烧脑、悬疑、不落俗套。

深度、暗黑、信手拈来。

如此用心,又怎么会翻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