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皮囊之下讲的是什么意思,皮囊之下电影讲的是啥

2023-12-09 17:05 作者:岑岑 围观:

2016年10月,作家米歇尔·费伯的小说《皮囊之下》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国内读者终于得以一窥原著。这本书是费伯的处女作,出版后立即入围惠特伯里奖。2013年被英国导演Johathan Glazer拍成电影,2014年3月在英国上映,入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

由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电影《皮囊之下》被归类为科幻惊悚片。乔纳森·格雷泽用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诠释了这部小说。虽然首映后观众反应褒贬不一,但他的搭档却用“很好,就像朋克一样”来回答。

原著小说并不局限于科幻、惊悚的体裁文学,而是融合了悬疑、惊悚、科幻、奇幻等诸多元素,内容丰富多样。费伯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最深刻的社会现实,却披上了科幻的外衣,让读者以一个女性外星人的视角去观察和了解人类世界,也一层一层地剥去她伪装的皮肤,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未知的外星生物。小说情节虽不出彩,但内容兼具文学性和娱乐性,其中的讽刺和社会思考更是显而易见,读者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处处能找到触动人心的痛点。

相比之下,电影《皮囊之下》不仅有斯嘉丽·约翰逊的裸体出镜作为噱头,还收获了叙事方式单一、镜头语言晦涩、情节平淡、难以理解等诸多评论。影片一开始,不知名的女主角斯嘉丽·约翰逊(以下简称埃塞尔)抓住一个女人,背她回家,穿上衣服,开着货车上路。她在苏格兰城市的街道上开着车,不停地搭讪陌生男子,寻找合适的“猎物”。

在原著中,作者将埃塞尔描述为一个70年代的奇怪女人,身上有伤疤,胸部夸张,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过时的衣服。她每天独自驾车行驶在苏格兰高地的A9高速公路上,选择一个强壮的雄性“猎物”,麻醉后带回住处交给同伴。影片删除了原著中很多解释女外星人伊塞利和同伴生活背景的内容,只留下了她和那个骑摩托车的男人,甚至没有明确说明各自的任务和目的,大大削弱了主题空的表现力。

与科幻片相比,科幻片最大的缺陷(或者说优势)就是需要用固化的影像来表现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影片摒弃了原著中对女主角的刻板印象,以斯嘉丽·约翰逊的身材和五官之美来强调她的人性特征。她凭借外貌预测搭车人身份背景的情节,也简化为没有深度的对话。大量心理活动的缺失也削弱了影片的表现力,但导演恰恰利用了这一点,从视觉和听觉的象征意义上弥补了不足。

小说中类似于“动物庄园”的丑陋“家”,换成了影片中一间普通而狭小的房子。埃塞尔把选中的男人带回家,场景直接换成了纯黑背景空。在诱奸的过程中,男子一个接一个地跟着埃塞尔,一个接一个地脱光衣服,渐渐地走进了黑镜般的液体“湖”中,在那里被囚禁、被剥离,从而完成了狩猎任务。

影片中消化猎物的蓝屏拍摄手法充满了未来感,再加上充满典型的现代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配乐,画面极度紧张,残酷的杀戮被演绎成一种仪式性的肉体消灭。充满张力的琴弦充满了不和谐的鼓点,完美诠释了当代社会和社会人心中的极度焦虑和无我,平淡无情,混乱无序。

影片与原著最大的不同在于,导演聚焦于“皮肤”二字,埃塞尔和同伴“狩猎”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得到人类的“外貌”。而在小说中,恰恰相反,他们为了得到强壮的人类,在囚禁中养肥自己,然后杀死他们,制成奢侈级别的“牛排”,运送到他们的母星。影片中,埃塞尔和她的摩托车同伴在外表上比小说中的人物更具当代感,但内心却更加冷酷无情。这一点从她打猎的过程和影片前半段海边男人被杀就可以看出来。

在与人类的接触中,埃塞尔逐渐产生了同情心,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并开始有新的想法。她尝试过人类的食物,主动跟人类男人回家,看电视,出去玩,接吻,甚至想尝试真正的人类性爱。然而,在关键时刻,她惊愕地发现,自己的身体结构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她放弃了猎人的身份,却无法融入正常的人类社会,于是小说中的身份主题在这里得以揭示。

影片快结束时,埃塞尔逃离了那个男人的家,在森林里找了一间小屋住了下来。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里的镜头语言很好地暗示了她接下来的命运。她被伐木工人追赶,试图强奸她,直到她的皮肤被撕裂,伐木工人惊恐地逃跑了。埃塞尔蜕皮,露出了外星人的真面目。然而,她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猎人的地位,不得不被摧毁。

尽管这部电影对大多数观影者来说仍然过于沉闷和无聊,但在这种持续的视觉催眠中,我们跟随埃塞尔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灵魂质疑。眼睛看到的都是真的吗?表面之下隐藏着什么?虚构的世界里有最真实的社会现实。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身份、人性、阶级、势利、悲悯、色戒等诸多问题都值得大家反复思考。那么,皮下真的很丑吗?不完全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