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牡丹花下》: 看似平淡的改编背后,是导演独特的叙事风格呈现

2023-12-07 03:04 作者:岑岑 围观:

如果仅仅从故事本身来看,我们认为这次翻拍是对原著的失败改编,那显然是低估了导演索菲亚·科波拉的水平。@天涯为往事悲伤

《牡丹花下》是一部由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的惊悚爱情电影,于2017年上映。故事讲述了在美国内战期间,联邦军受伤的下士迈克·伯尼(Mike Bernie)误入了一所南方女子寄宿学校所在的封闭庄园。而他的到来也打破了庄园里所有女人原本平静的生活。

这部电影上映后,索菲亚·科波拉在同年获得了戛纳最佳导演奖。然而,这也招致了很多批评。很多人认为《牡丹花下》的故事经过一定程度的改编后,与原著小说《画皮恶魔》和1971年的电影《受骗》相比,过于单薄和平淡,缺乏亮点。

但是,仅仅原封不动地翻拍老故事并不是索菲亚·科波拉这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想要的。对于她来说,显然是有意将原本以男性视角呈现的故事改编成她一直擅长的女性视角,在封闭空中展现一群女性的细腻感情。而她也成功做到了这一点,得到了戛纳专业评委的认可。

如果只从看似平淡的故事本身入手,显然无法真正体会到这部电影的魅力。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从导演索菲亚·科博独特的个人风格、情感呈现和电影语言表达三个方面来分析《牡丹花》的真正魅力和价值。

索菲亚·科波拉独特的成长经历赋予了他的电影强烈的个人风格。只有了解了索菲亚·科波拉,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牡丹花下》的魅力。索菲亚·科波拉,1971年出生于一个著名的科波拉电影家族,是《教父》系列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儿。她在父亲的画室里长大,周围是一群男人,包括她的九个兄弟和表兄弟。特殊的成长环境让她从小就对电影行业印象深刻,深刻感受到男女审美的差异。这为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拍摄电影铺平了道路。

年轻时,索菲亚试图逃离家庭赋予的光环。在短暂的失败演员生涯后,她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和职业,孤独和失落一直伴随着她。最终,在浪费了一些时间后,她选择回到自己熟悉的电影行业,成为一名导演。她的第一部故事片《处女之死》,讲的是一群青春期少女迷失在欲望中,最终选择自杀来逃避现实。纵观索菲亚·科波拉之后的其他作品,无论故事主题如何变化,年轻女性的失落与成长都是一以贯之的主题。比如投射了她第一次失败婚姻的《迷失东京》和寄托了她童年和父亲回忆的《某处》,都可以展现索菲亚·科波拉对情感和成长的个人感受。

反观《埃及艳后》,即使是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电影,索菲亚·科波拉也有意识地淡化宏大的历史背景,聚焦玛丽女王的个人成长,弱化外在的戏剧冲突,以碎片化的叙事模式展现玛丽女王在宫中的日常生活和细腻的情感变化。

同样,在新版《牡丹花下》中,索菲亚·科波拉也刻意回避了关于奴隶制和内战中人性展示的部分。原著故事中黑人女仆一角被删除,与男主人和庄园里的女人发生过矛盾的邦联士兵在新版中只被视为远离叙事中心,交代历史背景的人& # 34;工具人& # 34;并且存在。甚至在男女互动的过程中,导演有意识地淡化双方的冲突,用大量的长镜头,用碎片化、生活化的场景表现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影片通过删除次要角色,简化镜头语言,聚焦女性在封闭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与外国男性的情感冲突,让观众领略到澎湃的情感,充分展现了索菲亚·科波拉在没有复杂故事情节的情况下,拍出一部好电影的深厚功力和才华。

牡丹花下,表面的情感关系隐含着男权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反抗。索菲亚·科波拉的电影从不停留在电影的表面。《牡丹花下》虽然向我们展示了几个女人与一个北方士兵在封闭环境下的情感纠葛,但却在更深层次上表达了女性在男权压迫下的觉醒与反抗。

原著故事以男性视角引入,仿佛一场美妙的幻想变成了一场噩梦。在新版中,索菲亚·科波拉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着重描写了几位女性的身心是如何被她们应该做的事情和自己的欲望撕裂的。相比之下,男主更多的是作为欲望投射的对象而存在,这是相对于原著的突破。

影片中,在战争中与世隔绝的庄园已经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女性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直到麦克·伯尼下士的入侵打破了原有的和平与平衡,这也预示着女性的统治地位开始受到威胁。

