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国产第一ip翻车,我还不如看它翻车了,国产ip指的是什么

2023-12-11 22:07 作者:岑岑 围观:

《三体》动画,开播即爆。

首日播放量破亿,连带着小破站股价都在飞涨。

但口碑如何?

鱼叔是失望的。

看这个建模,这个画面......

这真的是2022年的动画吗?

细节也不注意。

手指都做出了四根节?

这也不是鱼叔的个人感觉。

有不少本抱有极高期待的观众,在看完前两集后,也发出了相同的质疑。

第三集播出后,剧情也开始飞了。

豆瓣分数直掉到6.6。

不论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技术,最起码的诚意还是要拿出来的。

可不能背靠着国民IP,随便对付吧。

鱼叔今天说一个正面例子,给大家洗洗眼。

最近新出了一部动画电影,没有追求纯粹的电脑特效,而是回归最原始的手工建模。

制作团队足足花费了15年的时间,将所有细节做到极致。

仅片中一个人物,就打造了上百个模型。

还为了配合画面切换,做了不同的大小。

最终向观众呈现出最棒的画面。

它就是——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

Guillermo Del Toro's Pinocchio

吉尔莫·德尔·托罗,一个以拍摄「黑暗童话」见长的导演。

敢把自己名字挂在片名里,这说明是一部个人风格极强的电影。

这次的也不例外。

他将《匹诺曹》称之为「与《鬼童院》与《潘神的迷宫》一脉相承的」作品。

在他的故事中,匹诺曹这个古老的童话故事,被彻底颠覆。

他不再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可爱木偶。

怪诞的表情,细长的四肢,扭曲的动作……

小朋友看了怕不是会做噩梦。

匹诺曹的「爸爸」,也不是那个慈祥包容的老爷爷。

成了一个成日酗酒的糟老头子。

故事从头讲起。

在意大利某小镇,生活着一个木雕大师。

他有一个乖巧听话的儿子陪伴左右。

木匠还会唱好听的歌谣哄儿子入睡。

会为儿子打造一双舒适的木鞋。

镇上的居民一直说木匠是一个「完美爸爸」。

而儿子也有一个梦想:

成为和爸爸一样的木雕大师。

他捡到了爸爸口中的「完美松果」。

(形状对称,鳞片完整的松果)

他要种下这颗松果,等长出大树后,用大树的木材雕刻出自己的作品。

但,在一次为教堂制作上帝雕像的过程中,突然遭遇了一场空袭。

木匠的儿子被掉落的炸弹炸死了。

更残酷的是,这颗炸弹只是为了减重而随意投下的。

心爱的儿子没了,只剩下一颗松果。

木匠把松果种在儿子的墓旁。

日复一日,松果长成大树。

但木匠仍然未能走出丧子的悲伤。

他不再工作。

每天喝得醉醺醺,坐在儿子墓前。

祈祷上帝能让儿子复活。

一天,烂醉的木匠砍倒了大树,对着儿子照片制作木偶,要让儿子复活。

这本该是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

悲伤欲绝的老父亲,流着泪,对着儿子的照片雕刻木偶。

在导演手中,这一切变得有些恐怖。

风雨交加的夜晚。

阴森冰冷的遗照。

疯狂偏执的老头。

某一瞬间,鱼叔觉得自己看的不是童话故事。

而是《德州电锯杀人狂》。

大家想一想,这样诞生的匹诺曹,能有多可爱?

没想到,木偶真的被仙子复活了。

他被命名为匹诺曹。

初生的匹诺曹,像一个不懂世事的熊孩子。

好奇地看着一切事物,又破坏着一切。

木匠起初无法接受眼前这个奇怪的木头人,是自己的孩子。

甚至感到恐惧,认为这是一场妖术。

为了阻止匹诺曹的「拆家」行为,也为了赶紧去教堂做礼拜,木匠把匹诺曹关进了小黑屋。

看到这里,鱼叔不禁发出疑问:

这还是我知道的那个匹诺曹吗?

但,托罗的《匹诺曹》整体故事框架依旧没变。

一个木偶小男孩拥有了生命。

他贪玩、调皮、还会说谎。

因为他的不听话,给木匠带来了很多麻烦。

还被一个坏心的马戏团老板骗走,历经各种冒险与磨难。

「说谎鼻子会变长」的设定依然存在。

但故事的意图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直白地教导大家「不要说谎」。

在鱼叔看来,托罗导演是想通过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一次采访中,托罗曾坦露自己想要在这部电影里探索的主题:

「对我来说,匹诺曹很像科学怪人,他是一幅空白的画布,在这幅画布上,学习世界是什么,人类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故事。我对它很感兴趣,因为从主题上讲,我不想破坏这部电影的内容,它是关于我所有电影里都有的东西,那就是选择。这是一个我非常珍视的主题。」

