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胡辣汤电影好看吗

2022-03-08 12:32 作者:电视人 围观: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一汤一世界,一酪一江湖。

近期,网剧《风起洛阳》高热,作品在一个以盛唐为原型的架空语境中,从各个层面渲染了洛阳文化,英雄刀锋起、佳人扬衣袂,连一饮一食都紧密贴合河洛风味。

剧里的神都饕客百里二郎(王一博 饰)遍尝河洛美食,也再次带火了洛阳水席、胡辣汤、桃酥、羊汤、鱼脍、豆羹、冰酪、馎饦(今指烩面)……

千万观众深夜追剧,不免垂涎。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曲水流觞版“洛阳水席”

尤其那一碗胡辣汤,作为百里二郎与柳七娘(宋轶 饰)“先婚后爱”感情发生质变的关键线索,成了大家磕糖标配“胡辣”介质。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但其实,历史长河里的胡辣汤,背后的故事或许比剧中还精彩。

贪一粒胡椒,宰一位宰相

胡辣汤的灵魂主料,胡椒,一度价逾千金。

胡椒种属热带作物,原产于东南亚。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记载:“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

从印度批量运到中原的胡椒,因其气味芬芳、口感辛辣、解腻助食欲,成为备受唐朝上层贵族追逐的奢侈品。“昧履支”,即为梵语Marica的音译。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图源网络

本地不产、全靠海上运输进口,再加上商人在流通中的漫天要价,唐朝胡椒价格一度超越黄金,被称为“黑黄金”、“香料之王”。

量少价高的胡椒,唐宋时期很少被用于日常饮食佐料,而是放在茶水中增添香气,用于贵族招待客人时的顶级礼节。

胡椒也一度成为达官贵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唐代宗宰相元载自持有功、专权贪腐,最后被革职抄家时,搜出其家产除金银财宝之外,竟有胡椒八百石(今64吨,价值约人民币3000万元),纯纯硬通货。

“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长安十二时辰》余皑磊饰演元载

王公贵族中都数“稀罕物”的胡椒,大概率难成为便民小吃的日常主料。所以,在真实的盛唐时期,胡辣汤也可能是很多百姓平日里“喝不起”的美味。

直到明朝末年,海南、云南等地引进种植胡椒成功,胡椒才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所以,胡辣汤是何时发明的?

一碗汤,一个故事

胡辣汤盛行于民间,始于明清时期。

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北宋,面筋出现;明末,辣椒传入中国、胡椒引进种植……

各色辅料齐备,加入牛羊肉、勾芡至汤汁浓香,一碗胡辣汤滚烫出锅。

胡辣汤初始起源已不可考,民间传说一为明嘉靖阁老严嵩从高僧处求得延年益寿调味药,以肉汤辅之,献给皇帝。明亡后,由御厨赵纪将药汤方传至今河南逍遥镇。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大明王朝1566》倪大红饰演严嵩

另一说胡辣汤最初来自宋徽宗身边一小太监,伊先后在少林寺、武当山获得醒酒汤、药食茶两张良方,辅以时兴肉粥,熬成“延年益寿汤”献与宋徽宗。

“靖康之变”后,宋徽宗被掳,小太监流入民间,以摆摊贩卖“延年益寿汤”为生。某次,北方客人无意将随身胡椒粉打翻入汤锅中,意外产生了更为香辣美味的“胡辣汤”。

无论哪种传说,都肯定了胡辣汤的滋补、药用价值。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大明风华》苏可饰演于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于谦纪念馆"纪念文选记载:明宣宗期,于谦任河南、山西两省巡抚,一次路过郑州时感染风寒、久病不愈。

正是喝了郑州“胡记”饭铺的胡辣汤,出一身大汗、伤风尽除。

时值冬日,遍布街头巷尾的胡辣汤铺子,也为河南老乡们暖了胃、暖了心。

万千流派,一家非遗

谈及河南胡辣汤,必然绕不开各地的流派之争。

截至当下,河南胡辣汤就分出逍遥镇、北舞渡、方中山胡辣汤等知名品牌,信阳、南阳、荥阳、汝州、鲁山、周口、淮阳、驻马店胡辣汤,及开封素胡辣汤等地域流派。

随着走西口、闯关东等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河南老乡又将胡辣汤带到全国各地,发展出不同的地域口味。

西安当地名吃“肉丸胡辣汤”,便是其中一绝。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那年花开月正圆》吴蔚文被抄家前,要求喝完这碗胡辣汤

网友笑谈,如果争论哪里的胡辣汤最正宗,可能毗邻两县都能吵起来。

“五味陈香沁心脾,四季胡辣乐逍遥。”

今年6月,河南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非遗名录,既是河南的荣耀,也再度把这份流派之争推至顶峰。

和老公创业开店十余年、卖出十万碗胡辣汤的小莉认为,各地口味这么多,但说到底还是自己家门口的胡辣汤最“得劲”。

喝惯了的味道,才是正宗家乡味儿。

“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喝不起”的胡辣汤 | 鲜文化

电影《胡辣汤》

传承至今,麻辣鲜香、用料扎实、滋补养胃的胡辣汤,其实也正代表了勤劳朴实、将智慧融入生活的河南人。

在传承中变革,在交融中创新,一碗胡辣汤也是一碗介质,带领更多观众认识河南。

结 语

一碗汤,一缕乡愁。

无论走到哪里,胡辣汤都像一张河南名片,是好奇,也是亲切。

食物是触达人心最直接、最温暖的路径,一碗胡辣汤,连起百里二郎与柳七娘的心门,也连起观众与河洛的情怀。

借一部戏,探访一座城,期待更多中华民族古都文化,于影视世界中熠熠生辉。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