校长玛莎原本是学校的行政人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她不得不用严格的规则来约束庄园里的师生。然而,这种“和谐”只是维持在表面之下。随着迈克·伯尼的到来,年轻女孩开始发生性行为,并试图在男人的帮助下逃离玛莎的控制。但人到中年的玛莎被自己压抑已久的欲望唤醒了。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最后陷入麦克伯尼的魅力,渐渐失去了对庄园的控制。女教师埃德温娜爱上了迈克·伯尼。虽然她被玛莎视为学校的接班人,但在那个女人身不由己的年代,作为一个“老姑娘”,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心爱的人能带她走出这个封闭的房间空。但在迈克·伯尼眼里,埃德温娜只是他祈求的对象之一,不仅要避免被邦联军队俘虏,还要留下来继续享受这场“暧昧的盛宴”。年轻女孩艾丽西娅是青春叛逆期女性的代表。她不受伦理约束,敢于大胆表露自己的欲望。她可以为了一时的快感主动勾引迈克·伯尼,而不在乎长期的影响和后果。小女孩艾米丽是那些天真女孩的典型代表。她至今不明白人心的险恶,但她出于好心在采蘑菇时救了迈克·伯尼。而且在她这个年纪,显然她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情欲。对于这些在缺少男性的环境中长大的未成年女学生来说,很明显,一个强壮的成年男性的到来很容易引起她们对男性的仰慕和依赖。

《牡丹花》中的人物不多,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女性角色,但却涵盖了女性成长的各个阶段。她们都过度渴望男人的注视,集体多疑、嫉妒、失落,自愿把主导权交给男人。

然而,当迈克·伯尼和艾丽西娅的婚外情被发现后,深受欺骗的埃德温娜在争执中不慎将迈克·伯尼推下楼梯,玛莎不得不为他截肢以挽救迈克·伯尼。在这里。影片用截肢比喻男性阉割,也预示着故事的反转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玩火自焚让“失势”的迈克·伯尼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也再次失去了统治力,被女性控制。心态的失衡让他完全站在了这群女人的对立面。

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庄园里的女人们终于意识到,一味的依靠男人是没有希望的,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保护自己。他们一起策划了一场“鸿门宴”,用毒蘑菇毒死了迈克·伯尼,然后把他的尸体包起来扔了出去,关上了门。仿佛从来没有男人来过,女人重新获得了主导权,庄园又恢复了宁静。

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导演的眼中有着多重解读。如何在故事的时代背景下引入更多的现代女性视角,并融入自己的叙事风格,是索菲亚·科波拉作品的独特魅力。

在尽可能还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用内敛的镜头语言表现暗潮涌动中人物的感情。影片中,为了尽可能自然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的女性心情,导演尽量还原自然光效果,放弃复杂的配乐,通过封闭的环境空,营造整体氛围,让镜头聚焦在人物的表演上,以反映暗潮涌动中的情感变化。

首先,在塑造场景氛围上,导演参考了南北战争时代的黑白肖像和那个时期的作品,在符合现代审美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格。同时,为了渲染一种略显神秘恐怖的气氛,她通过尖尖的尖刺、树枝状的烛台、幽暗的烛光、穿着睡袍的少女,营造出独特的“南方哥特式”风格。

其次,在灯光和摄影方面,为了营造一个“柔美的女性世界”,导演兼摄影师菲利普·勒苏采用传统胶片拍摄,并尽可能还原自然光效果,使用低照度使室内光线接近烛光。同时,影片柔和的画面质感,结合现实主义的布景,使画面呈现出18、19世纪欧洲油画的普遍美感。

就影片中几个沉重的晚餐场景而言,导演将画面聚焦在整个弱光环境下人物情绪的微妙变化上,展现了人物内心涌动的情绪。在男方到来之前,所有的女性都没有化妆,言行举止规规矩矩,气氛严肃。当男人加入晚宴时,所有女人都盛装打扮,气氛变得热烈起来。此时,镜头以男主迈克·伯尼的视角审视所有女性,与之前的全女性晚餐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男性权力对女性世界的入侵。最后一次聚餐,气氛回归严肃,女人们被激起的欲望再次回归理智。祈祷过后,下士的死标志着女权主义的觉醒。

在室外剧里,全剧耶稣之光的不断出现,让学校散发着伊甸园的气息,温柔却又隐秘。整个环境黑暗朦胧,模糊的背景和女人不时出现的素色白色长裙更增添了一份奇幻感。

在声音塑造上,导演还是放弃了外部配乐和独白,只把蝉断断续续的声音作为环境音。这种利用空的环境来构造整体意境,依靠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来体现暧昧情感的手法,赋予了影片独特的戏剧张力。

通过简化故事情节和镜头语言,将矛盾聚焦在一群女性与被闯入的男性在封闭环境中的情感冲突上,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

写在最后一个男不速之客和一群女——对于一个看似充满噱头的电影题材来说,新版过于“去戏剧化”的改编和晦涩难懂的情感表达,其实不利于普通观众的理解,但并不妨碍索菲亚·科波拉的导演功力得到专业评委的认可。如果只从看似平淡的故事本身出发,就很容易低估这部电影的价值。只有更好地了解索菲亚·科波拉的个人经历和他独特的电影风格,我们才能深刻理解这部电影的魅力。

相关文章