电影中,刚拥有生命的匹诺曹好奇眼前的一切。

也会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

他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坏心眼的男孩告诉他烤火对他有好处,他就照做。

结果双脚被烧没了。

他会对世间充满疑问。

为什么自己与耶稣一样是木头雕刻的。

但是人们喜欢耶稣,却不喜欢自己。

他也充满童真,单纯而善良。

知道木匠曾经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孩子。

就决定也要变得和木匠儿子一样,听话,努力。

这时候,在匹诺曹的世界中,所有的信息都是来自别人所给。

他不具有自我判断与选择的权利和能力。

因此,他同样以己推人,认为别人也会在说谎后鼻子变长。

匹诺曹被马戏团长欺骗,签下了一份「不平等合约」,为马戏团卖命挣钱。

木匠认为一个乖孩子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要带匹诺曹离开。

但马戏团老板指出,如果匹诺曹违约,木匠需要支付巨额违约金。

木匠对匹诺曹大发脾气。

说匹诺曹就是一个负担,让他的生活变得糟糕。

匹诺曹看着木匠的鼻子没有变长,便认为木匠说的是真话,感到伤心。

这个时候的匹诺曹已经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木偶,

他鼓足勇气做出了第一个人生选择:

继续在马戏团工作,为木匠减轻负担。

但他毕竟从没走出过小镇。

只能说无知者无畏。

他跟着马戏团走南闯北,没日没夜地练习、表演。

然而,马戏团长并没有按照当初说好的那样把钱寄给木匠。

匹诺曹被压榨了个精光。

人生并不是一腔热血就能走上正确的路。

「成为一名真正的小男孩」,永远是匹诺曹故事的结局。

但你别忘了,托罗可不是一个走寻常路的导演。

他为匹诺曹输入了一个秘籍——无限条命。

在马戏团老板与木匠发生争执时,匹诺曹被甩到了马路中央被车撞死了。

匹诺曹来到了死亡世界。

掌管生死的女神却说,他是一个木偶,没有所谓的生死。

只要面前的沙漏走完,就可以复活。

于是,匹诺曹最初对生命毫无概念。

死亡重生对于他来说,只是一次沙漏的反转,就像一个游戏。

可人的生命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终将失去。

某次匹诺曹在等沙漏的时候。

死亡女神告诉他,虽然匹诺曹可以拥有无限生命,但他的爸爸,他的朋友却只拥有一次生命。

如果匹诺曹继续这样无意义的浪费生命,就会失去陪伴他们的机会。

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是多么的天真。

在面对同样因为爸爸严厉的话语而伤心害怕的男孩,匹诺曹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父亲们有时候就和其他人一样会感到绝望,他们会说一些话,只有当下是认真的话,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会理解到那不是他们的本意」

匹诺曹成长了。

人生中,并不是所有话都可以直言而出,成长会让人学会忽视与隐藏。

后来有一次,为了救下木匠,匹诺曹再一次死亡。

沙漏中砂子的容量,会随着死亡次数的增多而增多。

急切想要复活救木匠的匹诺曹,又一次做出了人生选择——放弃生命。

他打破了沙漏,苏醒用仅剩的胳膊抱住木匠拼命往上游。

木匠得救了,匹诺曹却成为了真正的木偶。

托罗还是不忍心让这个故事黑暗到底。

最后,匹诺曹还是复活了,并陪伴木匠走完了剩下的人生。

并开始了一个人的旅程。

托罗的电影中总是充满了政治隐喻。

《潘神的迷宫》隐喻西班牙内战。

《水形物语》展现冷战阴云。

这部《匹诺曹》同样被设定在二战的背景下。

木匠居住的小镇里到处都是纳粹宣传标语。

马戏团长就是一个忠诚的纳粹分子。

匹诺曹在马戏团表演的内容,其实就是宣扬法西斯主义。

在匹诺曹第一次死亡-复活后,纳粹执行官两眼放光,他找了不死战士。

电影中,还有墨索里尼坐着他的超长敞篷车来观看皮诺曹表演。

结果听到匹诺曹大骂了他。

墨索里尼只有一句话:

我不喜欢这个木偶,杀了他,把这里烧掉。

除了政治隐喻,电影中还有资本剥削的讽刺。

被车撞死的匹诺曹在棺材中苏醒了过来。

抬棺材的兔子们却毫不理会,只想完成工作,按时打卡下班。

是真打卡。

又好笑又可悲。

还有马戏团长,匹诺曹听话赚钱的时候,团长就把他捧上天。

一旦匹诺曹开始反抗,绑在十字架上烧死都是小意思。

但鱼叔看完电影,感触最深的还是托罗对于人性的嘲讽。

导演对「怪物」十分钟情。

但在他电影中,怪物远没有人类可怕。

就像他自己说的:

「你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我的电影,我相信你会看到那些我喜欢的怪物,是的,我非常喜欢它们。我认为人类是非常令人厌恶的!」

片中,城镇居民第一次见到匹诺曹时,先是感到害怕,接着就是用各种恶毒的字眼咒骂他。

甚至连曾经他们口中「伟大的雕刻家」,也变成了最不堪的恶魔。

人们好似总是对于自己不同或意见相左的充满憎恨。

很容易就将那些不堪的字眼砸在别人身上。

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

真正傲慢、狭隘的正是这样说出这些话的人。

这些才是真正长长鼻子的木偶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