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从电影风格、细节与开放式结尾解析韩国经典电影《杀人回忆》

2023-12-09 17:43 作者:岑岑 围观:

"改编自真实事件& # 34;,是电影字幕中最感人的一句话。往往基于真相的电影比事件本身更震撼,因为来源的真实性总会提醒人们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让他们不寒而栗。

而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奉俊浩导演的电影《杀人回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 34;改编自真实事件& # 34;电影。在IMDb影史Top250榜单上,《杀人回忆》排在第202位,在豆瓣电影Top250榜单上,排在第124位,可见粉丝眼中的经典程度。自2000年以来,韩国电影在中国影迷中的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韩国电影的现有印象。

披着犯罪外衣的反类型电影,微小的细节,让观众身临其境。一方面,《杀人回忆》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聚焦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悬案,而真正的凶手一直没有抓到,整个故事也非常精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奉俊昊在这部电影中拍摄的不仅仅是一个悬疑犯罪故事。基于案件本身,导演整合了太多的社会话题,集体回忆,太多的潜台词,共同构成了这部电影。案件背后的无奈和愤怒的感情,正是奉俊昊想要说的,让影片有了更多的回味让观众去理解。

奉俊昊曾经这样阐述过他的拍戏标准:& # 34;在碟片店,你会看到电影按照动作、喜剧等各种类型分类,但我想拍的是那种不知道放在哪里的电影。"显然,谋杀记忆是一个无法定义的流派& # 34;反类型的杰作& # 34;。影片运用大量摄影手法营造悬疑氛围,贴近人心。比如用了很多慢动作。比如警察在抓捕杀人嫌犯的时候,朴警官寻找凶手的速度慢了下来,所以他与每一个工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就延长了,让人紧张,各种猜测。

奉俊昊总是喜欢通过镜头讲述自己对社会的感受,他的《汉江怪物》也是隐藏在怪物类型电影外壳中的社会政治批判。汉江怪物既是驻韩美军实验的产物,也是韩国社会诸多弊病的凝结,更蕴含着韩美关系。

影片的各种细节也很到位,各种人物的时间线穿插其中,形成巧妙的交织。看似毫无关联的拍摄,却总能让人在后期恍然大悟。这真的是一种联系,一种自然的联系。比如工厂女被杀前,家里有一张她挂衣服的照片。突然下起雨来,她急忙收拾好衣服。后来她接到亲戚的电话,就出门去工厂送伞,在工厂门前被打死了。雨夜对命案一直起着烘托气氛和情绪传染的作用。去年被很多人称赞的没有牧羊人的羊,利用雨夜杀人运尸。

在《杀人回忆》的场景中,不仅用到了雨夜。工厂女工的收音机里一直放着《悲伤的情书》这首歌,她一直跟着哼唱。正是因为这些小细节,每一个场景都那么真实,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为影片中的人物担忧。也能让观众身临其境,了解这件事。

具有韩国特色,充满了对社会的讽刺。如果你仔细看《杀人回忆》,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明明是在说抓捕罪犯,实际上却是在暗中描绘韩国80年代的社会氛围。那里的环境很糟糕。在军政府统治下,社会抵抗运动频繁。游行镇压永无宁日。还有& # 34;停电& # 34;为了防止敌人夜间偷袭,城市里所有的灯都要熄灭。那是一种& # 34;人为的黑暗& # 34;,为凶手提供了无形的庇护。在巢穴的掩护下,每个人都有危险。这是焦虑的底色。

同时,《杀人回忆》也是一部具有韩国特色的电影。它并没有为警察开脱,而是赤裸裸地展现了警察局里一些包裹在正义外衣下的黑暗:暴力执法,完全主观的判断,以及作为执法者不应该具备的种种恶习。

所有这些加起来就是黑洞。它覆盖一切,抹黑一切。由此,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戾气,为什么真正的凶手可以藏身。就像镜头不断展现的动荡不安的麦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危机四伏,难以猜测。它无声地诉说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如果一个社会生病了,谁先抽搐其实是一个随机事件。

如此深刻的主题凸显了电影的力量,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被社会所接受。这样的电影是强大而有效的,可以撬开上层建筑的一条缝隙,让光线照进来。

除了奉俊昊,韩国导演& # 34;黑色& # 34;我自己的国家似乎也成了一个特色。在韩国忠武道同样德高望重的导演罗泓轸,在他的第一部长篇电影《追捕者》中充满了对社会的讽刺,韩式冷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与& # 34;古林事件& # 34;《辩护人》中作为故事背景再现的历史氛围与《杀人回忆》中如出一辙,形象地描绘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正义与恶势力对抗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2003年,《杀人回忆》一上映,观看人数就高达500万。韩国人对此案极为关注。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响,奉俊昊透露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我出生于1969年,童年充满了80年代的军事独裁和政治暴力。这部片子里有我青春的回忆。暴力不仅限于政治。压抑的环境滋生暴力。它就在我周围。"一部剑指民族历史最根本问题的电影背后,是影视创作者的良知。

在电影历史的经典结局上,一场无果的追求最令人难忘的是电影的高能结局。多年后改行做小生意的朴警官来到案发现场,故地重游。当他听到小女孩经过时,他说不久前有人来过这里。他说他很久以前在这里做过一些事情,所以他会回来看看& # 34;突然转向女孩又转向观众,直勾勾地盯着屏幕外,影片戛然而止。结局没有告诉我们凶手是谁。一方面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给观众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空。

这也是很多开放式结局电影的优点,让故事本身没有固定的结局,而是让观众思考结局的可能性,就像金星断臂一样精彩。相比传统的结局,这种结局更容易引起观众对电影的思考和回味,让电影更有趣或更有意义。比如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写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后一部关于& # 34;动物还是人& # 34;这两个故事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把剧本本身拉到讨论人性的层面,既给观众写了一个美好的梦,又用残酷的现实告诉观众,童话里的美好不一定都存在。

《杀人回忆》并不局限于普通犯罪电影的小格局,而是上升到世界的本质是否存在,事情的真相是否存在的讨论。谁说犯下滔天大罪的人也一定有一张狠毒的脸?也许他很温柔,也许他很柔弱,也许他五官精致,也许他很丑,也许他待人彬彬有礼。坏人其实是芸芸众生中很普通的人。但谁知道那颗阴险的心藏在什么样的皮囊下?

也许,那些真正冷血的凶手,正潜伏在人海中,戴着没有任何特征的普通人的面具,过着普通的生活。法律能否阻止狡猾的凶手逃脱,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邪恶都受到惩罚,所有的正义都得到伸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