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魂断威尼斯》:从尼采日神、酒神理论看影片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2023-12-10 07:02 作者:岑岑 围观:

暗恋让一个人疯狂,另一个人永远是好人。-题字

令人惊叹的经典。

1971年,电影《魂断威尼斯》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的“德国三部曲”之一。影片改编自诺奖得主托马斯·曼恩的经典中篇小说《魂断威尼斯》。

影片上映后,不仅获得戛纳电影节25周年奖,还在奥斯卡奖、意大利大卫奖等多项国际大奖的评选中获得多项提名。影片中的主角“Tacchio”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少年”。

这部电影讲述了德国作曲家艾森巴赫去威尼斯度假的故事。中年、爱女去世、灵感枯竭等诸多原因让他看起来极度抑郁。当他到达威尼斯的酒店时,他意外地遇到了美丽的少年Tacchio,并陷入了狂热的迷恋之中。

艾森巴赫在休假期间发现威尼斯正在爆发瘟疫,但当地旅游局为了不影响他的收入,对公众隐瞒了这一消息。在得知瘟疫流行的真相后,艾森巴赫本可以离开威尼斯,但他舍不得离开,因为他放不下塔奇奥。最终,艾森巴赫感染了瘟疫,死在了威尼斯。

影片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尽管艾森巴赫对塔奇奥有着疯狂的执念和单恋,但自始至终,他和塔奇奥之间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甚至连眼神交流都像是艾森巴赫一个人的想象。

直到艾森巴赫去世,塔奇奥对他的感受一无所知。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悲剧。然而,根据尼采的艺术理论,这样的悲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阿波罗精神的代表:塔奇奥

很多人评价《魂断威尼斯》说,这部电影表达了对极致纯粹爱情的追求。但在我看来,这部剧中的哲学意味同样浓厚。

影片中,美少年塔奇奥有很多符号。对于主人公艾森巴赫来说,塔奇奥与其说是他暗恋的对象,不如说是他上下求索的艺术追求,是他心中美与灵感的体现。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在古希腊的艺术观念中,太阳神是光明之神,正是由于太阳神的光辉,万物才呈现出美丽的面貌。所以阿波罗也代表了所有对美的外表的无数幻想。他不仅是梦幻艺术的代表,也是静态造型艺术的象征。

这一观点在影片中的美少年塔奇奥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这部电影是以艺术家艾森巴赫的视角来叙述的。由于艾森巴赫对塔奇奥的迷恋,塔奇奥的形象在影片的镜头语言中总是真实而虚幻,仿佛是一个梦幻的人物。

除了梦幻感,Tacchio的造型艺术雕塑感也很强。

他不仅有修长笔直的双腿,匀称的身材,还有一张堪比古希腊雕塑的俊朗脸庞。另外,他出场的时候一手托着下巴,一脸忧郁,坐在桌前沉思的样子很像造型艺术中的思想者。

另外,在整部影片中,塔奇奥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静止的。他从来没有和主角说过一句话,也很少和剧中其他角色交流。

他或坐或站,每一个动作都带着雕塑的印记。影片最后,塔奇奥做了一个类似古希腊雕塑中太阳神阿波罗的动作。

作为阿波罗精神的代表,塔奇奥之于艾森巴赫,就像他毕生追求的艺术理想一样,迫使艾森巴赫倾向于自己的梦境和幻觉。只有仰望塔奇奥,他才能获得内心片刻的喜悦和平静,而逃离和挣扎则让他无比痛苦。

酒神精神的代表:艾森巴赫

尼采认为狄俄尼索斯代表了陶醉的状态和音乐艺术的兴奋。

影片中的主角艾森巴赫已经从阿波罗的理性冷静逐渐转变为狂热的酒神精神。

影片一开始,作为一个极端的作曲家,艾森巴赫倔强严谨的性格让他在音乐创作上越来越受到羁绊。他的灵感逐渐枯竭,非常沮丧。再加上小女儿的去世,他极度抑郁,不得不来威尼斯度假。

在酒店里,他和朋友们就艺术理念展开了一场争论。

艾森巴赫对待艺术的态度是极其理性的。他认为,只有完全控制感情,才能获得智慧、真理和人的尊严。

而朋友则认为:“艺术天赋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是上帝赐予的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的罪恶而恐怖的火花。”

对于这种说法,艾森巴赫继续争辩道:“我拒绝艺术的这些恶魔般的效果,这是教育的最高源泉。一个艺术家必须是平衡和力量的典范,不能含糊。”

但朋友说:“你错了。魔鬼是必要的,也是天赋的源泉。艺术是暧昧的。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暧昧的东西。”

从他们的争论中,可以看出艾森巴赫对理性精神——阿波罗精神的推崇。但接下来的剧情却把他一步步推向了酒神的一面。

艾森巴赫在酒店的餐厅遇到塔齐奥时,虽然对方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但艾森巴赫只是故作克制地看了一眼,假装在看报纸。

接下来,虽然艾森巴赫努力控制自己,但他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塔奇奥。这种无法控制的魔力让他感到害怕、沮丧、焦虑甚至愤怒,但同时又有一丝欣喜和期待。

可以说,从艾森巴赫遇到塔奇奥的那一刻起,他忧郁而平静的心情就开始变得紊乱而狂躁起伏,逐渐从阿波罗的状态变成了酒神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和激情不断地对抗和碰撞,这让艾森巴赫非常尴尬和痛苦。他失去了他引以为豪的平衡和控制,变得不安和焦虑。理智上,他想逃离,但当他真的到了火车站,他又以行李装错了为借口,回到了威尼斯酒店。

从他决定回到酒店的那一刻起,艾森巴赫就完全陷入了兴奋的狂乱之中。他抛弃了道德、秩序、理性带给他的枷锁,完全成为酒神精神的代表。

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的精神相互影响,导致了悲剧。

尼采认为,悲剧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在痛苦中选择用阿波罗平静祥和的幻想和酒神激情醉人的狂欢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这一点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印证,也揭示了影片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艾森巴赫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挫折。在酒店里,以塔奇奥为代表的阿波罗精神为他营造了一个迷人、祥和、幸福的梦幻世界,这让他极度矛盾和痛苦。最终,在理智与情感的对抗中,情感取得了胜利,他自己也完全陷入了酒神精神的狂热之中。

这种狂热让他忽略了身边正在发生的疫情,即使献出生命,也要留在威尼斯,留在塔奇奥身边。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艾森巴赫最终感染了疫情,失去了生命,他孤独而尴尬的死亡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悲剧。

从精神上来说,天使与恶魔的艺术结合体《塔奇奥》最终彻底征服并占领了艾森巴赫。艾森巴赫也用行动彻底否定了自己的艺术观,这也意味着他原本艺术生命的终结。

原有信仰的崩塌和因衰老而无法追求新的艺术理想,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更深刻的悲剧。

原创不易,看完请喜欢~

作者:决明子,以文字为针,以感情为线,编织着岁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