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虚拟恋人简介,虚拟恋人2

2023-12-09 17:30 作者:岑岑 围观:

只需要几十块钱,就可以和一个素未谋面的“虚拟情人”谈一场恋爱,和自己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目前,这种借助互联网的有偿情感服务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寻求情感慰藉和减压的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虚拟恋人”在制造“甜蜜”的同时,也隐藏着各种陷阱。有些人在“虚拟恋人”上花了很多钱,最后却落得“爱与钱空”的下场。

“虚拟恋人”让很多年轻人“走上巅峰”

从未谈过恋爱的陈骁最近恋爱了。她每天都和“男朋友”在微信上聊天,但他们的相处模式仅限于网上聊天。

陈骁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却无处倾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可以在网上找到“虚拟恋人”。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在网上订购了一个小时的“虚拟情人”服务,并开始聊天。她向“虚拟男友”倾诉自己的烦恼,虚拟男友不仅耐心倾听,还时不时安慰鼓励她,让她感到轻松。

一个小时的聊天很快就结束了,陈骁觉得意犹未尽。从那以后,她几乎每天都下单续租,和一个“虚拟男友”聊天。“他声音很好听,会安慰人。我知道这不是真爱,但他的陪伴让我很‘顶’。”陈骁说,她已经有点离不开这个“虚拟男友”

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尝试搜索“虚拟恋人”,没有找到相关产品。把关键词改成“小哥哥”、“小姐姐”、“聊天”后,出现了1500多个产品。从搜索结果来看,很多店铺开业不到半年,但商品月销售额都在千倍以上,最多的近万倍。

记者联系了一家店铺的客服后,收到了一份菜单,上面详细列出了服务的种类,包括聊天、打游戏、入睡、叫醒、陪写作业等。公司以持续麦和语音的方式提供,收费根据聊天时间、从业者水平、服务内容等不同,每小时几十到几百元不等,每月最高18000元。

一位商人告诉记者,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许多消费者选择“虚拟恋人”作为发泄感情的方式。“还不如和陌生人畅所欲言。”

据他介绍,“虚拟恋人”的从业者大多是大学生。他的店里有80多名店员,其中90%是大学生。22岁的小白是一名大学生店员。他做这个兼职还不到半年。“能当个‘树洞’(听人说话),帮别人解决不良情绪,还能赚点零花钱,一举两得。”小白说。

“甜蜜轰炸”背后的“氪金”陷阱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虚拟恋人”在为很多年轻人提供陪伴和精神慰藉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风险。

最近,付晓结束了一段持续近两个月的“恋情”,原因是男友言语越来越冷淡,迟迟不回复。在为“虚拟男友”花了几万元后,她才明白“男友”爱的不是自己,而是钱。

付晓说,当她第一次见面时,她的“男朋友”会用各种甜言蜜语哄她。每次时间临近,他都劝说付晓更新秩序。“他说跟我很合得来,想多聊聊。”

在“男朋友”的“甜蜜轰炸”下,付晓不断续费,奖励他的,是“男朋友”和“氪金”。时间长了,付晓发现“男朋友”只在他冲业绩的时候对自己殷勤,平时都不闻不问。付晓也想过报警,但得知续费和奖励是个人消费行为后,不得不放弃。

“虚拟情人”的潜在犯罪已经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主任丁浩说,一些不法商家抓住消费者的情感痛点,不断扩大服务,诱导消费者无休止续费。更多的消费者遇到了“杀猪”,最后是“爱情与金钱空”。

在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分享寻找“虚拟恋人”的经历,其中不乏像付晓一样因类似原因“伪失恋”的案例。

很多网友掉进“甜蜜陷阱”的经历,在记者的亲身采访中得到了印证。记者在某电商网站下了一个“虚拟情人”的订单,短短半个小时的聊天内容全是对方的各种“土爱情故事”。问及是否有固定话术,对方坦言入职前会提供培训和情话套路,为消费者营造一种人为的“甜蜜氛围”。

“每次接待客人,我都有基本的话。如果我自己看了,我会觉得很尴尬。”一位受访从业者说。

记者通过进一步采访了解到,一些商家还打着“虚拟恋人”的旗号,表面上提供情感咨询服务,暗地里向有需求的客户提供“裸聊”、“文采之恋”(即通过语言描述进行性挑逗)等软性色情服务。

在某视频网站上,记者搜索“虚拟恋人”,发现与“虚拟恋人”进行语音对话的直播视频层出不穷。很多视频标题都用了“开车”“污秽”等关键词,对话内容充斥着低俗、柔和的色情字眼。

在一段“揭秘虚拟恋人内幕”的短视频中,视频上传者表示自己从事“虚拟恋人”近7年,并表达了对行业乱象的担忧。“每年这个行业都会因为一些商家偷偷提供软色情服务而被整治。”他介绍,这也是很多电商平台屏蔽“虚拟恋人”“聊天”等关键词的原因。

在相关视频中,一位网友在留言中分享了自己申请“虚拟情人”的经历。在入职培训中,商家要求他们练习各种色情段子,学习“文学中的爱情”的技巧。

该网友还爆料称,很多“虚拟恋人”商家也招未成年人做兼职。在豆瓣、小红书等软件上,记者搜索到不少“虚拟恋人”的招聘帖子。虽然招聘要求规定求职者必须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但当记者假装应聘时,商家并没有要求出示年龄证明。

不要让“陪伴”变成“补偿”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表示,目前,许多年轻人在面对长辈的婚姻和爱情压力时往往无处藏身。在一场虚拟的恋爱中,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角色,从业者也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这种身临其境的恋爱体验很容易让人沉迷。面对一个近乎完美的虚拟物体,年轻人会附加很多情绪。一不小心‘陪伴’就变成了‘补偿’。”杨对说道。

沉迷于此的付晓现在有点害怕了。“偶尔聊聊天,倾诉一下感情,‘虚拟恋人’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太沉迷或者遇到不良商家,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付晓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对“虚拟恋人”的服务方式和内容进行规范管理,防止更多的消费者像她一样落入陷阱,难以维权。

杨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平台提供三陪服务的行为。互联网平台应严格审查相关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多位受访商家也表示,应加强行业规范,让伴游服务发挥更多正向激励作用。

多位受访者建议,家庭、学校、媒体和各类社会团体应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性健康的价值观、情感价值观和家庭价值观,帮助青少年缓解思想压力和心理困惑,拓展青少年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避免过度沉迷于“网恋”。

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华花城编辑张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