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未来轰炸电影剧情「分析」

2022-03-12 12:37 作者:军武次位面 围观:

原创 我是大伊万 军武速递

近日,美国“The Drive”网站“Warzone”板块援引英国《金融时报》独家报道,突然炒作起了中国试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消息,根据这家媒体和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曾经使用某型“运载火箭”,实施了一次所谓“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试验。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尽管此次试验的打击精度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但无疑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和战术意义,文章最后以惊悚的口吻宣称,在中国装备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面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BMDS)将因为主要防御方向面向北方、在其它方向的态势感知能力非常薄弱,而导致对这种新质战略打击力量毫无预警和组织拦截的能力。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外交部确认中国进行航天器试验

视频号

实际上,在10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已经对所谓的中国“试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消息进行了反驳,赵立坚明确指出:据了解,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世界上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类似实验,航天器返回前分离的是航天器配套装置,将在陨落大气层的过程中烧毁解体,落于公海海域。中国将和世界各国一道为和平利用空间造福人类共同努力。

什么是“部分轨道轰炸系统”

虽然这一消息很快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辟谣,但相信大多数人心里还是懵逼的:什么叫“部分轨道轰炸系统”,这是哪位大神给它起了一个如此拗口的名字,该系统的优势和劣势究竟如何,美国人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炒作起了这件事,所谓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未来是否符合中国核力量建设的需要呢?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咱们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而非从现实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吧,先给大家说道说道什么叫做“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ractional Orbit Bombardment System),这一说辞最早来自于苏联: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美军开始在格陵兰岛的图勒部署最早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雷达主要指向为北极上空,直指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飞抵美国的航路捷径。同时,北美防空司令部这一美军国土防空最高军令单位也在1958年正式开始运作,意味着美国对苏联的战略核攻击和核反击有了统一的军令指挥机构。鉴于这一情况,为了在核攻击中达成战役突然性,苏联以著名的导弹、火箭设计大师科罗廖夫与杨格利为首,提出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意图使洲际弹道导弹不走北极航路,而是“绕一个圈”从南半球去攻击美国南端,“攻击美国人薄弱的软腹”。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由于洲际弹道导弹在从南半球“绕路”时,采用传统的弹道式飞行,射程太远,对导弹的速度增量要求太高,相应地会使得导弹极其笨重,因此,科罗廖夫和杨格利创造性地提出了“急倾斜低空极轨”飞行弹道。这一弹道轨道倾角极大,类似于太阳观测卫星往往会使用的极地轨道,但是从飞行器高度来看,又和常规的太阳观测卫星飞行高度不同,需要的速度增量也不完全一样。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根据科罗廖夫和杨格利的设计,将使洲际弹道导弹经过主动段、滑行段、制动段,从南半球一路“滑行”到美国的上空,最后实施再入,打击美国本土的目标。因这种特殊的洲际弹道导弹使用了一个近地极地轨道,同时,其战斗部只在轨运行较短的一段时间,不同于太空战层面上的“轨道轰炸系统”,故而,美国人给它起了一个如此拗口的名字,也就是所谓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

苏联时期的8K713型重型洲际导弹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从苏联的实践情况看,先后搞出了两型“部分轨道轰炸系统”:一是科罗廖夫主持设计的8К713型,二是杨格利主持设计的R-36-O/8К69型,最终进入实战部署阶段的据称只有杨格利的R-36-O/8К69,在拜科努尔卫星发射中心部署了18套发射井。但是,这些“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在1979年,就因SALT-II条约中规定的“不得在地球轨道部署战略武器系统”而被废弃,所有的18套发射井也被苏军拆除,苏军放弃了此类武器的发展。

R-36“撒旦”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除了苏联研制过“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咱们似乎也研制过类似系统,这就是一直隐藏在迷雾之中,绝少有资料能够证实的东风-6型部分轨道轰炸系统。

射程可达14000公里的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据称东风-6型是一种三级液体燃料大型洲际弹道导弹,一级使用400吨级液发,二级塞式发动机,三级高压补燃发动机,各级均使用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燃料。该弹的技术水平极高,投掷重量极大,对当时主要假想敌的威胁不言而喻。当然这研发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在经过了三年的分系统研制后,最终被“一刀切”下马,从那以后,咱们就再也没有研制类似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消息正式公布了。

如今“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价值

那么,既然苏联曾经实际部署过“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咱们在七十年代也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特殊的洲际弹道导弹在战略、战术层面上,也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那么,为何苏联战略火箭军最后还是彻底放弃了“部分轨道轰炸系统”,该弹被放弃,真的是因为一句“条约限制”就能解释清楚的吗?

