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八阵图识物,春秋 | 识真“八阵图”

2023-12-07 10:11 作者:岑岑 围观: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傅桓温率军西攻蜀,在巴东入蜀府(今重庆奉节)时,留下诗《八阵图》:“访古知真,寻源爱迹。学君遗节,谈南山石。”五言四句,直截了当,没有太多诗意,却开了观察“八阵图”的诗意先河。

八阵图本来是诸葛亮的一种阵法。《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演绎兵法,作八阵图。”八阵图遗存流传下来的地方有三个:一个在陕西勉县,一个在四川新都,一个在重庆奉节。奉节八阵图可分为“水八阵图”和“旱八阵图”。前者在白帝城以西约五里的大江岸边,后者在白帝城以东约十五里的石马谷。三峡库区蓄水后,很难看到它的特征。

桓温是东晋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东晋的地位和影响不亚于蜀汉的诸葛亮。写诗的年份距离蜀汉去世只有84年,距离诸葛亮去世只有113年,可以说并不遥远。他很了解诸葛亮,虽然很尊敬他,但还没到崇拜甚至迷信的程度。既然有机会看到八阵图的遗迹,他就把军务给忙了,去实地看看。“知真”二字直接表达了心意,也正是这种知真的精神,才值得后人称道。

桓温所知为真,无诗可表,史料无蛛丝可寻。然而,一百多年后,北魏李道元在《水经注·河流志》中写下了具体的描述:“河流向东,诸葛亮拟在南方建基地,石丘平坦开阔,望川陆双有梁所制八阵图,东跨旧基地,均为细石。从底座到西边,有八排石头,每排相隔两尺。”由此可见,八阵图的自然基础是河边石墩,加上有计划的人工建造。但李道元也写道:“此夏,水浮,岁月消磨。高度可两三尺,下半部消灭。”可见,能被后人认可的八阵图的真相,注定与诸葛涂磊的不同。

在桓温作诗400多年后,生活在夔州的杜甫也写了一首名为八阵图的诗。前两句“三国,四分五裂,已被其伟所缚,八面堡奠基于其名”,致敬诸葛亮的历史功绩。最后一句话特别发人深省。是诸葛亮的名气让八阵图出名,而不是八阵图天生出名。据史立言说,问题解决了。最后两句“在变化的河流旁,石立如其悲,以至于未能征服吴国”,融为一层,古今一体,情景融为一体,既涵盖了八阵图的自然情况和延绵不绝的面貌,又表达了刘备拒谏失策,执意伐吴的无限遗憾,甚至诸葛亮据理力争,破坏了吴国的联合计划,真意和道理更是喷薄而出。如果少了最后两句,这首“八阵图”永远成不了名诗。

略晚于杜甫,刘禹锡的五律“观八阵”也是感人至深,极富创意。第一副对联“黄轩传略,蜀湘幸”,从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勾勒出八阵图的由来。颛顼的“龙蛇出水,大雁沙坪飞”寓意“观”,描绘形势,与现实共舞,与齐飞共感。据说八阵图分为天、地、风、云、龙、虎、蛇、鸟八个阵法。上一句“龙蛇”是同辈,下一句“鹅鹳”对应鸟,所以措辞相当微妙。由此转为“波澜不动,鳞避夕照”,意思是经过四百多年的河水冲刷和岁月的打磨,八阵图并没有失去威力。但对联结尾是一句“必有识兵之人,当前指是非”。这首诗旨在指出,真正懂军事的人应该出现,才能浸淫在江河中,鉴别八阵图是否真有那么神奇。其言外之意就像是说学者夸大了很多属空。

详细解释刘禹锡的本意,他要么暗中认定诸葛亮利用河边山石修筑人工地基,无非是搭建一个八阵图的模拟真实场景来练兵。他说的太多了,被歪曲了。后人写的《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就是一个过度夸张扭曲的典型。鲁迅批评《三国演义》,说诸葛(欲)似的智慧接近妖,这个情节和《借东风》可以印证。虽然刘禹锡不可能五百多年才为人所知,但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应该有他特定的针对性。

后来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三苏”父子一同出蜀,苏氏兄弟都在奉节以“八阵”为题写了五首古诗。苏轼的三十句诗,对道理的理解是独一无二的。前十句从“平沙茫茫,恍如见石”的自然环境,转到“孔明已死久矣,谁又能辨兵卒”的变化世界,引出“人有所悟,后人必妄言”的独特判断,后二十句进一步探讨三国历史,从“自汉室衰微, 蜜蜂尽奸英雄”到“孔明末路意在扫群魔”,最后演绎出“志存高远,岁月如梭”和“只剩八阵,峡壮千古”的惊人结论。 就一眼来看,这真的超越了他的前辈。

唐诗以情取胜,宋诗以理取胜,苏轼的诗明显比杜甫、刘更理性。虽然在诗歌中,不应该把理放在情之上,而是着眼于探索和揭示八阵图的历史真相,毕竟理比情重要,所以苏轼的八阵图值得一读。(作者蓝锡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