8K713型重型洲际导弹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其实不然,从“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优劣来看,此类洲际弹道导弹也并不是只有优势而没有劣势,比如从技术数据上来说:这种洲际弹道导弹的尺寸确实有点太大了,如科罗廖夫主持设计的8К713型,其体积之巨大,已经到了不亚于一枚运载火箭的程度。

8K713型重型洲际导弹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第一次被拉出来亮相据说还把美国人“吓了一跳”,毕竟该弹从飞行弹道来看,本来就是一种“近似地球轨道”,跟发射人造卫星需要的速度增量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在该弹巨大的发射重量之下,其投掷重量却仅有1700千克,只能携带一个百万吨级核弹头。相比之下,R-36M“撒旦II”的投掷重量高达5700千克,IV型的投掷重量更是高达8700千克,这意味着,“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在投掷重量上,存在巨大的技术劣势。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同时,从“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设计初衷来看,主要是为了规避北极航线这一美军导弹预警、防御系统的主要态势感知方向,实现攻击的突然性。但是,美军也很快对这一情况作出了反制:

美军导弹预警雷达网早期覆盖范围(红)与后期范围(蓝)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一是扩大本土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的覆盖范围,除了在格陵兰岛图勒部署了面向北方的预警雷达,还先后在阿拉斯加州科利尔、马萨诸塞州科德角、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又部署了三部预警雷达,后来又将预警雷达升级到了最先进的AN/FPS-132型,这一雷达安装有两个阵面,加在一起具备120度宽角度扫描能力,大大拓展了美国本土的弹道导弹预警范围;

美军“铺路爪”导弹预警雷达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二是将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实施“前置部署”策略,在靠近俄罗斯本土的范围内直接部署导弹预警雷达,争取在上升段就能够对弹道导弹实施探测,如美国在中国台湾乐山、英国菲林戴尔斯、卡塔尔乌代德等三地又部署了三部弹道导弹预警雷达,这三部雷达正好完整地“包裹”住了俄罗斯的南端、西南端,如果俄罗斯试图向南发射弹道导弹,那么会在上升段就被发现。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国防卫星支援计划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同时,美军在1970年代展开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星座,更是给了苏军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以致命一击:根据DSP的星座设计,可以直接标定苏军战略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发射井或主要机动发射区域,一旦发现苏军战略火箭军有发射洲际导弹的动态,即发出预警。这套系统可靠性极高,性能极其强大,据称可以直接探测到“逆火”轰炸机的发动机热信号,DSP卫星的存在,让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战役突然性失去了意义。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更不用说,苏军到后来发现,自己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反而极易造成美苏双方的核误判:由于“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洲际导弹发射采用的是类似于极地轨道卫星的发射轨道,因此,只要有“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存在,苏军每次发射极轨卫星都需要首先宣示,声明自己发射的是人造地球卫星,避免美方以为这是苏军在搞“先发制人”式的核打击。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而在七十年代之后,伴随着美苏两国核威慑和核实战战略的逐步成型,双方对核战争的启动方式、行为模式也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知,单纯想“先发制人”以“解除对方核武装”的意图在逐步下降,对大规模核交换的战役突然性需求不再迫切,故而,基于以上几个因素综合考量,苏军战略火箭军最后放弃了“部分轨道轰炸系统”。

高超音速武器在大气层内很难被拦截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发现,“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实在是一种所费不菲、效率却不高、还容易引发核误判、战略负面影响比较大的核打击系统。即使是想“绕”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目前俄罗斯装备的УР-100Н“先锋”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使用HGV弹头首先打掉美军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尔后再使用洲际弹道导弹实施弹群齐射。相比这种打击策略,绕道南半球、绕地球一圈、再转回来抄对方老窝的思路,虽然说不上有多差劲,但怎么听着都觉得有点“不太对味”,效率不算高。

毕竟在美国好莱坞电影里,英国自家的伦敦都被“炸没了”

“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有何企图

因此,大伊万认为,所谓英国《金融时报》“独家报道”、美国军事网站抓住炒作的我们试验“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消息,咱们听听就好,不仅不要跟着炒作,反而还要警惕!这是美国人在借着这一由头,炒作我们违反所谓的“太空非军事化”倡议、给自己的太空战部队“铺路”争取军费呢!总之,大伊万还是那句话:淡定,不能美国人说啥咱们就信啥,毕竟现在的美国人,战略忽悠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